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洱县财政局以新常态新思路积极谋划2015年财政工作

09.04.2015  18:53


2015年,宁洱县财政局主动适应经济发展新常态,把握稳中求进的工作总基调,积极谋划财政工作新思路,努力在新常态下实现财政工作新作为。

一是夯实财源基础,做好“”财文章。大力发展绿色工业经济的发展思路作为财源建设的着力点,集中财力,突出重点,加快县域经济发展。以工业园区为平台,深入研究产业转移趋势,掌握项目信息,积极申报符合宁洱产业政策、具有牵动力和支撑力的项目,不断壮大工业经济实力,提升新型工业化水平。加大对农业综合开发项目的申报力度,落实财政扶持政策,大力支持家庭农场和庄园经济发展。通过政府风险补偿金和企业缴纳助保金的方式形成“助保贷”模式,减少企业的融资额度,不断扶持中小微企业健康快速发展。大力推进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PPP)模式,不断引导社会资本投入,从而达到放大财税杠杆效应的效果,最大限度地激活民间和市场活力。

二是狠抓增收节支,做好“”财文章。加强新常态下经济形势的研判,结合县域经济发展与上级政策的契合点,抢抓机遇,科学谋划,主动跟进,争取更多的项目资金和各项转移支付补助,实现借力发展。强化收入征管,继续落实财税联席会议制度,加强对组织收入的协调和考核,调动各方工作积极性。精准做好“十三五”规划,争取把更多项目列入上级“十三五”规划盘子。

三是深化财政改革,做好“”财文章。按照“扩增一般、压减专项“的要求,不断加大专项资金清理整合力度,提高专项转移资金管理水平。继续推进部门预算和“三公”经费公开工作;不断完善预算执行动态监控系统,切实增强预算执行的及时性、均衡性、有效性和安全性。规范政府性债务管理,健全财政风险防范机制,建立政府性债务规模控制和风险预警指标体系。全面推进国库电子支付改革和专户软件上线,强化财政监督和平台监控系统管理,进一步规范财政资金拨付管理。做好资金分配管理,按照定政策、定标准、定原则的要求,对资金实行监督管理,由资金主管部门对资金分配的基础性数据和项目的真实性、可行性、完整性负责。在开展重点检查与单位自查的基础上,借助人大调研、专项审计等工作,财政部门积极参与,进一步确保财政资金安全、规范、高效使用。

四是优化支出结构,做好“”财文章。突出“保民生、保基层、保重点”,在确保基本公共服务合理需要的前提下,优先安排重点支出。办好民生实事,认真落实中央关于教育、社会保障、医疗卫生等民生方面的重大决策及县级配套资金,统筹提高城乡低保、医保、养老补助水平及各类困难群体补助标准等。积极做好公车改革、机关事业单位养老保险制度改革和工资调整工作,严格按照国务院文件操作,留足预算,细化方案,稳妥实施。牢固树立过紧日子思想,面对支出刚性增长的巨大压力,强化预算刚性约束,严禁超预算或者无预算安排支出,集中财力促重点、办大事,使有限资金发挥最大效益。

五是强化制度管理,做好“”财文章。加强新《预算法》的学习,准确把握新要求,科学编制各种预算,确保预算安排执行符合法律规定,提升依法理财、依法行政水平。严格法制约束,落实党风廉政责任制,遵守中央八项规定,坚持厉行节约反对浪费,巩固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成果;建立以制度管人、以制度管事,不易腐、不敢腐的保障机制,确保财政资金和财政干部“两个安全”。强化财政队伍建设,提高财政干部综合素质;加强会计学会建设,提升财政科研理论研究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