扶贫开发让百万山区农民脱贫—来自云南省4个扶贫片区乡村的报道

03.03.2015  12:10

 
  在党中央、国务院和中央有关部门的支持下,我省把扶贫攻坚作为最大的民生工程,坚持区域开发与精准扶贫并重,采取超常规举措加大扶贫力度,相继实施大批基础设施建设、产业培育、民生改善、公共服务、生态环境保护和区域能力提升等工程建设。特别是实施整乡推进扶贫攻坚以来,滇西边境片区、乌蒙山片区、迪庆藏区和石漠化片区4个片区群众的生产生活条件不断改善,农村面貌焕然一新,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发展,农民人均纯收入大幅提高,上百万山区农民逐步摆脱贫困,各族群众走上增收发展的道路。4个扶贫片区许多乡村在“扶贫开发与美丽乡村建设”中依托各自的优势,走出了各自发展的路子,创造了不少好的经验。

  永仁县莲池乡

  壮大产业强基础

  阳春三月,永仁县莲池乡,沿路两旁万亩连片的金丝小枣、葡萄的枝藤上已发出了嫩绿的新叶。

  自2013年被列为全省56个扶贫项目整乡推进乡镇以来,莲池乡通过整合项目资金,全面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培强做大葡萄、金丝小枣、油橄榄等特色产业,促进了农民群众增收致富,以往的贫困乡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过去的莲池乡沟不通、路不平,根本谈不上发展。”莲池乡金丝小枣种植营销专业协会会长刘平对乡里“路通财通”的变化深有体会,“以前通村路面不是弹石路就是土路,坑坑洼洼的,要发展产业,运输成本这道坎就难迈过去。如今路通了,宽敞了,运输也方便了,客商们主动上门收购小枣,果还在树上就被订购了。”他去年种植了10亩金丝小枣,仅种植小枣的收入每年就超过了20万元。

  “扶贫开发不仅改善了乡里的基础设施,更增强了发展后劲。”查利么村党总支书记李云燕介绍,通过硬化村组公路、修缮水库、坝塘、整理开发土地,莲池乡夯实了农业发展基础,随着全长37公里的环乡公路硬化工程全面完工,水泥路直接修到了全乡6个村委会3269户群众的家门口,再加上每亩600元的补助,全村种植的金丝小枣从一开始的2000多亩发展到现在的12000亩。通过扶贫开发,莲池乡的葡萄、油橄榄、金丝小枣、草莓、杨梅等特色产业正在逐渐培育壮大。

  “去年全乡农民人均纯收入达6872元,比2013年增长969元;贫困人口从2012年末的6014人减少到2014年的2129人,贫困发生率从45.7%下降到16.1%。”说着这一连串喜人的数字,莲池乡党委书记李厚禹对未来充满希望,“2015年全乡农民人均纯收入将超过8000元,基本实现全乡整体脱贫目标。

  本报记者 吕瑾

  洱源县西山乡

  村民生活变化大

  “路好走了,用水不愁了,产业发展了,民居靓起来了……”洱源县西山乡胜利村委会党总支书记、村主任李万泽说起村里的变化如数家珍。

  胜利村委会地处高寒山区,全村有23个村民小组、38个自然村,650户、2600多人。长期以来,由于产业单一,村民收入不多,在扶贫开发整村推进前,全村人均纯收入仅2350元。

  自2012以来,围绕产业开发、基础设施、生态能源等项目,共投入扶贫资金500多万元,部门整合资金500多万元,完成了6个小组、210多户、1000多人的新农村建设项目,全村人均纯收入达到3850元,偏远的山村呈现了蓬勃生机。

  水井小组村民李泽奇说:“我一家5口,上有老下有小,既要吃饭,又要供娃娃读书,生活过得十分艰苦,过去就盼着哪天能盖上几间比较亮堂的新房子。”如今,他家通过政府补助3万多元、自筹资金15万元建起了新房。家里有了养殖项目的扶持,现在全家人均收入已达到6000元。

