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写高质量建设区域性国际中心城市新答卷

21.01.2019  09:38

编者按  一元复始,华章日新。2019开年之际,市委十一届六次全会举行。会议围绕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十九大精神,按照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省委十届六次全会的安排部署,总结回顾2018年一年来的工作,安排部署2019年全市经济社会发展各项任务。全会指出,2019年是新中国成立70周年,也是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关键之年,全市各级各部门要继续全面深化改革、全面扩大开放、全面促进创新,高质量推进区域性国际中心城市建设。本期理论版就此组织文章,深入学习贯彻市委十一届六次全会精神。

在深化改革开放上实现新突破

改革开放40年,我们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坚持与时俱进、开拓创新,大胆地试、勇敢地改,干出了一片新天地,我们的“改革开放已走过千山万水”。但我们仍处于船到中流浪更急、人到半山路更陡的时候,处在愈进愈难、愈进愈险而又不进则退、非进不可的时候,面对更光荣的使命、更艰巨的任务、更严峻的挑战、更伟大的工作,我们的改革开放“仍需跋山涉水”,仍需在深化改革开放上实现新的突破。

在深化改革开放上实现新突破,必须首先在创新上实现新突破。创新是改革开放的生命。实践发展永无止境,解放思想永无止境,开拓创新永无止境,改革开放永无止境。实践的发展推动着思想不断解放,而每一次思想大解放不仅极大地推动着实践创新和理论创新,而且极大地推动着改革开放不断深化。改革开放40年,我们党先后围绕“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建设什么样的党、怎样建设党”“实现什么样的发展、怎样发展”以及“什么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怎样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等时代之问、人民之问进行了卓有成效的求索,形成了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以及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等理论创新成果,也正是在这些创新成果的指导下,我们的改革开放才走过千山万水,我们才创造了令世人瞩目的中国奇迹。

在深化改革开放上实现新突破,必须在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上实现新突破。深化改革,或者“改革再深入”,就是要从战略的高度把握新时代新征程改革的新目标、新要求,在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中实现从“有没有”向“好不好”的转变,进而推进质量变革、效率变革、动力变革;就是要以改革的办法,运用市场化、法治化的手段,在“巩固、增强、提升、畅通”八个字上下功夫。深化昆明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就是要巩固“三去一降一补”成果,加大破、立、降力度,重点是继续处置“僵尸企业”,推动更多产能过剩行业加快出清;就是要增强微观主体活力,充分发挥企业和企业家主观能动性,通过正向激励和优胜劣汰,释放创新创造活力,发展更多优质企业;就是要提升产业链水平,促进产业链从低端向高端转化,促进产业从劳动密集型向资金、技术密集型转型,以解决产业链低端、产品初级等发展不充分问题;就是要畅通国民经济循环,克服“梗阻“现象,努力建设统一开放、竞争有序的现代市场体系,促进生产要素和商品的自由流动,实现供给与需求的有效对接。

在深化改革开放上实现新突破,必须在扩大开放上实现新突破。改革开放40年的实践证明,开放带来进步,封闭必然落后。中国的发展离不开世界,世界的繁荣也需要中国。在扩大开放上实现新突破,就是要顺应新时代、引领新需求,构建全方位、多层次、宽领域的全面开放新格局;就是要适应新形势、把握新特点,推动由商品和要素流动型开放向规则等制度型开放转变。在扩大昆明开放上实现新突破,就是要通过提升综合枢纽地位、增强经贸辐射能力、拓展人文交流领域、健全开放合作制度等举措,深度服务和融入国家“一带一路”、长江经济带建设,积极对接融入长三角、珠三角、粤港澳大湾区和成渝经济圈,加快形成全方位、宽领域、多层次的开放新格局,为区域性国际中心城市建设提供有力支撑。(昆明日报特约评论员 李彦龙)

