怒江州代表团童志云代表:既要脱物质之贫 又要脱精神之贫

20.12.2016  11:41

  怒江傈僳族自治州作为全国唯一以傈僳族为主体的民族自治州,因神奇秀美闻名,也因深度贫困让人牵挂。特殊的地理环境、生产生活条件和社会发育水平,让怒江成了滇西边境山区连片特困地区的典型代表,成为云南省脱贫攻坚的“上甘岭”。

  于非常之时,以非常之举,尽非常之力。童志云介绍,全面打响扶贫攻坚战以来,怒江州坚持精准扶贫、精准脱贫基本方略,全力推进脱贫攻坚工作,有效减少了贫困人口,加快了区域经济发展,切实改善了民生,群众增收渠道不断拓宽,生态环境明显好转。

  “应该坚持物质脱贫和精神脱贫并重。”童志云表示,在脱贫实践中会发现,精神“贫困”会导致困难群众没干劲、没知识、没技能,缺乏脱贫内生动力。在巩固物质脱贫成果基础上,加大力度推动精神脱贫,让贫困群众掌握谋生致富的技能,融入现代文明,提升他们独立生存和发展的本领。

  “在实现物质脱贫向精神脱贫转变的同时,还应注重理顺困难群众从脱贫、温饱向发展、小康转变的关系。”童志云说,解决贫困不等于一定能发展,我们更应关注贫困地区的发展问题,把解决当前温饱和长远发展相结合,大力开展产业培育、基础设施建设、社会事业建设,创造稳定增收的环境,真正实现永久脱贫。

  “坐拥良好自然生态的贫困地区,不能因为推进脱贫攻坚而破坏生态环境。”童志云说,要处理好大扶贫、大开发、大保护的关系,在推进基础设施建设和加快产业发展的同时,保护好怒江的青山绿水,坚持脱贫攻坚和生态环境保护齐头并进。

  云报全媒体记者 尹瑞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