  “以前是靠天吃饭,现在有了致富产业,靠自己的双手,生活变得越来越好。”胜利村横松小组村民罗跃斌感慨。在实施整村推进项目中,他家不仅种植了核桃,还搞起了黑山羊养殖,“收入越来越高,生活也越来越好。

  如今,一条条干净整洁的水泥路通往农家庭院,一排排新修的砖房错落有致,村里还有了活动场所、活动室、路灯。李万泽说:“整村推进项目的建设实施,不仅使项目村的基础设施、产业发展有了大变化,同时进一步增强了群众增收致富信心和创业能力。

  本报记者 庄俊华 通讯员 施新弟

  倘甸镇

  连片开发后劲足

  走进易地扶贫搬迁的昆明倘甸产业园区和昆明轿子山旅游开发区塔块村,让人耳目一新。全村88户彝族农户均住上了两层楼的新居。“前年底,我们就搬进来了,房子很好住哦!村里还鼓励引导我们栽种本地果木树种和蔬菜,你看不错吧!”黄正坤指着自家新居小院开心地对记者说。

  说起原来的倘甸镇鲁嘎村委会塔块村,黄正坤一脸难过。“老村位于轿子山旅游专线东侧,左右临崖、前后靠山的石山腰上,大家住的尽是危险的低矮破旧土坯房,通村道路坡陡弯急狭窄,村民生产生活极为不便啊!

  倘甸镇党委书记孔祥英对记者说,扶贫开发在“两区”推开时,连片扶贫是一种创新,而倘甸镇率先探索实施了统规统建塔块模式,把塔块定为转移迁出型村庄,实施整体搬迁和迁村并点,高标准一次性规划,分步建设,确保“搬得出、稳得住、能发展”。

  其实,倘甸镇连片扶贫开发除了转移迁出型村庄外,还有城镇规划区村庄、融合发展型村庄、扶贫攻坚型村庄3类村庄。把不同特点的村庄分类连片扶贫,这也是倘甸镇结合自身实际的首创。

  如今,属于融合发展型村庄的新华村委会邓家村变化可大了。据介绍,融合发展型村庄在轿子山旅游专线沿线、规划区周边基础条件较好的中心村、重点村、特色村,结合园区建设和旅游开发,积极推进集特色农业、生态环境、民族文化、乡村旅游、新农村融合发展,逐步打造特色美丽乡村示范带。

  去年倘甸镇还在“两区”率先在六个村实施“六创联动”试点,即实施产业增收工程,创建富裕乡村;实施环境整治提升工程,创建清洁乡村;实施农民素质提升工程,创建文明乡村;实施公共服务提升工程,创建满意乡村;实施农村社会治安综合治理提升工程,创建平安乡村;实施村级集体管理提升工程,创建和谐乡村。

  本报记者 熊明

  广南县旧莫乡

  “”出村寨新气象

  干净整洁的硬化路连通各家各户,全村家家户户盖起了新楼房,走进广南县旧莫乡卡里村委会秧苗村,欣欣向荣的气息扑面而来。

  “现在和一年前相比,变化简直是翻天覆地。一年前,我们村都还是瓦房,有的还住着杈杈房呢,没想到一转眼全村都住上楼房了。这得感谢党和政府对我们的扶持。”村长陈文刚说。

  “不仅住上了新房,进村的道路也修得又宽又平坦,出行真的方便。”陈文刚介绍,公路没有通到村里之前,村民们到乡里赶街是“两头黑”。现在好了,路通后,一个小时不到就可以到街上了,农忙时节所需的种子、化肥等再也不需要人背马驮了。

  秧苗自然村是典型的石漠化地区人居村落,水资源匮乏。“现在政府部门为我们每家每户修了一口水窖,解决了我们村饮水难问题。”陈文刚说。

  据了解,自2014年秧苗村被列为广南县美丽乡村建设示范村以来,便从产业发展、基础设施、安居工程、社会事业和生态环境保护与建设5个方面进行全方位扶贫规划。项目总投资714.008万元。截至今年2月15日,已完成进村公路建设1.7公里,完成工程总量的100%;硬化村内主干道3118.5平方米,分支道及入户路未硬化,完成工程总量的67.3%;建成30立方米人饮水窖62口和旱地水窖10口、养牛合作社300立方米水池2口,完成村内2口老水池维修;建成科技文化活动室1间,活动场地438平方米,卫生公厕和垃圾池各1个;实施危房改造99间。