在提升城市品质上实现新突破

一座城市,从满足城市居民基本生产生活需求的生存阶段,到构架起基本公共设施服务等城市特性的基础阶段,再到现代城市特性和文明不断完善、进化、发展的进阶阶段,最后落脚到城市品质高度发达的品质阶段,这是不可逆的一个发展模式和规律。而从这个层面上可以说,城市的发展规律,也是一个物质文明发展到精神文明建设的一般性过程,城市经济的繁荣,为城市品质的提升奠定了坚实的物质基础,而精神文明的不断升级,更为城市品质增添了更高层次的美誉度、知名度和特色魅力。

因此,发展高品质的国际城市是当今城市发展的一个重要趋势,昆明要建成面向南亚东南亚的区域性国际中心城市,成为“世界春城花都”“历史文化名城”“中国健康之城”,走高品质的发展路线也是必由之路。

提升城市品质,就是要在大力发展经济文化政治方面实现新突破。经济是城市的骨架,文化是城市的灵魂,政治生态是否风清气正又直接决定了这个骨架和灵魂能否构架起一个充满生机和活力的城市。城市承载着城市中所有居民的民生需求,要让居民的需求得到满足,首先是需要强大的经济支撑,将经济发展作为第一要务,扭住经济建设这个中心不动摇。而文化是精神支柱,是思想保证、精神力量、道德滋养,为一座城市创造出了可反作用促进经济发展繁荣的源源不断的动力,是城市发展的催化剂。而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所说,“做好各方面工作,必须有一个良好政治生态”,只有凝聚在一个良好的政治生态之下,才能够将经济文化的建设统领向前,创造出无限的生机和活力。       

提升城市品质,就是要在改进城市管理体制方式方面实现新突破。从宏观层面来说,管理体制的改善有助于促进社会的公平正义,有助于促进个人的全面发展,有助于增强社会和谐,更能够增强政治合法性。而就一座城市而言,一个良好的管理体制,能够做到集中力量办大事,确保城市中一切工作有条不紊地进行,以“服务者”的形象来指引城市的经济文化向着正确的发展方向而去,提供更加便利安全智慧的服务,避免发展中的一些误区,处理发展中的一些矛盾,做好公共的后勤和社会的引导,提升公共资源配置,加强事件预警,从而提升良好的城市品质。       

提升城市品质,就是要在优化生态空间和人居环境方面实现新突破。在具备良好的经济文化基础条件的同时,要将民生福祉实现最大化,一座城市还必须加强不可再生资源的循环利用,减少环境污染,发展绿色能源,以促进城市产业结构调整,促进人的需求与欲望的调整。可以说,城市的品质,除了住房、交通、购物、娱乐等基础设施的完善外,更突出和重要的应当是以人为本、可持续的发展模式,是更为优化的生态空间和更为优越的人居环境,从而能够为当代人“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后代人相同的、可持续的发展提供同等的保障,把城市发展成为优美、宁静、适合人们长久生存的地方。       

当然,“罗马不是一天建成的”,一座城市的品质也不是一蹴而就的,要提升城市品质,就必须要有长期奋战、敢于拼搏、勇于创新的精神,进行全局性和战略性的系统规划,由此才能实现新的突破。    (昆明日报  特约评论员朱静雅)

在推进乡村振兴上实现新突破

经过40年改革发展,我国已进入由农业社会迈向全面现代化国家的重大窗口期。党的十九大准确判断历史新方位,提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这是建设现代经济体系,再次推动经济社会跨越式发展,着眼“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的重大战略举措。

在十九大精神指引下,2017年以来,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中央农村工作会议、全国农业工作会议、中央一号文件、农业农村部一号文件均对实施乡村振兴战略进行了研究和部署。这一系列紧锣密鼓的顶层设计,为昆明在推进乡村振兴上实现新突破提供了基本遵循。

