确保弥苴河治理先达标走前列努力为洱海流域树标杆作示范

28.07.2017  11:13
 

陈坚到洱源县弥苴河流域调研时强调确保弥苴河治理先达标走前列努力为洱海流域树标杆作示范

7月25日上午,陈坚在弥茨河芷洲村段与各级河长研究探讨工作方法。

本报讯(记者 施贵兴 文/图)7月25日,州委书记、弥苴河州级河长陈坚到洱源县弥苴河流域调研。他强调,要撸起袖子、卷起裤腿加油干,全面强力推进弥苴河流域河长制工作,确保弥苴河流域治理率先达标、走在前列,为洱海流域河长制工作树标杆、作示范。

今天再次来到弥苴河,与大家一起研究更加精准有效的治河措施。”调研时,陈坚边走边看、边听边问、边研究边安排,逆流而上、追溯源头,来到弥苴河上游的海尾河、弥茨河、凤羽河“三江”交界处以及弥茨河芷洲村段、凤羽河茈碧湖入湖口、凤羽河铁甲村段、马爷河湿地、凤羽河源头——清源洞等地,详细了解河道水质变化、河长制工作落实、河岸整治等情况,与各级河长一起探讨完善断面河长工作任务及方法,共同分析研究污染来源及相应整治措施。

当天下午,陈坚在洱源县主持召开调研座谈会,听取州、县河长制工作落实情况汇报,研究部署下步工作。他指出,两个多月来,弥苴河流域河长制各项工作务实推进,取得了新的进展,组织领导进一步加强,宣传发动进一步深入,责任落实进一步压实,工作措施逐步见效,河道污染负荷有效削减。但是,河道治理面临的形势依旧严峻,河长制工作落实上还存在职责不够清晰、措施不够精细、方法不够得当、进度较为缓慢等问题和不足。河道水质和农业面源是影响洱海水质的两大关键因素,入湖河道水质的提升直接关系到洱海水质的改善。河道清,洱海才能清;河道不清,洱海永远不会清。弥苴河是洱海入湖水量最大、污染负荷最重的河道,是洱海流域河道治理的重中之重、关键之关键。大家要充分认识当前加快推进洱海流域河长制工作对洱海保护治理的重要性和紧迫性,正视存在的问题和不足,进一步在强化责任和措施上下功夫,把河长制工作做得更好、更实。

陈坚要求,要明确目标,突出重点,突破难点,全面强力推进弥苴河流域整治。要明确弥苴河河长制和河道治理的战略目标:必须走在洱海流域前列、为全流域树标杆、作示范;要明确弥苴河河长制的工作目标:确保2018年底前实现入湖口断面消灭Ⅴ类及其以下劣质水,2019年底前力争达到Ⅲ类水质并保持长期稳定。要强化阶段性的问题导向,实施更加精准的工作措施,坚持先易后难原则,突出弥苴河上游农村生活污染、畜禽养殖污染、农业面源污染三个重点,采取各种过渡性有效措施,千方百计治理集镇和农村生活污染,全面强力推进弥苴河流域综合整治,加快实施集镇和村落污水收集处理工程,力争明年6月底前完工并投入运行,实现不让一滴污水直排河道。要进一步创新机制,强化措施,加大畜禽粪便收集处理力度,实现畜禽粪便全收集。要突破瓶颈,针对农业面源污染面宽、量大、缺少成熟治理方法的难点,下定决心,制定方案,在弥苴河全流域实施高效节水减肥工程,最大限度减少农业面源污染。

陈坚强调,要深化创新弥苴河流域河长制工作,不断完善五级河长制工作手册,助推各级河长更好地落实责任、开展工作。要强化做好断面监测工作,坚持监测工作与河长工作联动,用监测数据指导和倒逼河长推进工作。要不断强化五级河长责任制,实行通报制度、评价制度和监督问责制度,要在河长制工作一线识别干部、执纪监督,确保河长制工作层层落到实处、见到实效。

州委常委、州委秘书长靳汝柏以及州、县相关负责人一同调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