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的国庆记忆

04.10.2016  10:11

   从1949年到2016年,祖国迎来了67岁华诞。在每一代人的记忆当中,都有一份属于自己的国庆“记忆”,记录的都是不一样的家国情怀,走过的都是不一样的人生,而那颗热爱祖国的拳拳之心却始终未变。国庆前夕,记者走访了不同时期成长的人,听他们讲述自己的国庆记忆。

   40后 看阅兵让人热血沸腾

   1949年10月1日,毛泽东在北京天安门城楼上向世界宣告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当天30万军民聚集天安门广场,很多人举着红旗,提着红灯笼,见证并欢庆共和国成立。从那时候起,国之大典看阅兵,便成了每一个中国人心中最为自豪的事情。然而,不同的人看阅兵虽然有着相同的骄傲,但也有着不同的感受。

   “那几年的阅兵仪式没有现在宏伟,但当时是我们这一辈人最刻骨铭心的时刻,那种自豪和骄傲真的到了没法控制的地步。”1958 年,来自大理农村的何吉刘师傅被招入云南冶炼厂成为了一名工人。谈到国庆的记忆,他总有说不完的话题。然而最让他难忘的还是一幕幕国庆阅兵仪式。

   “开国大典阅兵是后来工作了在电视里才看到的。”何师傅回忆说,国庆节都要举行阅兵仪式,最难忘的是1984年国庆节,厂里早早地就通知,天安门广场要举行国庆三十五周年阅兵。大家都兴奋不已,邀约着在厂里的值班室一同收听。每个人心中那种期盼一点都不亚于盼着过年。“我们把收音机的音量调到最大,电波中传来邓小平阅兵时铿锵有力的声音和三军将士整齐划一的应答声,大家顿时感觉热血沸腾,浑身充满了力量。”何师傅激动地说。

   “1999年是我国实行的第一个国庆长假,当年的国庆大阅兵。我记得很清楚。”何师傅说,上午10时30分,阅兵分列式开始,由中国人民解放军仪仗大队组成的仪仗方队护卫着中国人民解放军军旗走在最前面,一个个方阵威武雄壮,现代化的兵种也开始出现,坦克、装甲车大展国威……改革开放以来,国庆节变成了全民欢庆的节日,各种直播、庆祝形式更加多样。然而何师傅还是喜欢和工友们一起看阅兵,一起感受多年来激动人心的时刻。

   60后 那些年振奋人心的歌曲

   在1962年出生的杨波的记忆中,国庆总是以邻居家半导体收音机传出的广播为开头。她通常会与很多伙伴一起,跑到相隔不远的一名退休工人家中,期待着国歌的奏响。“起来,不愿做奴隶的人们,把我们的血肉,铸成我们新的长城……”每当国歌奏起,她即刻起立,站得笔直,和伙伴们一起跟着唱起来。想象着天安门前五星红旗冉冉升起的景象。

   在很多年后,她第一次真正站在了天安门前,和来自五湖四海的陌生人一起唱起国歌,亲眼看到了迎着朝阳升起的国旗,那一刻,杨波泪流满面。

   那时的国庆节会有一天假,听广播是她最期待的事情。至今她仍旧清晰地记得,每一首歌曲播放的顺序。“最开始广播里放的是《国际歌》,然后是升国旗奏国歌、《东方红》,以及《大海航行靠舵手》,接下来是国家领导人的国庆致辞。”第一次通过广播听到毛主席的声音,也是在一个国庆的早上,听到开国大典时候的那句:“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成立了!”然后下面响起一片“中华人民共和国万岁”的呼喊。这成了她毕生难忘的回忆。

   在姐姐杨莉的记忆中,国庆期间会举办少先队活动,唱起《我们是共产主义接班人》,每个同学都是无比激动和自豪。文艺演出也是必不可少的,有时候是与部队联欢,有时候是背着背包和行李,再带上几天的口粮,到另外一所学校去集体联欢,共同表演节目。“当时可不像现在有电话有网络,国庆的联系也是交朋友的好时机。”晚上搞晚会进行文艺联欢,白天除了文艺排练,大家就会互相交朋友,回去之后新朋友就开始通信啦。“小信儿四只脚,这边起来那边落,信儿信儿快快跑,见到亲友问声好。这4句话是当时信封上最流行的。成为笔友后,通信时还会把最喜欢的东西放进去,女同学之间赠送的礼物是扎头的发绸子、小手帕、夹针。有时候是学习用具,比如橡皮和笔。初中毕业了,小学时候交的笔友都还在通信。

