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好依法治市排头兵 2014年昆明市法院十大工作亮点

20.01.2015  09:46

法官在课堂上讲授《论语》。供图

昆明中院对执行案件中特困人员进行司法救助。供图

昆明中院“两个中心”建设推进会。供图

    2014年,全市法院积极投身“阳光司法”、“公正司法”的洪流,交出可喜的答卷。

    回顾2014,昆明市中级人民法院的工作获得很多“先进”:全国法院执行生效裁判专项积案清理工作先进集体、司法行政工作先进集体、昆明市依法治市工作先进集体……

    在十八届三中、四中全会精神的引领下,全市法院不断靠近“努力让人民群众在每一个司法案件中都感受到公平正义”的工作目标。探索中,“依法治国”和“依法治市”的工作要求,加重了法院肩上的担子。但也在重担中规划出了建设法治昆明的蓝图,为推动改革发展稳定提供有力的法治保障。

    全市法院硕果累累,告别了2014;满怀憧憬,整装待发,迎来2015。

    展望2015,司法体制改革工作的启动,将进一步优化职权配置,依法独立公正行使审判权,建立健全保障体制,全市法院将凝聚力量,当好推进依法治市和法治昆明建设的排头兵和火车头。

    2015年的主要任务

    根据全国、全省政法工作会议、法院院长会议和市委十届六次全会精神,全市法院将深入学习贯彻党的十八大、十八届三中、四中全会精神,以“努力让人民群众在每一个司法案件中都感受到公平正义”为工作目标,以执法办案为第一要务,以司法为民、公正司法为工作主线,强化省会城市法院的首位度意识,全面推进司法改革,全面提高队伍素质,全面提升审判质量、效率和效果,全面提高司法公信力,为昆明加快建设世界知名旅游城市,当好全省经济社会发展的排头兵和火车头,率先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提供有力的司法保障。重点抓好七个方面工作:

    一、以十八届四中全会精神为指引,确保法院正确的政治方向。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明确了司法工作在全面推进依法治国中的重要地位,全市法院将始终保持正确的政治方向,增强做好审判执行工作的自觉性和主动性,切实以全会精神指导实践,推动工作,确保依法独立公正行使审判权。

    二、以公正司法为主线,持续提升审判质量、效率和效果。刑事审判将坚持惩罚犯罪与保障人权并重,落实罪刑法定、疑罪从无原则和非法证据排除规则,确保案件程序公正和实体公正,维护国家安全和社会和谐稳定。民商事审判将坚持平等保护原则,关注和保障民生,加强涉及人民群众切身利益的民生案件审理,推进多元化纠纷调处机制,努力实现法律效果和社会效果的有机统一。行政审判将加大对行政权力的监督制约,推动行政机关负责人出庭应诉制度的落实,促进行政机关依法行政,推进法治政府建设。执行工作将切实解决法院服务人民群众“最后一公里”的问题,探索建立分阶段执行工作新模式,进一步规范评估、鉴定、拍卖工作,组织开展好“转变执行作风、规范执行行为”和集中打击拒不执行法院生效判决、裁定专项行动,努力破解执行难。

    三、以司法为民为桥梁,不断满足人民群众的司法需求。继续深化诉讼服务中心和执行指挥中心建设,变立案审查制为立案登记制,对人民法院依法应该受理的案件,做到有案必立、有诉必理,切实保障当事人诉权。探索创新便民利民措施,依法适用简易程序、小额诉讼、刑事和解等方法,提高诉讼效率;开展依职权调取证据工作,为当事人举证提供帮助;加强人民法庭建设,大力推行巡回审判、网上立案,为当事人提供方便;针对追索劳动报酬、赡养费、抚恤金、交通事故损害赔偿金等涉民生案件,建立快立、快调、快审、快执机制,加大司法救助,做好涉诉信访工作,最大限度满足群众的司法需求。

