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华明首席科学家应邀在中国畜牧兽医学会养牛学分会2015年学术研讨会上作大会报告

12.05.2015  16:12
毛华明首席科学家应邀在中国畜牧兽医学会养牛学分会2015年学术研讨会上作大会报告 - 云南新意网
毛华明首席科学家应邀在中国畜牧兽医学会养牛学分会2015年学术研讨会上作大会报告 - 云南新意网
毛华明首席科学家应邀在中国畜牧兽医学会养牛学分会2015年学术研讨会上作大会报告 - 云南新意网
来源: www.yn16.com

2015年4月25-27日,由中国畜牧兽医学会养牛学分会主办,奶牛产业技术体系和肉牛牦牛产业体系协办的“中国畜牧兽医学会养牛学分会第八届全国会员代表大会暨2015年学术研讨会”在北京友谊宾馆召开。此次大会以“高效、环保、健康”为主题,吸引了来自国内外养牛学界著名的学者、专家,全国知名企事业单位的领导和代表500余人参会。会议由李俊雅主持,养牛学分会理事长李胜利致开幕词。中国畜牧兽医学会常务副理事长阎汉平、农业部科技教育司副司长刘艳和农业部畜牧业司副司长王宗礼出席开幕式并做重要讲话。

中国畜牧兽医学会阎汉平常务副理事长,指出在国内外众多牛品种中中国黄黄牛如今仍然具有优良品质,应多加开发利用,使我国这些自有品种的优良品种得到继承与发展。农业部科教司刘艳副司长提到,长期在一线工作让她见证了我国养牛业的发展,养牛业自07年来有了较大发展,这得益社会经济的发展,还得益在坐各位的努力。对于大家比较关注的“十三五”中关于科研改革的进展,她表示,不论如何改革,对农业产业技术体系的支持力度只会加强,种业重大专项也即将启动。 农业部畜牧业司王宗礼副司长认为,当前全世界经济下行,而牛业在上升,但也面临一些问题,要以肉牛、奶牛为重点,兼顾特色地方品种,以转变发展模式为主线,坚持种养结合、区域布局、坚持因地制宜,农牧结合,市场主导,强化科技支撑、国产为主进口为辅,使牛业持续、健康、良性地发展。

大会安排了丰富多彩的学术交流活动,会议共设一个主会场,三个分会场,主要涉及奶牛、肉牛、牦牛的遗传育种、营养与饲料、疫病与环境控制等内容。特邀毛华明、Rand Shaver等8位国内外知名专家针对水牛、奶牛、肉牛、牦牛等“十二五”期间研究进展进行大会报告。毛华明教授应邀主持了营养与饲料分会场报告,并在大会上作了题为“奶水牛产奶和产肉性能评价”的专题报告。报告中毛华明教授系统介绍了云南省奶水牛的发展概况及奶水牛的产奶性能、槟榔江水牛的产肉性能,提出了水牛向奶肉兼用发展所面临的挑战,对主要解决的问题发表了精辟的观点。报告引起很多人的兴趣,纷纷提问,毛华明教授就水牛的发展方向、面临的挑战和饲养管理等方面一一作出回答。

在闭幕式上,选举并产生了第九届分会理事会理事,毛华明教授等23人被选举为常务理事。毛华明教授课题组成员田帅研究生的论文《不同年龄槟榔江水牛的屠宰性能及肉品质变化规律》被选作会议墙报展出。

此次学术报告交流形式多样、内容丰富多彩,为在校学生、企业、高校和科研院所老师提供了平台及学术讨论机会。不仅展示了国内外养牛学领域最前沿的研究进展和成果,同时也深入剖析了当今我国牛业所存在的一些问题,共同探讨牛业发展的路线与策略,为推动我国牛业的科技创新及活跃学术氛围具有积极影响,对我国养牛业的健康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