咬定青山战贫困—文山壮族苗族自治州扶贫开发纪实
为广南县八宝镇河野村。通讯员 胡建武 摄
全州8县市都是国家重点扶持贫困县!
全州8县市都是滇桂黔石漠化片区县!
全州8县市都是光辉卓著革命老区县!
文山壮族苗族自治州是全省、全国脱贫攻坚的主战场和“硬骨头”。
“贫则不安,穷则思变”。多年来,全州勤劳纯朴的350多万文山各族儿女,在党中央、国务院和省委、省政府关怀下,握紧拳头,众志成城,做到政策向扶贫倾斜、资金向扶贫聚集、项目向扶贫靠拢,积极探索治穷治愚、科学发展的新路子,打响了一轮又一轮扶贫攻坚战。
“六子登科”建绿洲
在文山31456平方公里的国土面积上,石漠化面积就有10143平方公里,占全州岩溶面积的71.1%。石头多耕地少、生态系统脆弱、自然灾害频发,是文山州致贫的客观因素和脱贫的最大制约。
石漠化程度深、基础设施滞后、群众贫困程度最深的西畴县在长期与穷山恶水的抗争过程中,探索出了山顶戴帽子、山腰系带子、山脚搭台子、平地铺毯子、入户建池子、村庄移位子的“六子登科”治理石漠化路子并在全州推广,成为全国石漠化治理的先进典型。
“山顶戴帽子”:从1985年起,开展绿化西畴大地的宏伟目标,大力实施生态恢复工程。30年全县累计完成各项营造林近45万亩,实施封山育林87万亩、退耕还林7.7万亩、公益林保护61.3万亩,林地面积从1985年的113.7万亩增长到2014年的127.1万亩。森林覆盖率从上世纪八十年代初的不足20%提高到了53.3%。
“山腰系带子”:大力发展核桃、油茶等特色经济林产业,全县累计完成种植核桃15.5万亩、八角8万余亩、油茶2万亩、水果2.1万亩,经济林木成了农民的“绿色银行”。
“山脚搭台子”:大力实施“坡改梯”,改善耕作条件,提高土地产出率,全县累计治理小流域面积186平方公里,有效遏制了石漠化蔓延势头。
“平地铺毯子”:着力开展高稳产农田建设和中低产田地改造,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大力发展优势特色产业,全县累计建成各类高稳产农田地13.65万亩,实施土地整理2.36万亩,新增耕地0.42万亩。
“入户建池子”:大力推进户用沼气池、小水窖、小水池建设,改善农民生产生活条件,全县累计建成沼气池4.36万口,普及率达78%。
“村庄移位子”:对丧失生存条件的石漠化严重地区农户实施易地搬迁,增强农民自我发展能力,全县累计实施扶贫异地搬迁344户1467人。
在扶贫开发中,文山州积极推广“六子登科”治理路子,把封山育林与解决农村群众用能结合起来,大力实施沼气池建设、节能灶改造、农村电网改造、推广太阳能等工程。据统计,截至2014年底,全州共完成沼气池建设7.1万口,改造节能灶6.39万户,封山育林218万亩,植树造林421万亩,活立木蓄积量从4219万立方米增加到5300万立方米,全州森林覆盖率达50%,昔日裸露的石山逐步披上了绿装。
把退耕还林与土地整理结合起来,“十二五”以来,全州共建成高稳产农田地150余万亩,同时加大农业科技推广力度,提高了土地产出率,较好地解决了农村群众的吃饭问题,把退耕还林还草落到实处。
把植树造林与发展经济林果结合起来,目前全州共发展油茶186万亩、核桃195万亩、茶叶51万亩、水果50万亩、八角80万亩、红豆杉17万亩,既绿化了荒山石山,又打下了群众增收致富的基础。
把恢复生态与劳务输出、易地搬迁结合起来,通过加强劳动力转移培训、与沿海发达地区建立用工协作关系等措施,积极组织和引导农村富余劳动力外出务工。同时,对丧失生存条件的地方实施易地搬迁安置。2014年末,全州常年在外务工的农村劳动力达48万人,流动性外出务工50余万人次,实施易地搬迁安置1.1万户5.15万人。
>>>点击进入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