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样迎接“文艺的春天”

23.10.2014  11:54

        习近平总书记在文艺工作座谈会上指出,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文艺的作用不可替代,文艺工作者大有可为。“文艺不能当市场的奴隶”、“低俗不是通俗,欲望不代表希望”、“人民是文艺创作的源头活水”。众多网友发帖留言:“文艺的春天来到了,人民的文艺回来了”。

        云南文艺创作资源丰富,具有独特的艺术底蕴。以民族文化强省建设目标为指引,文学艺术创作如何更好发掘云南资源、展现云南特色,涌现出更多兼具思想性、艺术性的优秀文艺作品,为谱写好中国梦云南篇章奠定坚实的思想文化基础,值得我们认真研究、思考。

        把握根本:回归源头涌流活水

        刘薇薇

        作为当代云南最有代表性的舞蹈艺术家,杨丽萍的舞蹈艺术已经成为活着的传奇。从《雀之灵》到《云南映象》等广受赞誉的优秀作品,无不以其突出的民族特色、云南元素、艺术价值成为文艺精品。而正是扎根云南这片神奇美丽的土地,正是来自于自然与生活的饱满灵感,成为创作这些艺术精品的源头活水。

        长久以来,学界、社会对于优秀文艺作品的探讨从来都没有间断:符合时代需求的,充满人文关怀的,来自本源生活的,植根优秀传统文化的……这些标准都没有问题,都应充分具备,但在笔者看来,所谓优秀的文艺作品,必须满足最根本的一条:走心,传情。

        文艺作品能温润心灵,涵养生命,这是经过历史和时间检验的真谛。可是当下,很多的文艺作品仅是注重吸引眼球,关切利益分成,如此市场导向也多少影响了文艺创作者,很多人开始采用“短、平、快”的工业思维来“制造”文艺作品,不少文艺作品也因此失却了本应承载的精神情怀与价值期待,成了被世俗绑架、被市场异化的“金钱奴隶”。比如,很多国产电影和电视剧,注重的是票房、收视率而不是思想性、文艺性的价值呈现,“家庭题材”火爆,一股脑全奔家庭伦理剧而去;“抗日题材”抢眼,全跟着这阵风投资上马,各种“神剧”因此层出不穷。出版市场也是如此,网络小说超越了人文历史社科类“深阅读”书籍成为畅销作品,这也引得越来越多的写作者不再沉下心来“十年磨一剑”,而只是“今朝有酒今朝醉,哪管明天喝凉水”。

        习近平总书记在文艺工作座谈会上指出:“人民是文艺创作的源头活水,一旦离开人民,文艺就会变成无根的浮萍、无病的呻吟、无魂的躯壳。”的确,文艺作品只有源于人民,源于生活,源于实际,才能持久散发出无穷无尽的生命力。若仅只是为了一时荷包满溢的快感,就放任伪文艺登堂入室,导致劣币驱逐良币,那不仅伤了文化市场,害了专注文艺事业的人,更愧对长久以来人们对于“文艺”二字的精神期待。

        整肃创作环境,祛除伪文艺身上的“铜臭”,清理队伍之中的毒瘤,方才能够让文艺天空吹拂阵阵清风。而要让优秀文艺为我们的民族文化源源供氧、持续给光,则还需要站在自己的土地上,秉持着精耕细作、久久为功的责任与态度,继续出产高质量的“文艺营养”。毕竟,文艺生生不息的秘诀从来不是盲从于世俗与市场,而是在汲取人类优秀文明成果的基础上,通过对真善美的传递与引领,来帮助我们认清生命的来路与归途,涌流出滋养时代精神的不绝活水。

        植根生活:追求永恒传承价值

        朱婧

        什么能让文艺作品产生社会效益?笔者认为,是价值。检验价值的有社会接受度、留存时间度等因素。有的作品反映时代,甚至成为一定历史时期的标志,有的作品透射人性,具有穿越历史超越时间的永恒价值。放眼网络世界,不乏很多推荐榜单“一生必读的100本书”“不能错过的中外小说”,又或是如今的文学艺术界的颁奖盛典,文学作品获奖就“”,然而,受到推崇或斩获奖项是对作品价值的认同与肯定,但无论时代如何发展,形式如何多样,这些都不应该是文艺作品创作的动机与目的。