    四、以司法公开为抓手,构建开放、动态、透明、便民的阳光司法机制。继续推进和完善司法公开三大平台建设,全面实现审判流程公开、执行信息公开和裁判文书公开。按照每庭必录的要求,逐步实现全部庭审过程同步录音录像。建立健全法院网站,对法院各项工作、重大政务审务事项全面公开。高度重视新媒体时代的新闻宣传工作,加强对重大敏感案件的处置和舆论引导,充分发挥法院判决对社会评价的指导和引导功能。

    五、以信息化建设为支撑,实现审判体系和审判能力现代化。加大对“两个中心”、“三大平台”、“四级专网”的信息化建设,加快建设案件信息查询系统、高清数字法庭和远程视频接访室,让人民群众及时了解案件流程信息,提升司法公开的科技化能力;建设看守所远程视频讯问室、法官辅助办案软件系统和网上办公办案平台,提高法官办案效率和办公自动化水平。

    六、以司法改革为动力,推动审判工作创新发展。全面推进省委政法委确定的昆明中院、西山法院、寻甸法院司法体制改革试点工作,重点探索司法人员分类管理、司法责任制、司法人员职业保障机制,努力形成可复制、可推广的经验,逐步在全市法院推行。推进以审判为中心的诉讼制度改革,有效发挥审判对侦查、起诉的制约和引导作用,确保案件事实证据经得起法律的检验。完善主审法官、合议庭办案责任制,突出主审法官、合议庭办案主体地位,让审理者裁判、由裁判者负责,形成谁办案谁负责的司法责任体系。

    七、以队伍建设为保障,提高司法公信力。坚持“抓党建带队建促审判”总体工作思路,持续抓好理想信念教育,创新机关党建工作,提升基层组织的活力,充分发挥法院党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和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提升法官干警的素质能力。认真开展“三严三实”和“忠诚干净担当”专题教育活动,改进司法作风。狠抓党风廉政建设,落实党组的主体责任和纪检监察部门的监督责任,坚持法官干警廉洁执法承诺制,坚持从严管理、从严监督、从严查处,确保法院队伍清正廉洁。加强对基层法院的监督指导,促进基层法院执法水平不断提高,队伍健康发展。加强人民法庭规范化、信息化建设,充分发挥人民法庭作为司法为民最前沿、化解矛盾第一线的作用。

     亮点1

    打击刑事犯罪

    执法办案创新高

    去年,全市法院忠实履行审判职责,服务全市经济社会发展大局。全年共受理各类案件100243件,审结92403件,结案率92.2%,收结案总量同比上升8.0%和5.8%;其中,中级法院受理各类案件36962件,审结32845件,结案率88.9%。审判工作呈现出收结案件多、未结案件多的运行态势,审判质量、效率和效果不断提高。

    依法打击犯罪,维护社会稳定。受理各类刑事案件9861件,审结9180件,结案率93.1%;其中,中级法院受理2023件,审结1562件,结案率77.2%。加大反腐力度,严惩职务犯罪。依法审理中外关注的昆明火车站“3·01”暴力恐怖案。

    正确适用宽严相济刑事政策,对立功、自首、罪行较轻、确有悔罪表现的未成年犯、初犯、偶犯,依法从轻、减轻或免予处罚,宣告缓刑1725人;对不构成犯罪的34名自诉案件被告人依法宣告无罪;对22758名确有悔改表现的罪犯依法予以减刑、假释。

     亮点2

    公平处理民事纠纷

    体现司法关怀

    依法审理民商事案件,营造和谐环境。受理各类民商事案件47896件,审结43576件,结案率91.0%,结案标的额99.8亿元;其中,中级法院受理9271件,审结6671件,结案率72.0%,结案标的额56.2亿元。坚持平等保护原则,依法妥善审理婚姻家庭、继承、相邻、人身损害赔偿案件10185件,为老人、妇女、儿童等群体追索赡养费、抚养费、抚育费203万元;审结房屋买卖、民间借贷、金融借款等案件8029件,结案标的额46.6亿元,针对这类案件比上年增加43.5%的状况,中级法院在加快审理的同时,积极提出应对措施,供市委、市政府决策参考;审结物业服务、劳动争议、医患纠纷、土地承包、征地补偿等案件2287件;审结企业破产、股权转让、票据纠纷等案件2187件。

