曲靖市五措并举抓实2016年晚秋生产

11.07.2016  14:35

  曲靖全市上下高度重视,早安排,早部署,强化措施,狠抓落实,在大春丰收在望基础上乘势而上,五措并举认真抓好晚秋生产,筑牢全年农业特别是粮食生产的最后一道防线,确保全年粮食生产总目标的实现。
  紧扣目标,强化组织领导。全市各地紧扣全年粮食生产目标任务,切实加强领导,及时部署、及时行动、及时落实。在6月24日召开的由各县农业局长参加的市农业局党组中心组学习会上,对晚秋生产进行专门安排部署,7月6日及时下发了关于切实抓好晚秋生产工作的“曲农〔2016〕51号”文件,分门别类地将341万亩晚秋作物种植面积及产量层层分解落实到乡镇、到村、到户,到田块。
  因地制宜,科学规划布局。科学规划布局晚秋生产区域是决定生产成败的关键,在开展晚秋生产上始终坚持因地制宜地选择作物种类及品种,宜粮则粮、宜菜则菜、宜薯则薯、宜豆则豆,确保晚秋作物品种产销对路,促进农民增产增收;优化区域布局,低热河谷区大力发展豆角类蔬菜以及秋红薯、鲜食玉米、秋豆作物,城郊坝区水源条件较好的重点发展速生叶菜类、秋马铃薯,山区半山区发展秋荞、黄白萝卜和绿肥,肉牛主产乡镇、集中规模养殖区发展青贮饲料玉米,利于规模收购、技术服务和降低运输成本;充分利用大春早熟作物收获后的空闲地、果桑园空隙地等空隙地以及玉米、烤烟等作物茬口,尽力扩大晚秋作物种植面积,不断扩大耕地复种指数,重点发展杂粮、薯类、绿肥、鲜食玉米及蔬菜等。
  协调联动,保障农资调供。为确保晚秋生产顺利开展,全市涉农部门协调联动,加强种子、肥料、农药等农资储备调供,加大农资市场监管和执法力度,全力做好物资保障,确保农资总量足、供给有序。
  推广科技,提高单产水平。晚秋作物种类多,生产周期短,技术性强,各级农业部门组织科技人员进村入户,深入田间地头,广泛开展科技培训和指导,严把良种关、集成技术关,举办示范展示,确保做到播种节令、种植品种、种植规格、施肥量、病虫害防治五统一,让农民群众“看得见、学得到、用得好”,达到以点带面、以片促面、规模生产的目的,努力提高关键生产技术普及率和到位率,提高晚秋作物单产水平。
  严把节令,提升种植效益。节令是一项不花成本的增产措施,为抓住节令这个丰收“通行证”,各地结合当地农时节令、作物茬口、霜期,选择最佳播种期,指导农户抢抓节令,适时播种,加快进度,确保全市341万亩晚秋作物在7月—8月底前应种尽种。积极协助企业、专业合作组织和种植大户外出跑市场、拿订单,为农民提供市场信息服务,积极开拓市场,疏通流通渠道,做好产销衔接,努力扩大订单生产面积,提高农产品商品率,加速农产品转化增值,促进晚秋丰产增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