  本报记者 黄鹏 张登海

  红河县宝华乡

  综合扶贫家园美

  “现在村子里建起了公共厕所,铺设了排污管道,村民用上了沼气,居住环境和生活条件都得到了很好改善。”谈到家乡的变化,红河县宝华乡朝阳村委会龙甲村村民石阿四感慨。

  2014年以来,红河县以红河哈尼族彝族自治州实施“美丽家园”建设行动为契机,加大资金投入,启动扶贫安居工程,切实改善当地农村群众的居住条件,提高了生活质量。

  “输血”更要“造血”,除了改善基础设施,红河县还加大农业产业扶持力度,着力调整当地单一的产业结构,帮助更多农户增收致富。同时,注重从提高贫困人口的综合素质入手,突出设施扶贫、科技扶贫和社会扶贫等重点工作。

  “多年来,党委、政府加大了产业扶持力度,特别是对芒果、核桃产业扶持力度很大,我家就种植了200多棵核桃树,部分核桃已经挂果。手里有技术,心里就不慌。我对未来的发展更有盼头、更有信心。”宝华乡宝华村委会村民马周三说。

  2014年,红河县共投入9200余万元用于扶贫攻坚工作,实施了整乡推进、整村推进、安居工程、易地搬迁、产业扶贫、劳动力转移培训等项目,覆盖全县所有乡镇。扶贫攻坚中,把专项扶贫与区域扶贫相结合,实现贫困人口脱贫23000人。把产业扶贫与资源优势相结合,通过龙头企业带动,组建经济合作社等方式,集中财力重点扶持发展了棕榈、芒果、反季蔬菜、梯田红米及葛根产业,增加了农民收入。

  本报记者 李树芬 通讯员 李聪华

  泸水县鲁掌镇

  修路架桥利出行

  “三河村物产丰富,发展前景非常广阔。过去由于交通等诸多因素的制约,三河村的发展潜力还没有完全挖掘出来。因此,我们镇在进一步推进三河村山区农业综合开发工作中,仍然把修路建桥,打破发展瓶颈放在优先发展的位置上。”泸水县鲁掌镇镇长祝文明说。

  位于鲁掌镇西南部十公里处的三河村群山环绕,森林茂密,山清水秀。村里盛产泡核桃、草果、花椒等农特产品,有雄奇壮丽的自然景色和浑然天成的滴水河阴阳瀑布等旅游景观。过去由于交通不便,这些资源没有给三河村人带来殷实富足的生活。2001年前,全村有贫困户204户,贫困人口820人,农民人均纯收入不足700元,大多数农民住的是茅草房、杈杈房、木板房,出门靠双脚,货物靠马驮。

  “以前交通不便,到镇政府所在地鲁掌赶集,来回需要近一天的时间,村民辛辛苦苦种出来农产品,到了市场,已经不新鲜了,很难卖出去。当时很多人家吃饭都成问题。”谈起过去的艰苦岁月,81岁的老党员黄之云记忆犹新。

  近年来,泸水县大力实施山区农业综合扶贫开发项目,在省、州有关部门的扶持下,修通了从跃进桥直达村委会,集生态、景观、文化、旅游为一体的农村科技示范公路。

  公路修通后,村民韩明良买了一辆农用车跑运输,几年下来,还清了汽车贷款,盖起了新房,日子过得红红火火。管事寨小组村民孙成文从2001年开始,做起了生意,他从山外运日用品进村,把村里的核桃、花椒拉到外面卖,成为远近闻名的农产品经纪人。