   劳动也是国庆期间的传统活动之一。从小生活在红河州石屏县,杨莉印象最深的是“积绿肥”。那是个只使用农家肥的年代,到了国庆学校会组织大家上山砍树叶,再回来称重,把绿树叶踩到泥巴里,沤完化肥才叫完成任务。这是农业生产劳动课,以此作为国庆的献礼。有时候是拾稻穗,颗粒归仓,每个人都用劳动和歌舞,为祖国的生日献礼。

   70后 国庆和中秋节的欢乐

   “1982年的国庆和中秋节是同一天!”这句话从1970年出生的刘文扬嘴里说出时,激动的语气足以证明这段记忆对他的重要性。家家户户门口依然是红旗招展,树杈上、电线杆上架起了一串串红灯笼,每年只吃得上一次的火腿月饼和国庆完美融合……

   当晚,他和十几个好友一起到广场上猜灯谜、看晚会,虽然谜语谜底、节目内容都已随着时间流逝已经模糊,但那天留在少年心中的是“最具浪漫主义色彩的国庆”、“住在月亮和月饼上的国庆”,久久不能忘怀。

   1994年10月1日,刘文扬的女儿在国庆节期间降临人世,“女儿小时候的小名就叫‘国庆’。”刘文扬说国庆这个节日也因女儿有了新的意义。

   2000年后,刘文扬终于有机会到北京天安门广场上亲眼看了一次升国旗。当身姿挺拔的国旗护卫队员迈着矫健的步伐出现时,鲜艳的五星红旗在国歌声中上升,和在场的人一样,刘文扬内心澎湃,他终于明白父亲在唱着国歌时为什么会突然哽咽。

   今年,刘文扬选择在家以唱红歌的方式庆祝国庆。当《东方红》、《一条大河》、《黄河大合唱》等耳熟能详的歌曲在屋内唱响,他由衷地感慨:“年轻人现在期待国庆节假期,就像我小时候期待好吃的、好玩的一样,但慢慢我们会明白,不单是因为眼中飞舞的旗帜,不仅是因为一顿丰盛的美食,也不只是因为一次难得的假期……我们之所以兴奋、喝彩、期待,是因为相信祖国的明天会越来越好。

   80 90后从度假到坚守岗位

   “80后”的“尾巴”陶娅萍的这个国庆节和往常有些不一样。10月1日早上6点,陶娅萍就起床了,从黄土坡出发转了两趟公交,再搭乘地铁来到昆明市级行政中心,参加这一天举行的千人升旗仪式。“学生时代经常参加升旗仪式,工作后就没有参加过了,所以心情有点激动,每次听到国歌响起就觉得很振奋。”因此尽管身体有点不舒服,陶娅萍还是一大早就来到了升旗仪式现场,等待着升旗的庄严时刻。参加完升旗仪式后,陶娅萍还有工作任务,这一天正好轮到她值晚班,“值班一般要处理一些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或为晚上的患者打疫苗,因此即使假期也需要有人值班。”工作结束后,这位白衣天使将迎来人生中的一件大事,她将在国庆假期中与自己的另一半走进婚姻的殿堂。“这个国庆节,将会成为我人生中最值得回忆的一个。”陶娅萍说。

   王叶华出生于1991年,今年已经是她走上工作岗位的第四年。王叶华回忆,学生时代的国庆节,她和同学会一起策划外出旅游,在一次次的行走中增长见闻、收获快乐。工作后,王叶华来到中铁隧道集团工作,从此项目在哪里,她年轻的身影就到哪里,国庆节也经常要坚守岗位,直到工程顺利结束。“印象最深刻的一个国庆节是工作的第一年,那是我第一次因为工作不能回家、不能出去玩,当时觉得很不习惯,但慢慢地我发现,身边有很多这样坚守岗位的人,他们的存在对社会正常运转非常重要。”王叶华主要负责工程的安监工作,她认为,这是一件关系到老百姓生活的工作,自己的坚守也显得更有意义。如今的王叶华已成为部门的一位优秀工作人员,和她的伙伴们一起奋战在隧道建设的战线上。

   记者杨雪煌 姚丹苹 王恩国 实习记者刘艺涵 董宇虹(昆明日报)

首付
首付  首付【表情】【表情】万买地铁三室准现Zhifang.com
去年云南空气质量优良天数比率为98.1%
云南省2019年环境空气质量总体持续保持优良,云南省16个州、市政府所在地城市全年未出现重度及以上污染天数,全省环境空气质量优良天数比率为98.Zhifang.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