扶贫路上 昆明教育播撒希望的“种子”

02.07.2020  08:50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让贫困地区的孩子接受良好教育,是扶贫开发的重要任务,也是阻断贫困代际传递的重要途径。

近年来,昆明市委、市政府坚决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和省委、省政府关于打赢打好教育脱贫攻坚战的决策部署,全市教育体育系统紧扣“义务教育有保障”这一核心目标,通过聚焦控辍保学、落实资助补助政策、实施普通高中招生倾斜、教育结对帮扶、加强乡村教师队伍建设、职教扶贫等举措,全面推进教育精准扶贫工作,为贫困孩子撑起梦想的天空。

2015年,昆明市在全省率先出台《昆明市推进两区两县教育扶贫工作实施方案》,通过项目资金倾斜、强化农村教师队伍、精准资助贫困生、结对帮扶薄弱学校等,加快推进东川区、禄劝县、寻甸县等地教育事业的发展。

2017年9月,昆明市出台了《昆明市进一步加强教育扶贫的工作方案》,按照“主城提品质、新区建优质、郊县提质量、全市补短板”的工作思路,扩大学前教育覆盖面、强化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增加贫困地区普通高中就学机会、增强职业教育吸引力、加快推进“三名”工程等工作,把全市教育扶贫工作推上了新台阶。

截至2019年底,全市在读的户籍建档立卡贫困学生有60052人,约占全市贫困总人口的1/6。贫困学生主要集中在寻甸县、禄劝县、东川区3个县区。对此,在严格执行中央和云南省学生资助补助政策、助学贷款政策的基础上,昆明市出台了“三县区”(寻甸、禄劝、东川)建档立卡贫困户子女就读普通高中、中职学校的“两补”(补助教科书费和住宿费)政策。3个县区也制定了本地区的学生资助补助政策,如禄劝县对农村户籍学生在县内接受普通高中和中等职业教育实行全免费和补助生活费政策,寻甸县对考入高等院校的贫困学生给予“泛海公益基金”助学金,东川区对家庭困难的学前教育学生和考入高等院校的建档立卡贫困学生给予补助资金,保障学生不因贫失学辍学。

昆明市教育体育局党组书记、局长穆仁早表示,按照贫困县脱贫摘帽后“不摘责任、不摘政策、不摘帮扶、不摘监管”的要求,昆明市教育体育局对摘帽县区扶贫政策不变、力度不减。从2016年至今,昆明市教育体育局统筹安排主城四区对东川区、寻甸县和禄劝县实行教育对口帮扶,并在一村一幼建设、普通高中招生、特岗教师招聘、乡村教师生活补助、学生资助补助资金分担等多方面,一直实行倾斜和帮扶。

截至目前,昆明市已经实现了建档立卡户适龄儿童、少年辍学人数动态归零。在实现所有县(市)区义务教育基本均衡发展的基础上,昆明市已经启动实施县域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工作。记者杨世玥报道

控辍保学

一个孩子都不能少

只有认真抓实抓牢控辍保学,才能为打赢脱贫攻坚战提供强大助力。

近年来,昆明市不断完善义务教育控辍保学机制,严格落实“双线十人制”和“动态归零督查制”工作要求,通过“户籍、学籍、在校生、建档立卡户”的“四查三比对一到位”工作方法,把义务教育阶段辍学率降到最低。

多部门联动摸排就学情况

离校两周的五年级学生张华(化名)又回到了崇德小学,班里同学们热烈的掌声,让她心里有说不出的温暖。

由于学习遇到瓶颈,张华心里有了辍学的念头。在她离开学校的两周时间里,学校、老师、同学每天都在劝她回来上学,并动员其父母一起对她进行劝说。经过反复交流沟通,最终张华打消了辍学的念头,重新回到学校。

留守儿童数量多、少数民族早婚早育习俗等因素影响,给禄劝县控辍保学带来了压力。怎样才能全面了解学生的家庭情况和成长环境,有力推进控辍保学工作?