2018年,昆明共投入72.4亿元财政资金用于脱贫攻坚,打出“七个一批”和农村危房改造、饮水安全保障等9项措施“组合拳”,创新开展“三讲三评”激发脱贫内生动力,年内全市共有10.6万贫困人口标注脱贫,预计贫困发生率下降至1%以内。县域方面,寻甸县脱贫摘帽通过国家验收并获得国家脱贫攻坚组织创新奖,东川区、禄劝县申请贫困退出已按要求向社会公示。此外,2018年全市共完成农村公路建设1000公里、“五小水利”建设1.4万件,建成美丽乡村626个。昆明农民的可支配收入和生活水平进一步提高了,昆明农村的村容村貌和人居环境也进一步改善了。

大国小农”的基本农情,决定了单纯从三农内部不可能完全解决三农问题,还必须着力围绕加快城乡融合,坚持因地制宜、循序渐进,在巩固提升脱贫成果、推动农村活力释放、改善农村生产生活条件、推动新型城镇化健康发展、优化农村公共文化服务供给等多个方面,推动乡村振兴战略在昆明落地。在实践过程中,尤其要注意以农民为主体,尊重自然、尊重规律、尊重市场,“跳出农村抓农村、跳出农业抓农业”。

一是要正确处理好城市与乡村的关系。对紧邻昆明市区周边的农村,要通过发展都市型现代农业促进城乡要素互动、资源共享,推动城乡一体化发展,从而实现乡村振兴;对旅游资源丰厚、生态环境优美的乡村,则要通过有序发展休闲农业、文旅结合等方式实现乡村振兴。

二是要正确处理好产业布局与乡村振兴的关系。合理的产业布局,会极大地提升区域内经济均衡发展水平。目前,昆明市大中型企业绝大部分分布在市区,大部分县域农业大、工业小、三产弱的产业格局还没有得到扭转,工业经济对周边县域和乡村的投资拉动、就业和社区建设的作用还没有得到充分发挥。为此,应在全省“绿色三张牌”战略的引领下,通过开发区、产业园区、科技园、创业园等园区经济,鼓励和引导企业向农业“接二连三”,推动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加快形成现代农业产业集群。

三是要进一步提升农村基础设施和公共产品服务水平。明确全市各级政府投入和主导责任,建立政府与金融、社会资本各有侧重的运作机制,健全投入运营长效机制,加快补齐农村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短板,让农民成为“生活在农村里的市民”。  (昆明日报 特约评论员溪瀛)

在保护生态环境上实现新突破

2018年是所有昆明人共同携手,锐意进取,深化各领域改革,扎实破解各种矛盾的一年,在经济、政治、文化、科教、生态保护领域都取得可喜的成绩。2019年也将是在此基础上不断前行、不断突破的一年。

2018年,在生态环保领域,昆明亮出的“绿色”成绩单上不仅有“滇池水质达到30余年来最好”,还有空气质量5年来优级天数最多,所实施的“蓝天工程”已成为昆明人的“民心工程”。2016年以来,昆明市环保局已经在全市范围内建设空气质量监测点,深入推进大气联防联控,加强城市扬尘污染、汽车尾气污染防治,构建全社会共同参与的大气污染防治格局,实施空气质量周通报月排名制度,加快重污染天气监测预警应急体系建设。全市从整改、监管、立法、规划等各个角度出发,切实为昆明打造“蓝天碧水”名片。新的一年,昆明要在过去成绩的基础上,继续贯彻落实“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论,在保护生态环境上实现新的突破。

首先,昆明要在环境规划上不断创新,找到化解当前资源危机瓶颈的方法。生态保护不是一朝一夕的事,面对宝贵不可再生的自然资源,今后昆明要从源头转变发展模式,在城市发展规划初期就要秉承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理念,启动源头治理,不仅要治理眼下生态遭破坏的问题,寻找自然资源合理利用的途径,更要从全局出发,加快形成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新格局,调整优化现有的空间结构,构建科学合理的城镇化格局、农业发展格局和生态安全格局。确保城乡发展、资源利用、生态保护等举措同时、同步,明确打造“世界花都”“历史文化名城”“健康之城”“生态宜居城市”等系列城市发展方向和策略,优化发展秩序,真正做到人文资源和自然资源能合理分配、相互协调、有机统一。

