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轻人别失去欣赏他人的能力

28.01.2016  10:59

    连续三年,每年都看了六七百本书,这是种什么样的体验?日前,武汉大学图书馆发布2015年度阅读报告,该校法学院大四学生王悦,以653册图书的年借阅量夺学校“读书冠军”。据了解,王悦已是第三次获此头衔。(1月27日《楚天都市报》)

    按照常理来讲,当面对这种“书霸”的时候,人们都应该由衷的钦佩才是,但留意舆论反应不难发现,每当遇到类似的“阅读达人”,除了极少数人在赞美他人,对自己的阅读量感到惭愧之外,绝大多数人都在以“讽刺”“挖苦”等负面眼光视之,这实在令人匪夷所思。

    揆诸现实,舆论的反应基本上可分为两类:一是理性派,他们总是怀着一种诛心之论,断言阅读数量大质量就一定不好,因为在他们看来,如此庞大的阅读量,正常人都不可能完成;再者就是讽刺派,比如不少人就这样说,“肯定没有女朋友”、“长得不好看”、“进入社会后才发现不如有个好爹”……

    出现这样的状况,难道是年轻人打心眼里就认为读书不好吗?恐怕也不是,毕竟即便是自己做不到沉下心去阅读,也还不至于走向另一个极端,认为读书无用。那么,为何面对一个个“书霸”的时候,他们会表现出如此多的负面情绪和评价呢?这其实反映出了当下年轻人一个很不健康的心理特征,就是不会欣赏他人。对于他人的优点,越来越多的年轻人不再会那么由衷地赞扬,面对他人在某方面的成就,也很少人会带来十分真诚的祝福,取而代之的是找到别人的缺点来寻求平衡。

    不得不承认,现在很多年轻人正在逐渐失去一种欣赏他人的能力。之所以会如此,我想除了网络的普及,使得青少年过早地社会化之外,更重要的是这部分人很多都是独生子女,他们心中存在着一定的骄傲与自负。而且在应试教育的裹挟下,在家庭甚至是整个家族的期盼下,他们承载着太多的希望,他们从小到大都处在一种竞争的学习环境当中,但与此同时,关于心理健康教育却近乎处于缺位的状态。

    所以,年轻人对“书霸”的反应很值得我们警惕,并反思我们当下的教育模式,教会他们什么是分享、赞美与欣赏,其实并不容易。(评论员张松超)

编辑:文丽荣责任编辑:徐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