    首次审理涉及石油公司拒绝交易纠纷案、上市公司因虚假陈述引发的证券责任纠纷案等新类型案件。加大对知识产权和生态环境保护案件的审判力度,依法审结知识产权案件642件、环境保护案件125件,大力推进知识产权和生态环境司法保护。

     亮点3

    妥善审理行政争议

    推动法治政府建设

    去年,全市法院受理各类行政案件549件,审结458件,结案率83.4%,其中,中级法院受理292件,审结208件,结案率71.2%;审查非诉行政执行案件322件。

    坚持保护合法权益、化解行政争议、促进依法行政的原则,审结关系公民基本权益,涉及住建、工商、税务、卫生、劳动和社会保障等部门的案件103件;审结国家赔偿案件11件,依法保护申请人的合法权益;推进行政机关负责人出庭应诉制度的落实,发挥其遵法守法的带头示范作用,行政机关负责人出庭应诉39起案件;坚持发布《行政审判白皮书》,与市级相关部门共同建立依法行政干部教育培训现场教学基地,积极推动法治政府建设。

     亮点4

    两个中心建设

    彰显司法为民“人情味

    全力破解“执行难”,维护合法权益。受理各类执行案件18573件,执结15892件,执结率85.6%,执行到位率75.4%,执结标的额158亿元;其中,中级法院受理2603件,执结1638件,执结率62.9%,执行到位率79.8%,执结标的额135.7亿元。

    为及时实现胜诉方的合法权益,全市法院突出执行工作的强制性、规范化和信息化,全面建成执行指挥中心,逐步实现与政府相关部门的信息资源共享,充分发挥指挥中心为执行服务、为审判服务的双重功能;开展“转变执行作风、规范执行行为”和集中打击拒不执行法院生效判决、裁定专项活动,加强执行案件流程管理和节点控制,加大对鉴定、评估、拍卖机构的监督,强化对失信被执行人的信息公布制度,督促其自动履行债务,进一步增强执行权威。

    集中开展涉民生案件专项执行活动,共完成追索劳动报酬、赡养费、扶养费、抚恤金、交通事故损害赔偿金等10类815件案件的执行,执结率100%,涉案标的额4893万元,执行到位率71.7%,取得了良好的社会效果。

    全面建成诉讼服务中心。全市两级法院全面完成诉讼服务中心建设,进一步强化方便当事人诉讼的理念,实现“走进一个厅,事务全办清”的一站式服务;改进诉讼服务中心作为“前台”的引导分流、受理、办理三大功能,承担从审判部门剥离的事务性工作,为当事人提供优质、高效、便捷的诉讼服务,使“后台”的审判庭能专注于审理与裁判;加大案件管理软件的开发运用,试行当事人、代理人、辩护人网上查阅案件信息、网上阅卷,实现前后台之间材料网上收转、信息共享。

    诉讼服务中心全年为当事人、诉讼代理人、来访群众导诉分流4399人次,现场办理案件查询、收转材料等办理类事项19702件次,受理立案、申请、异议等受理类事项3525件次。

     亮点5

    “三大公开”平台

    让法治走在阳光下

    大力推进审判流程公开、执行信息公开、裁判文书公开“三大公开”平台,以公开促公正,以公正树公信。推行立案、庭审、听证、审务四公开,中级法院推行庭审全程同步录音录像,公开庭审过程;坚持执行告知制度,建立执行案件流程数据库、失信被执行人惩戒数据库,方便当事人及时查询相关执行信息;通过法院微博、微信平台,向社会提供最新的执行动态,确保执行透明。2014年1月1日起,中级法院所有生效裁判,除法律有特别规定的以外,全部在中国裁判文书网公布,全市法院共公布生效裁判文书14711篇,其中,中级法院公布10211篇。开展阳光司法、示范庭审和网络直播三项活动483件次,听众达36867人次。

