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悲鸿诞辰120周年 被评为中国美术开“大画”先河

29.06.2015  13:38

    图①

    图②

    如今的徐悲鸿已经成为一个敬仰的名字。中国最有名的大画家之一、美术教育大家、中央美术学院的老院长,画《奔马》著称,然而这些名称之后的徐悲鸿究竟怎样?近日举行的“纪念徐悲鸿诞辰120周年座谈会”则给了艺坛一次机会,再度走近徐悲鸿。

     A 面 艺术家

    《奔马》、《徯我后》、《田横五百士》、《愚公移山》等作品如今已经成为中国美术史上不可或缺的经典之作。

    然而,它们为何如此有名?徐悲鸿的艺术成就究竟体现在哪些方面?中央美院院长范迪安和中央美院教授喻红的回答或许能解开我们的疑问。

    开启“大画”先河

    中央美院院长范迪安指出,徐悲鸿的《徯我后》、《田横五百士》、《愚公移山》等作品从形态上看,可以说是其对伦勃朗《夜巡》、籍里柯《梅杜萨之筏》、德拉克洛瓦《自由引导人民》等作品的致敬,“徐悲鸿曾被那些欧洲的经典大画所感动,称叹为‘不愧杰作’,但是,一旦自己经营巨构,他的关怀落到了大写的‘人’与中国的‘人生’上,从而为中国美术开启了‘大画’的先河。

    真正意义的“现代

    20世纪前半叶中国社会现实的动荡和奋起反抗外来侵略的大潮使得那一代的艺术家、知识分子都具有强烈的忧患意识。在徐悲鸿的作品中则由衷地表现出“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使命感与悲天悯人情怀。范迪安称,古往今来的很多画家也感喟世态与人生,他们的方式是将情怀寄托于避世的山水或孤寂的花鸟,然而徐悲鸿则通过塑造不屈不挠的民生群像,使中国美术第一次有了真正意义的“现代”作品。

    徐悲鸿是经过新文化运动洗礼的一代艺术家,“现代”这个概念是所有人都会面临的问题。范迪安指出,在徐悲鸿看来,“现代”已不单纯是一种美术样式的指称,而是关于美术本质的一种新的憧憬和构想。“他探索的‘中西融合’艺术道路是以中国文化为本体,兼容外来艺术优长的创新实践。

编辑:赵艳芳责任编辑:徐婷 1 2 3 下一页 尾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