宜良县2013年无公害优质稻标准化栽培技术

06.10.2014  19:26

         宜良县2013年无公害优质稻标准化栽培技术

 

一、选择优质良种

  海拔1700米以下的坝区、河槽区,要大力推广种植滇粳优5号、云粳20、29、41号、云恢290等特优品种, 扩大示范种植云粳36号等高产、抗病品种,适当压缩楚粳27号等传统品种;海拔1700--1850米的山半区,要大力推广种植滇粳优5号、云粳20号等特优早熟品种,扩大示范种植云粳41号等优质抗病高产品种,适当压缩楚粳27号、合系22--2、合系39号等传统品种种植面积。通过调优品种布局,不断优化品种和品质结构,实现品种和生产条件的有机结合,充分发挥品种和区域优势,实现无公害优质稻生产提质增效。   

二、扣种稀播  培育适龄壮秧

  在备足秧田面积的基础上(旱秧每亩大田25—30平方米净秧床),坚持用菌威(或咪酰胺)浸种和捂种催芽,按照坝区3月15—20日、每平方米播70—80克芽谷,山半区3月20—25日、每平方米播80—100克芽谷的播种时间和播种量,适时透水扣种包衣稀播,并严格按照见绿揭膜、控水促根壮苗、适时适量施肥和认真防病治虫害等技术要求科学管理,培育秧龄适中(30—35天)、带蘖率高(80%以上)、株高适宜(15—25厘米)的旱壮秧。

三、精确定量移栽  合理密植

在认真整田,大田做到田平泥化后,按照以下的密度和规格,合理密植,定量浅水移栽。

1、坝区中等以上肥力的胶泥田和砂泥田按照大行8寸、株距3.5—4寸,每丛栽2--3苗,每亩栽插1.8—2万丛的规格和密度移栽;中下等肥力田则按大行7寸、株距3.5—4寸,每丛栽2--3苗,每亩栽插2.1—2.5万丛的规格和密度移栽。

2、山半区按照大行7寸、株距3—3.5寸,每丛栽3--4苗,每亩栽插2.5—3万丛的规格和密度移栽。

四、测土配方  精确定量施肥

在测土的基础上,按照“前肥后移、减少底肥和分蘖肥,增加促花肥,增施保花肥”的施肥方法,大力实施配方精确定量、定时科学施肥。

1、坝区:每亩在增施农家肥1000—2000千克的基础上,整田时每亩施18千克配方肥和6—9千克尿素作底肥,移栽后5—7天每亩施12千克配方肥和4—6千克尿素作分蘖肥,叶龄12.5—13叶期(栽后38—40天)每亩施18千克配方肥和6—9千克尿素作促花肥,叶龄14—14.5叶期(栽后50—55天)每亩施12千克配方肥和4—6千克尿素作保花肥。

2、山半区:每亩在增施农家肥1000—2000千克的基础上,底肥每亩施20千克配方肥和3—3.6千克尿素,分蘖肥每亩施12千克配方肥和2—2.4千克尿素,促花肥(栽后38—40天)每亩施12千克配方肥和2—2.4千克尿素,保花肥(栽后50—55天)每亩施8千克配方肥和1.2—1.6千克尿素。

五、干湿交替科学管水

按照“寸水活棵,薄水分蘖,苗够晒田,浅水抽穗,湿润壮籽”的水浆管理原则,推行“浅水定量灌溉,干湿交替管水”的科学方法。移栽后——返青期(栽后10天)保持大田2—3公分浅水层;返青——分蘖期,每隔5天左右(从栽后10天开始)进行间歇式干湿交替灌溉促进水稻早生快发;当亩茎蘖数坝区达24-25万苗,山半区达26—27万苗左右(每丛12—13苗)时,及时断水晒田控苗;幼穗开始分化(栽后38—40天)——抽穗期,每隔5天左右灌2—3公分浅水层,之后直至收获均采取干湿交替的间歇式灌溉管理方法。通过定量控水灌溉,达到以水调温、调肥、调气,为优质稻生长发育创造一个良好的生理生态环境,促进早生快发,稳健生长发育。

六、综合防治病虫草害   

  在实施测土配方施肥、精确定量保健栽培的基础上,针对优质稻病虫草害的发生特点,积极采用物理、生物以及农艺促控技术,有效控制病虫害的发生、蔓延,对感病品种要抓注最佳时期,选用高效、低毒、低残留农药科学合理、高效安全防治病虫草害,确保优质稻米的品质和食用安全。水稻移栽后5—7天,亩用20克锄草星或野草光等药剂及时进行大田化除;水稻分蘖盛期,对较感叶瘟的品种,亩用25—30克75%的三环唑预防好叶瘟;在水稻孕穗中期(大肚子苞)和炸苞初期,亩用50--75克井岗霉素或纹病清等药剂及时预防好稻曲病;在水稻炸苞1—2%和齐穗期,分别亩用25—30克75%的三环唑预防好穗瘟和枝梗瘟;同时根据病虫监测结果,适时用溃枯宁、千祥或比虫啉等药剂防治好白叶枯病、螟虫和稻飞虱等病虫害。

七、适时收获

当水稻籽粒黄熟,穗轴上下干黄,稻谷含水量在20—25%时,应及时采取人工或机械收获。落粒性较强的品种,可在稻谷穗基部籽粒80%左右黄熟变硬时,就应及时收获,尽量减少田间籽粒撒落,影响产量。水稻收获后,要及时晾晒,严禁在沥青路、场和已被化工、农药、工矿废渣、废液污染过的场地上晾晒稻谷,以免影响稻米品质。

八、贮藏

稻谷收获后要抢抓晴好天气,及时晾晒,当含水量在14.5%以下时,即可进行清选、分类、分级贮存。晾晒后的稻谷应存放在清洁、干燥、无污染的库房中,避免霉坏和鼠害,影响加工品质。

          宜良县农业技术推广服务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