    大力提升审判质效,确保公正司法。重视提高审判质量,定期开展案件质量评查,全年共开展案件质量评查6次,评查案件3138件。中级法院所判一审案件上诉率与上年同期相比下降2.2%,改判率下降6.6%,发回重审率下降1.4%。重视提高审判效率,注重审判效果,完善多元化纠纷调处机制,加大调解力度,降低当事人诉讼成本,全市法院共调撤案件21591件,其中,中级法院调撤案件1722件。

    加强人民陪审员工作,扩大司法民主。按照人民陪审员倍增计划,全市法院共增选人民陪审员944名;开展人民陪审员素质培训,从职业道德、中国司法制度、诉讼程序等方面对新任人民陪审员进行岗前资格培训。人民陪审员全年共参与审理案件12801件,充分发挥了人民陪审员参与审判、扩大司法民主的作用。

     亮点6

    畅通渠道

    司法救助“递温暖

    创新便民利民措施。充分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建设网上立案、案件查询、网络监督等平台,最大化方便群众诉讼,降低诉讼成本;开展预约立案、庭前调解、巡回审判,巡回审理案件2446件;继续深化涉诉信访改革,接待信访群众3028件次,在全省率先开通远程视频接访。部分基层法院人民法庭探索开展一镇(乡)一村一法官工作制度、假日法庭制度和预约开庭制度,方便交通不便地区的当事人就近参与诉讼。

    开展司法救助,进一步加大特困人员的救助力度,对112人进行执行救助,发放特困救助金95.9万元;为73名特困涉诉信访人发放救助金59.5万元;依法缓交、减交、免交诉讼费2840件508.9万元;为符合法律援助条件的被告人指定辩护律师96名。

     亮点7

    改革创新

    激发审判工作活力

    深化审判权运行机制改革,中级法院与西山、寻甸3家法院作为全省司法改革试点法院,成立司法改革工作领导小组,围绕法院工作人员分类管理、审判权运行机制、法官职业保障等内容积极开展前期调研,为试点工作奠定基础。

    深化审判委员会改革,试行审判委员会全委会与分委会相结合的制度,建立案件质量和典型案例通报制度,注重通过个案、类案、审判经验的分析通报,发挥审判委员会的业务指导作用。

    完善非法证据审查工作机制,建立对非法证据的审查、认定和排除程序,切实防范冤假错案。探索民商事法律文书集中送达工作机制,提高法律文书的送达效率;进一步规范减刑假释程序,严格规范执行程序和办理流程,确保减刑假释案件做到“开庭审理、裁前公示、结果公开”。

    创建全省首家专门建制的未成年人审判庭,延伸审判职能,与检察院、关工委、共青团、企业共同创建未成年人观护教育基地,为未成年罪犯回归社会打好基础。未成年人审判庭审结刑事案件133件,民事案件44件,减刑假释案件1553件。

     亮点8

    文化建设

    加强法官队伍“实力

    中级法院以正规化、专业化、职业化建设为方向,努力建设一支公正廉洁的法官队伍。

    狠抓思想政治素质提升,坚定理想信念。以开展“素质提升年”暨“良知、道德、公正、廉洁”专项教育活动为载体,通过开展法官对宪法宣誓、重温法官誓词、争先创优等活动,不断增强法官干警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和制度自信;大力推进法院文化建设,通过精神文化、物质文化、制度文化、行为文化和廉政文化的建设,在中级法院营造尚法崇德、慎思明断、励志图新、公平正义的文化氛围。