其次,昆明要实现生态意识培养的突破。滇池的水质达到30年来最好水平,并不意味着治污的脚步可以停下来,因为30年并不是我们追求的终极目标。落实生态文明建设,要依靠每一个在这座城市世代生存的人,因此培养和提高公民生态意识也成了未来昆明生态文明建设的关键问题。保护和优化环境,既要依靠国家政策,更要将保护生态内化为每个公民自觉自主的行动,积极参加生态建设活动,才能保障生态文明建设更加广泛、持久。未来政府应该加大力度培育公民的生态文明忧患意识、文明道德意识、文明责任意识、文明消费意识和文明法治意识。在全社会倡导遵循生态发展规律,建立尊重自然,正确处理人与自然的关系的良好基础,并使之成为公民综合素质的重要组成部分。

中国传统文化中,一直有“天人合一”“兼爱万物”的文化思想。源远流长的文化传统让我们有了培育生态意识的人文基础,接下来就要依靠践行严格的环境保护制度。对政府而言,要树立生态保护行动刻不容缓的决心,坚决杜绝对小问题视而不见,不作为,不担当,不碰硬的态度。对普通民众而言,要积极响应号召,做到从小事做起,共同打造和维护赖以生存的城市环境。  (昆明日报 评论员杨敏)

在增进民生福祉上实现新突破

时代是出卷人,人民是阅卷人,我们是答卷人。    “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们的奋斗目标。”保障和改善民生没有终点,只有连续不断的新起点。所以,做好一份份答卷,我们必须牢牢把握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理念,加快实施民生需求保障行动,不断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如期建成得到人民认可、经得起历史检验的全面小康社会,实现高质量跨越式发展。

当前,昆明正在加快推进区域性国际中心城市建设,努力改善民生、促进社会和谐,群众福祉获得新改善,齐心协力为推动跨越发展奋力前行。要不骄不躁,保持清醒,既要肯定已取得的民生改善成绩,也要清醒地认识到目前仍然存在的不足。

增进民生福祉,就要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教育是民生之基。面对教育发展的新机遇、新挑战,要以保障和改善民生为根本目的,让人民群众共享改革发展成果,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继续推进“三名”工程,加大内培外引力度,确保年内引进多所名校、名师、名校长。加速优秀教师培养,加快推动城乡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建立健全小学生课后服务制度,有效增加优质高中教育资源,推进中小学招生考试招生制度改革,确保全市高考一本线率明显提升。支持和规范社会力量兴办教育,加强对校外培训机构的监管治理,更好满足群众对优质教育的迫切需要。

增进民生福祉,就要提高医疗卫生水平。医疗卫生事业是民生之需。深化公立医院综合改革,理顺改制医院管理体制,做好市第二人民医院迁建工作。推进危重孕产妇和新生儿抢救中心建设管理,探索公安110与医疗卫生联动平台建设,加快第三批县级公立医院提质达标建设,保障疫苗质量和安全,提升医疗急救能力水平和疾病预防控制能力。持续引进高端优质医疗资源,推动“互联网+医疗健康”建设,推进家庭医生签约服务和医联体建设,切实提高医疗服务质量。

增进民生福祉,就要全面提升就业创业质量。就业是民生之本。继续实施“百企万岗”入昆计划和“百千万”劳务输出工程,重点解决好高校毕业生、退役军人、返乡农民工等群体就业。支持劳动密集型产业、服务业和小微企业平稳发展,增强就业吸纳能力。落实好“贷免扶补”、创业担保贷款等政策,推进创业孵化基地建设,支持各类群体投身创业大潮。确保完成新增城镇就业人员和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目标任务。