        文艺作品要具有价值,必须言之有物、书写真实。现实生活是创作的源头活水,人是世间的主体。社会万象、生活百味、复杂人性均在时代的洪流中交织,撷取其中一缕,展示一个群体或一段时期的社会横切面,让作品关照到真实的生命和生活,就能获得社会的共鸣。比如《麦田里的守望者》反映了20世纪50年代年轻人的生活状态,包括精神上的压抑焦虑,那个戴着鸭舌帽整天穿着黑色风衣混迹在各地的小青年霍尔敦就是代表;《活着》通过小人物一生一个个悲剧的叠加,给人以无比的沉重感,也给了生命一种平静的解释,活着本身就是奢侈,就是生命顽强创造的奇迹。又或是《阿甘正传》等电影作品,马克·吕布等摄影家的摄影作品,都说明文艺作品可以用不同的形式,集中表现时代、生活与人性的真实。人生悲喜里有时代的印记,是非善恶里有对人性的思考,生活方式里有对生命意义的诘问,不同作品立足于现实,认真书写这种真实,正是许多经典之作具有巨大价值的根基。

        当然,这并不是说文艺作品非得有生命哲学之问才有价值,而是立足于现实,回归真实,文学创作才可能经得起推敲,不会出现手撕鬼子的荒诞与低级。而作为现实的产物,文艺作品不仅投射现实,也提供给每个时代的人用不同的角度观察现实、体悟当下,这本身就是一件具有意义的事情。

        反观当下,文艺作品泥沙俱下,不客观反映历史的抗日神剧、价值观扭曲的家庭剧等作品,对社会现象缺乏客观呈现,把欲望当作志向,用华丽包装空虚,以炒作吹嘘价值,上不接理论高度,下不接市井地气,这既是遗憾,也当警醒反思。

        开发热土:汲取养分书写时代

        谢建东

        “应该用现实主义精神和浪漫主义情怀关照现实生活,用光明驱散黑暗,用美善战胜丑恶,让人们看到美好看到希望,看到梦想就在前方。”在文艺工作座谈会上,针对艺术家们的踊跃发言,习近平总书记如此回应。想来每一位有成就的艺术家和他们的作品都无不承载这样的价值,笔尖常带感情,思想充沛有力,记录甚至影响着一个时代的精神。

        现在仍余热未散的电影《黄金时代》,讲述的虽然是近代著名女作家萧红的故事,却因与王小波的小说同名,常让人不自觉地会联想起来。萧红被称为民国时期的奇女子和才女,在动荡年代,其颠沛流离的人生经历纵然给她生活上造成了巨大的困厄,却成为她文学创作的不竭源泉。王小波的小说《黄金时代》基本上是以在云南当知青的经历为创作背景,小说因恣意大胆的写作,以荒诞反对荒诞的独特风格,入选《亚洲周刊》“二十世纪中文小说一百强”,被誉为中国当代文坛“最美的收获”。无论萧红还是王小波,还是云南走出去的著名音乐家聂耳、哲学家艾思奇等著名思想文化工作者,从他们的代表作都可以看到个体与时代的紧密联系,看到他们最现实的生活和最深切的希冀,而正是在这二者的互动与关照间让人禁不住心生触动和感怀!

        文艺创造永远要脚踩坚实的大地,仰望璀璨的星空。脚踩坚实的大地,就是要有对人民群众,对生活的土地具有深沉的热爱;仰望星空就是要有超越精神,能够将现实进行升华,做到融会贯通。云南文艺资源丰富,具有独特韵味,许多文艺工作者都从云南这片土地上汲取了丰富的养分,写就了自己的文艺经典。著名军旅词曲作家杨非创作的《有一个美丽的地方》,以德宏傣族音乐为基本元素进行升华加工,早已是全国广为传唱的乐曲。著名作家、学者周国平曾在云南当过7年的知青,他回忆说:“把最美好的青春都奉献给了西双版纳。”京剧表演艺术家关肃霜,扎根云南写就了灿烂的艺术华章。

        历史地看,众多出色的文艺作品都折射出当时社会的基本面,反映出作家个人的情怀、良知与风骨。上研究生时,一位老师说“一切历史都是当身的历史”,意思是历史学家的研究与自身经历、经验认知密切相关。可后来我发现,一切学问、一切艺术其实都是当身的学问、当身的艺术。文艺创作只有写自己最熟悉的,感受最深的,最有感情、最想表达的东西才会具有力量、独具特色、赢得认可、获得跨越时代的穿透力。就文学艺术来说,云南仍是一块有待开发的热土,生活在这片土地上的文艺家们,或者希望走上文艺之路的后学,难道不应该常怀“最深沉的爱”去书写她以成就自我吗?

出处:信息公开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