扶贫减困的“罗平实践”

17.10.2014  22:21

    新华网云南频道10月17日电(张亚兵 黄永国) 10月17日——中国首个“扶贫日”。在新的起点上,云南省罗平县扶贫开发工作迎来了新的机遇。

    罗平作为“集中连片特困地区县”,如何顺应发展大势,抢抓政策机遇,全力打好这场“攻坚战”?如何成为扶贫实践中一个上进的“优等生”?

    面对新一轮扶贫开发“攻坚战”,罗平县于16日召开了区域发展与扶贫攻坚工作推进会议,这是继9月12日在红河哈尼族彝族自治州召开的“云南省集中连片特殊困难地区区域发展与扶贫攻坚工作现场推进会议”之后,罗平县率先全省召开的“县级推进会”。

    会上,县委书记韩开柱对罗平县近年来扶贫开发工作进行总结,并对新一轮扶贫开发工作作出部署。云南省扶贫办副主任夺石当到会指导工作。

     创新工作机制,巧打贫困“歼灭战

    2011年,罗平县被确定为滇桂黔石漠化片区县,成为国家新确定的14个连片特困地区680个扶贫攻坚重点县之一。

    从《罗平县农村扶贫开发纲要(2011-2020年)》到《关于创新机制扎实推进农村扶贫开发工作的实施方案》再到《滇桂黔石漠化片区罗平县区域发展与扶贫攻坚十年规划》等一系列政策措施的出台,罗平县委、县政府紧抓国家对连片特困地区实行特殊扶持政策的机遇,始终把扶贫工作作为一项最大的民生工程来抓。

    韩开柱表示,“不断探索贫困地区连片开发、整体推进的新机制、新办法,是从整体上改变贫困地区面貌的必然路径。以贫困面较大的乡镇、行政村以及少数民族地区、边远山区为主战场,争取实施省级扶贫开发整乡、整村推进项目和市级山区连片综合扶贫开发项目。

    “以专项扶贫、行业扶贫、社会扶贫为支撑,采取通盘考虑、系统规划、整体推进、综合开发等措施,实现从分散式扶贫向集中连片开发转变,促进区域协调发展。

    据了解,该县自2007年来累计投入财政专项扶贫资金1.9亿多元、整合资金7.95亿元、汇聚社会帮扶资金6000多万元。全面实施“千村扶贫、百村整体推进”工程,产业扶贫和智力扶贫工程,实施了420个整乡整村推进项目,初步形成种、养、游三大产业优势,有6000多户贫困户实施危房改造、安居工程建设,贫困人口减少6.1万人,扶贫攻坚迈出了坚实的第一步。

     培育特色产业,增强贫困地区“造血功能

    自然资源禀赋罗平,丰富的资源是其发展的最大优势、发展潜力所在。

    据了解,罗平县围绕解决贫困群众快速脱贫致富和长远生计问题,把科技扶贫、产业扶贫、智力扶贫作为解放和发展贫困地区生产力的重大举措,依托资源、发挥优势,帮助贫困地区大力发展特色产业,大力提高劳动力素质,帮助贫困群众实现产业增收和稳定发展。

    全县围绕发展高原特色农业,在巩固提升烤烟、畜牧、油菜、小黄姜等产业的同时,大力发展经济林果、特色养殖和劳务产业,着力培育区域性扶贫主导产业。扶持一批民族特色旅游村寨,开展乡村旅游,促进贫困农户增收。

    同时注重培育农业龙头企业、农民专业合作社、种养大户等现代经营主体,实现每个特色产业都有深加工企业,变一家一户小产业的扶持为区域特色支柱产业的扶持,建立起了以产业发展带动群众脱贫致富的良性循环机制。

    “九分石头一分土,土如珍珠水如油”是罗平县大水井乡“独特”的自然状况。2012年,大水井乡争取到省级整乡推进试点项目后,干部群众认真分析当地贫困的原因,找准脱贫路子,发挥山区的优势,大力发展畜牧业,拓宽产业发展道路。目前,大水井乡已经形成烤烟、油菜、畜禽养殖及劳务输出四大支柱产业。

    “现在是山上养羊、山间坝子种菜、种花、山箐水沟养鱼,挣钱的路子多了,老百姓钱挣的钱也多了。”大水井乡的周良珍说。

    目前,全县已发展经济作物145.1万亩,经济林果19.5万亩,养殖大牲畜16.8万头;建成特色种养殖基地200多个。同时,引进长源温泉、旅游工艺文化城等一批旅游建设项目,引导农户发展星级农家乐、家庭公寓、民族特色产品加工等旅游商贸服务业,帮助贫困山区农民创业致富。

     找准“短板”,突破制约瓶颈

    贫困地区要脱贫致富,基础设施建设要先行一步。路和水是制约贫困地区发展的两块主要“短板”。只有“短板”补上了,发展才有基础和后劲。

    据了解,罗平县把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大力改善贫困群众的生产生活条件,作为推动贫困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的突破口,纳入长期发展战略,坚持统筹谋划、突出重点、分类施策、搞好规划、加大投入,集中力量解决贫困地区行路难、饮水难、住房难等基本民生问题,不断增强发展后劲。

    位于罗平县白腊山深处的补歹村,是典型的高寒、边远、少数民族村,过去出行靠的是走路,住的是土坯房,看不起病,上不起学。几代补歹人在脱贫的路上历尽艰辛。

    2012年,补歹村被列入整村推进重点行政村项目,拉开了改造旧貌建设新农村的序幕。在扶贫等部门的支持下,投入各种资金600多万元,打通了村间道路、硬化了村内道路,改造了危房、安装了太阳能。

    村民表示,过去是住草房,政府帮助建起新房,做梦都会笑醒。

    据了解,仅2013年,全县争取扶贫项目资金4100多万元,实施了91个整乡整村推进项目、山区连片综合扶贫开发项目、深度贫困村项目。新建乡村公路500多公里,硬化村庄道路100多万平方米,完成了2750户危房改造、安居工程建设,新建农村饮水安全工程62处,解决了8.3万人的饮水困难和饮水安全问题。

    韩开柱表示,面对新一轮扶贫开发“攻坚战”,罗平县将紧紧围绕“12355”的扶贫开发工作思路,做好“狠抓特色产业发展、加强基础设施建设、提升基本公共服务水平、提高扶贫工作质量和成效、积极构建大扶贫工作格局、创新机制优化扶贫资源配置”六个方面工作,推动贫困地区经济社会跨越发展、赶超发展,确保贫困人口每年减少15%以上,到2018年和全市同步在全省率先建成全面小康社会。(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