  “路通了,村民的干劲也大了,村里的生产生活条件一天比一天好。”说起村里近年来的变化,村主任刘志华满怀喜悦。

  “这条公路的建成通车,对三河村加快产业发展、促进旅游业提升、推动优势农产品外销具有十分重要的促进作用和长远的影响。”泸水县交通局局长王江民说。

  本报记者 付雪晖

  临翔区南美乡

  青山绿水聚财富

  南美很美,森林覆盖率超过70%,4万亩原始森林和上千亩古茶林、草山让这里绿意汹涌、葱茏蓊郁。

  然而过去,这美丽之下却是贫困。

  临翔区南美乡是一个以拉祜族为主体的民族乡,两年前,这里九成以上人口还生活在绝对贫困线以下。

  “扶贫开发与美丽乡村建设”交流研讨会前,南美乡党委书记梅建军到会泽县五星乡实地考察,每一个点都做了详细记录。他说:“五星乡的现代农业给了我很多启发,值得借鉴和学习。但我可以很肯定地说,我们南美未来同样不会逊色。”说这话时,梅建军底气十足。

  这底气并非空穴来风。2013年8月,南美乡扶贫开发整乡推进工程正式启动。全乡做好一个规划,为整乡推进提供“引力”,配强一支队伍,为整乡推进提供“人力”,整合一批项目,为整乡推进注入“活力”,培育一个产业群,为整乡推进储备“动力”,创新一套机制,为整乡推进提供“落实力”的“五个一”措施,让“美丽家园”、“美丽产业”、“美丽人生”齐头并进。

  2014年,全乡整合资源,将民居一次性改造完成,1022户村民从土墙房、杈杈房搬入了特色民居房。红顶黄墙点缀于青山绿树间,美不胜收。全乡新装的700多盏太阳能路灯,照亮了乡亲们的回家路。

  致富路也日益宽阔。按照“山上建基地,山下建工厂,山外拓市场”的思路,目前全乡人均有8亩核桃树、2.2亩茶叶,加上油菜、冬桃、虹鳟鱼等特色产业,让守着资源没能发展,青山绿水带不来财富彻底成为历史,一个农村发展综合体初具规模。

  回顾发展历程,梅建军有很多心里话要说:“‘决不让一个兄弟民族掉队,决不让一个民族地区落伍’,正是有了党对边疆少数民族地区的扶持政策,才有了南美的今天。”

  本报记者 谭雅竹

  鲁甸县小寨镇

  荒芜河滩变集镇

  当昭鲁坝子柳芽初绽的时候,鲁甸县小寨镇漫山遍野的樱桃花已经盛开。

  小寨是远近闻名的樱桃之乡,从2006年开始,县里每年举办一次樱桃节,吸引着无数游客到小寨采摘樱桃,品尝风味特色小吃,感受农家文化气息。经过几年的精心打造,小寨樱桃已成为鲁甸最具特色、最具影响力的文化旅游和产业名片。

  小寨镇也正是因为抓住了樱桃和瓜果蔬菜这一核心产业,走出了产业扶贫发展的富裕路。青翠的山水间,一栋栋青瓦白墙的民居错落有致,一条条平整干净的水泥路延伸到各家各户,昔日荒芜的河滩已经变成一个美丽的集镇。

  作为整乡推进扶贫试点乡镇,小寨镇把培育壮大支柱产业作为扶贫开发与美丽乡村建设的核心任务,作为持续增收的重要支撑来抓。

  在产业布局上,按照“山顶绿化带、山腰金叶带、山脚沸腾带”思路,小寨镇在山顶重点发展核桃、水果,山腰重点发展烤烟,山脚重点发展樱桃、时鲜蔬菜和休闲观光旅游。在产业培育上,全镇长短结合,突出重点,按照“远抓林果、近抓畜牧集中连片,适度规模”的原则,采取“支部+协会+大户+农户”模式,扶持发展樱桃、核桃、蔬菜、养猪等产业协会,初步形成了支部抓协会、协会带大户、大户带群众的发展格局。

  “这几年,我家靠卖核桃、樱桃、雪梨和外出打工,一年收入有7万左右。”村民陈明权说,整乡推进扶贫不仅为我们改善了基础设施,改变了生活环境,还帮助我们找到了快速脱贫致富的路子。

  据悉,小寨镇现有樱桃、花椒、核桃等经济林果产业10.5万亩,人均达4.8亩,全镇5558户22428人,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6527元。

  本报记者 蔡侯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