禄劝县出台控辍保学工作方案,压实“双线十人”负责制和“动态归零督查制”。通过“小手拉大手”、诚信感恩教育等方式,向全县每一个学生和家长发放就学明白卡、资助明白卡31万份;组织全县4949名专任教师,开展全员家访,深入每一个家庭,发放《致家长的一封信》,一对一向学生和家长宣传、解读国家扶贫政策和控辍保学法律法规。摸清学生的情况后,禄劝县组织全县中小学校长科学研判分析每一个辍学学生情况,建立“一人一安置方案”,科学劝返。对不履行依法送子女接受义务教育的父母或监护人,通过控辍保学“官告民”,起到了审理一案、教育一片的目的。

对于特殊群体学生,禄劝县建立以教育行政部门为主,关工委、妇联、共青团等部门积极参与的留守儿童关爱体系,切实保障留守儿童接受义务教育。

禄劝县还开创艺术教育扶贫。结合少数民族学生能歌善舞的特长,在全县中小学组建多支合唱队伍和艺术团队,让在辍学边缘的少数民族学生喜爱课堂,用艺术教育为贫困孩子打开了一个新世界。

建档立卡户辍学学生动态清零

石林县鹿阜中学学生黄羽(化名)不愿到校读书,县政府、县教育体育局、学校积极联动,邀请了专业心理专家对其进行心理疏导,并派各科老师送教上门,从生活、学习、心理等方面开展精准帮扶,让孩子发生改变,重新开始学习;寻甸县六哨乡恩甲村委会乐多村杨平(化名)因缺少父母的关爱,产生厌学情绪而辍学。学校与当地政府联动,多次打电话劝返,并联系其父母一起做工作,最终让他返校上课……

2019年12月底,昆明辖区内共有户籍辍学学生288人,到2020年6月底,已全部动态清零,包括建档立卡户辍学学生,春季学期开学以来全市无新增的户籍辍学学生。

在控辍保学工作中,昆明市创新实施“动态归零督查制”,对辍学学生实行“一户一策、一人一案”,控辍保学情况实行周报月通报制度。

为精准摸清适龄儿童入学情况,昆明市贯彻落实“双线十人制”要求,即:“政府线”,县长、乡(镇)长、村长、组长、家长落实政府控辍保学法定职责,做好“控辍”,开展劝返工作;“教育线”,教育体育局局长、中心学校校长、村小学校长、班主任、教师抓好保学,增强教学吸引力,落实各项补助政策,让学生留得住、学得好。记者余苏晏报道

对口帮扶

让贫困地区教育驶上“快车道

昆明市教育体育局通过区对县、校对校的方式加强教育对口帮扶。

从2016年开始,昆明市主城四区分别与东川区、禄劝县、寻甸县开展教育结对帮扶工作,共138所中小学、幼儿园和高中阶段学校确定了帮扶合作关系,提高了贫困地区学校的管理水平和教学质量。

名校领办弱校  扩大优质资源覆盖面

东川区易地扶贫搬迁共涉及8754户32227人,其中涉及安置学生3658人。东川区教育体育局副局长徐正东说,为有效解决东川区易地搬迁户子女就学难和缓解城区就学压力,东川区规划新建东川区第三中学、东川区第五小学、东川区示范幼儿园和东川区第一幼儿园,并把搬迁群众中的学生,分散安置在各乡镇(街道)和主城区的15个安置点。

今年3月,东川区人民政府与昆明市第三中学、昆明市中华小学、昆明市教工第一幼儿园支持办学合作签约。未来3年,昆明市属3所名校(园)将为东川区提供优质教育资源。

穆仁早表示,市属3所学校将无偿支持东川区办学,领办东川区在易地扶贫搬迁安置区配建的东川区第三中学、区第五小学和区示范幼儿园。3所学校将充分发挥市属学校集团化办学的优势,让易地扶贫搬迁居民子女享受到实实在在的教育实惠,提高教育扶贫的精准性和实效性,积极探索巩固提升脱贫攻坚质量、扶贫扶智的路子。

东川区第三中学将由昆明市第三中学领办,办学规模为60个班,其中高中规模36个教学班1800人,初中规模24个教学班1200人,校区预计明年9月投入使用。

今年9月,昆三中将借用东川区乌龙中学校舍,过渡办学招生2个班110名学生,为明年领办东川区第三中学做准备。

下乡支教  教师队伍打出“组合拳

对乡村学校从教20年以上的优秀教师进行表彰和奖励;实施乡村教师生活补助等政策,惠及全市870余所学校(含校点)的近2万名教师……通过种种举措,昆明实现了乡村教师生活补助全覆盖,促进了乡村学校教师队伍的稳定和提升。

在此基础上,昆明市教育体育局高位统筹,从昆明市第二中学、昆明市第三中学、昆明市第八中学、昆明市第二十四中学、中华小学等主城区优质学校挑选骨干教师,对贫困地区开展对口帮扶。