增进民生福祉,就要优化公共文化服务供给。公共文化服务是民生之需,要深入推进“基础公共文化服务包”,加快建设基层综合性文化服务中心,加强农村公共体育基础设施建设,提升农村和贫困地区公共文化服务水平。健全公共文化服务设施网络,打造“文化云”公共文化服务平台,提升基本公共文化服务标准化水平,推进国家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区创建工作。推动农村移风易俗,抓好乡土文化传承,让优秀传统文化世代相传。

增进民生福祉,就要健全完善社会保障体系。社会保障是民生之依。扩大新业态就业人员等社会保险覆盖范围,完善城乡低保、临时救助等制度,保障好困难群众基本生活。保证新开工城镇保障性安居工程顺利进行,有效缓解住房困难群体住房问题,推进居家和社区居家养老服务改革试点,健全以居家为基础、以社区为依托、机构充分发展、医养相结合的多层次养老服务体系,更好满足养老服务需求。(昆明日报  特约评论员李祉瑶)

在创新社会治理上实现新突破

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是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指出的国家未来发展的重要课题。社会治理作为国家治理的重要组成部分,那么,推进社会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自然也是国家发展的题中应有之义。正因加强和创新社会治理,同样关乎人民安居乐业、社会安定有序、国家长治久安,昆明若想应对新时代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高质量推进区域性国际中心城市建设,就必须在创新社会治理上实现新突破。

首先,要防范化解重大风险。当前我国本就处于改革攻坚期和深水区,社会矛盾错综复杂,再加上经济发展下行压力较大,国际形势复杂多变。在多重因素的综合作用之下,导致当前社会问题更加复杂,更加需要着力防范化解重大社会风险,比如应严厉打击非法集资、网络传销等经济犯罪行为,因为类似问题一旦发生,波及面往往很广,对社会稳定秩序的冲击也较大。又如,地方债务危机会影响到整个经济的稳定运行,需要妥善应对与化解;再如,贯彻落实总体国家安全观,严打严防渗透颠覆破坏、暴力恐怖,有效维护国家安全和社会稳定。

其次,要深化基层发展治理。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推进改革发展稳定的大量任务在基层,推动党和国家各项政策落地的责任主体在基层,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基础性工作也在基层。社区和邻里,是城乡发展的重要基础,也是社会和谐稳定的基本盘。正所谓“基础不牢,地动山摇”,深化基层发展治理的重要性毋庸置疑。必须持续完善城乡基层群众自治体系,实施城乡社区治理“五个一批”工程,构建精准治理、多方协作的社区治理新模式,提高城乡社区信息基础设施、技术装备水平等等。

此外,要强化社会安全治理。社会安全与否,既关乎每个人生活的安全感、幸福感,也是经济社会能否持续健康发展的前提条件。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平安是老百姓解决温饱后的第一需求,是极重要的民生,也是最基本的发展环境;人民安居乐业,国家才能安定有序。”强化社会安全治理,最起码直指三个层面:一是要把安全发展理念纳入城市规划、建设、管理、运营各个环节;二是坚持和发展“枫桥经验”,发动和依靠群众,坚持矛盾不上交,就地解决;三是推进扫黑除恶专项斗争向纵深发展,继续抓好“雪亮工程”和综治中心建设。

最后,要广泛凝聚发展合力。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打造共建共治共享的社会治理格局,强调完善党委领导、政府负责、社会协同、公众参与、法治保障的社会治理体制,提高社会治理社会化、法治化、智能化、专业化水平。之所以如此,在于市场经济背景下,资源配置由市场决定,政府起基础性作用。如此一来,在公共服务、公共管理、公共安全方面,政府更多的时候只是起到一个兜底保障的作用,不少专业的事情只有交给专业的人或组织来做,才能取得最好的效果。简单地说,唯有政府、社会、公众各归其位、各担其责,实现政府治理和社会调节、居民自治的良性互动,公共治理才能事半功倍。(昆明日报  特约评论员祝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