    狠抓司法能力提升,提高审判质效。通过专家讲座、外出培训、青年法官研讨、应用法学研究等多种形式,进一步增强新时期法官业务素质,共组织各类培训讲座83期,参加人员达5115人次,组织2期327人次到华东政法大学培训,20余篇调研论文获国家和省市级奖励,中级法院《关于完善生态环境的司法保护机制与公益诉讼的调研报告》被最高法院《决策参考》选用,生态环境司法保护工作经验在全国法院得到推广;创新法治人才培养机制,分别与云南大学、昆明理工大学、云南民族大学建立知识产权司法保护教学研究基地、环境司法创新教学研究基地、少数民族法律人才培养基地,6名法官被聘为云南大学、云南民族大学兼职教授。

     亮点9

    风清气正

    向群众交上满意答卷

    狠抓党风廉政建设,做到廉洁司法。认真落实党风廉政建设主体责任和监督责任,严格执行中央“八项规定”,切实加强法院队伍纪律作风建设;法官干警向院党组作出廉洁执法承诺,推行案件承办法官及合议庭组成人员向诉讼当事人及其律师、代理人、辩护人进行公正廉洁办案告知制;完善廉政监察员制度,不断加强对重要部门和关键岗位的监督制约;按照最高法院的要求,完成全市法院网络举报中心建设;加强对中级法院各部门和基层法院的审务督察、司法巡查,以廉洁司法确保公平公正。

    加强监督指导,夯实基层基础。中级法院坚持重心下移,继续加大对基层法院班子的协管力度和联系基层法院制度,推进基层领导班子和队伍建设。重视加强对基层法院的审判监督和业务指导,建立有效监督评价机制,完善审判指导办法,提高基层法院司法水平。积极帮助基层法院推进信息化建设,改进装备、办案条件,推动两级法院整体发展。

    一年来,中级法院荣获全国法院执行生效裁判专项积案清理工作先进集体、司法行政工作先进集体,昆明市依法治市工作先进集体、三八红旗集体、妇女儿童工作先进集体等荣誉称号,1名法官被最高法院评为“全国审判业务专家”,6人分别受到国家和省(部)、市级表彰,禄劝法院参与拍摄的微电影《双语法官》荣获云南省委宣传部百部微电影一等奖。

     亮点10

    从“主动”到“更主动

    接受外部监督

    自觉接受人大及其常委会的法律监督、工作监督和政协民主监督,全面落实与人大代表、政协委员的联络工作制度,完善自觉接受监督的长效机制。积极争取人大支持,全年共提请人大常委会任免审委会委员、庭长、副庭长、审判员79名;认真办理市“两会”交办的建议、提案、督办事项和来信来访,共办理人大代表建议3件,政协委员提案6件,办理督办案件(事项)97件,接受代表、委员视察3次,邀请140余名代表、委员旁听案件庭审和宣判,通过手机短信平台向代表、委员通报法院重大事项、重大审判活动33条29700余人次。自觉接受检察机关的诉讼监督,邀请检察长列席审判委员会23次,参与讨论案件60件。(昆明日报 记者蔡靖妮)

编辑:沈莹责任编辑:徐婷
首付
首付  首付【表情】【表情】万买地铁三室准现Zhifang.com
去年云南空气质量优良天数比率为98.1%
云南省2019年环境空气质量总体持续保持优良,云南省16个州、市政府所在地城市全年未出现重度及以上污染天数,全省环境空气质量优良天数比率为98.Zhifang.com
云南高铁旅游城市联盟成立
楚雄、大理、红河、昆明、丽江、曲靖、文山、玉溪8个Zhifang.com
云南旅居的新宠儿竟然是TA?
旅居,从来不是单一的气候、观景、亦或者文化、投资,Zhifang.com
昆明二环内5个新盘蓄势待发
今年以来,昆明二环内多个停滞多年的项目有了新的动作,Zhifang.com
云南安宁重现古时集市
活动旨在着力挖掘永安桥片区的文化底蕴,Zhifang.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