自2019年8月起,22名中小学骨干教师到东川区帮扶。铜都中心学校下辖的一所农村寄宿制完全小学——碧谷小学就是受益者之一。

碧谷小学校长宋飞介绍,2019年学校新进了9名青年教师,通过支教骨干教师的结对帮扶、示范引领等举措,不仅助推青年教师快速成长,还在学校营造了终身学习的氛围。

我们支教目的就是改变学生的学习状态,带动当地教师转变教育观念,并在学校与学校、教师与教师之间搭建交流、沟通的桥梁。”支教教师之一、大观小学副校长廖慧珠说。

今后,昆明市教育体育局将持续从主城区各优质学校选派骨干教师,对东川区、寻甸县、禄劝县等县区实行帮扶。(昆明日报 记者蔡晓磊)

资助政策

不让学生因贫失学

不让一名学生因家庭经济困难而失学”“保障每一个孩子受教育的机会”,这是教育扶贫的目标。

如今,通过各种资助政策,以及定向招收贫困地区和民族地区学生,昆明市的教育扶贫工作正在书写一份精彩的答卷。

4年受惠学生超60万人次

在严格执行中央和省级学生资助补助政策的基础上,昆明市分别出台了针对“三县区”建档立卡贫困户子女就读普通高中、中职学校的“两补”政策和考入大学经济困难学生实行补助政策。从2016年至今,每年市级下拨的各级各类资助补助资金超过7亿元,受惠学生超过60万人次,实现对符合条件的贫困学生资助全覆盖。

学生资助是中央关心、社会关注、群众关切的保民生、暖民心工程,家住禄劝县九龙镇岩上村的贫困学生张厚思就被暖到了。

张厚思家是建档立卡户,经济困难,家中无力承担其上学费用。2017年禄劝县在国家政策基础上出台了一项针对禄劝农村家庭学生的资助政策,每年专门拿出3000万元对农村家庭高中阶段学生实施“三免一补”和职业中学农村家庭学生“两免一补”政策。在禄劝县职业高级中学上学的张厚思,不仅学费、住宿费全免,每个月还能拿到一定的生活补助。

进入学校就读的贫困学生,能享受到每年最低7900元、最高达13900元的贫困补助,这个数字已经远远高出不少学生家庭年收入水平。”禄劝县职业高级中学副校长张建华说,学校目前有学生3464人,其中建档立卡户子女1005人。除省、市、县各级补助政策外,最引以为傲的是,学校扎实推进学生工学结合、顶岗实习和就业工作,学生的月薪收入已达4500元,远远超过云南省年人均年收入3500元的贫困线标准。

禄劝县是昆明市学生资助的一个典型,目前全市从学前教育到高等教育的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资助体系已经建立,形成了普惠性资助、特困性资助、奖励性和补偿性资助有机结合的“多元混合”资助模式。

招生政策向贫困地区倾斜

在教育扶贫中,昆明市实施普通高中招生倾斜,增加贫困地区普高招生计划。其中,2019年下达“三县区”招生计划9148人,比2018年多316人。

2016年开始,昆明市制定了《关于做好昆明市2016年普通高中“阿诗玛班”和“民族班”招生工作的通知》,在主城区5所优质高中开办“阿诗玛班”和“民族班”,专项招收贫困地区和民族地区初中毕业生,并由市级财政按照每人每年1万元的标准补助学校,用于学生的学杂费、住宿费、教科书费和困难学生生活补助。

4年来,“阿诗玛班”和“民族班”共计录取学生658名。其中,2019年首届“阿诗玛班”和“民族班”共145名毕业生参加高考,600分以上26人,一本上线率71.7%,本科上线率100%。

今年,昆明市已下达招生计划,又将有170名贫困学子来主城区优质高中就读,其中“阿诗玛班”30人、“民族班”140人。

2020年4月,昆明市制定了《昆明市关于水源保护区中小学生享受优质资源的工作方案》,让更多水源保护区学生享受优质教育资源。其中,昆明市将拓宽松华坝水库保护区初中学生就学渠道,向云龙、清水海水源区实施定向普高委培计划,并由市级统筹安排“教育帮扶”专项经费,每年按照接收水源区学生的普通高中学校实际情况给予补助。

扶贫先扶智,治贫必治愚”。昆明市教育体育局实施“民族班”、“阿诗玛班”和水源区教育帮扶工作,成为昆明教育的又一张名片。记者蔡晓磊报道

数据

2017年全市14个县(市)区县域义务教育基本均衡发展全部通过国家教育督导评估验收。

2017年至2019年,全市共下拨各级各类学生资助补助资金21.28亿元,惠及学生198.69万人次,切实做到对贫困学生“应助尽助”“应贷尽贷”,确保不出现因贫辍学失学。

实施乡村教师差别化生活补助政策,对“三县区”的乡村教师按每人每月500元至1500元标准分档给予生活补助,惠及“三县区”乡村教师7398人。

截至2019年底,贫困地区义务教育阶段学校基础设施建设“20条底线”全部达到规定标准。(昆明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