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政府着力抓好十个方面的工作

05.02.2015  20:37
      2月5日下午,市人民政府代市长杨浩东,在市三届人大二次会议第一次全体会议上,代表市人民政府向的大会报告工作。报告提出,2015年市政府将着力抓好以下十个方面的工作:

      第一,抓好铁路高速公路建设,加快改善基础设施条件

      ◆开工建设大理至临沧铁路和玉溪至临沧高速公路。加快推进临沧至清水河铁路、临沧至普洱铁路、凤庆至云县至临翔至双江轻轨建设前期工作。

      ◆抓好大理至临沧、临翔至孟定高速公路建设前期工作。全力推进云凤一体化发展,加快耿马至孟定、临翔至博尚快捷通道建设。扎实推进沿边三条(段)、德党至勐堆(段)二级公路建设。

      ◆全面完成103公里县乡道改造续建和1227公里建制村通畅工程。新开工1400公里建制村通畅工程和50公里县乡道改造项目。

      ◆加快改扩建临沧机场,力争沧源得龙机场建成通航,抓好孟定机场和永德、凤庆通用机场建设前期工作。

      ◆做好澜沧江—湄公河国际航道向上游延伸及临沧港规划建设工作。

      ◆加快在建的9件中型、20件小(一)型水源工程建设进度,力争开工建设临翔龙浩坝、镇康金场坝、耿马芒枕水库,确保完成3.3亿立方米的蓄水任务。

      ◆加快推进耿马灌区规划建设,实施永德忙海水库至班卡忙中烟草灌溉连通工程,建好一批沟渠配套项目,抓好云县岔河、耿马允景、镇康帮东河、临翔西河、沧源芒回水库等一批骨干水源工程前期工作。

      ◆完成2万件以上以“爱心水窖”为重点的山区“五小水利”工程建设,不断提高有效灌溉率,解决农村饮水安全14.2万人以上。

      ◆加快推进南汀河孟定城区段、幸福段等河道治理工程。继续实施好“兴地睦边”等工程,完成中低产田地改造25万亩。

      ◆加快电网设施建设全市骨干电网、城市配网建设取得新进展,与全省同步实现第一轮农网改造全覆盖。规范发展水电产业,力争新增地方水电装机容量22万千瓦。

      ◆力争临翔区、云县城市天然气项目建成通气,启动其他县城天然气建设项目。

      ◆加快太阳能光伏发电、风力发电项目前期工作。

      ◆完成气象多普勒雷达建设,提高气象服务信息化水平。加快宽带网络普及提速、三网融合和4G业务发展,提高网络性能和信息安全,建设“智慧临沧”。

      第二,抓好沿边开发开放,加快推进对内对外合作

      ◆落实好省政府支持临沧边合区建设25条政策,力争边合区在开发、管理体制机制和政策上取得新突破。

      ◆争取清水河口岸尽快与缅方实现对等开放和持护照通行,推动南伞口岸、永和口岸尽快升格为一类口岸。

      ◆加快推进清水河口岸改扩建等一批基础设施建设,引进更多的企业和项目落户边合区发展。

      ◆利用好南博会、昆交会、泛珠会、2015年北京国际茶业展、第五届边交会等平台,积极走出去和请进来,新引进一批央企、国企、民企落户临沧。

      ◆引进市外到位资金768亿元,增长15%以上,其中,省外到位资金589亿元,增长15%以上。

      ◆扩大、深化与缅甸的交流合作,进一步建立健全警务、卫生等方面的合作机制,扎实推进缅北农业合作开发,继续推动临沧与腊戍、镇康与果敢尽早结为友好城市,力争与缅甸在经贸、交通、旅游、教育、文化等领域的合作取得新突破。

      ◆继续深化与俄罗斯杜布纳市、斯里兰卡加姆波勒市友城交流与合作,争取与印度、孟加拉等南亚国家的交流与合作取得新进展。

      ◆拓展与泛珠三角、长三角、环勃海、京津冀和港澳台等合作,构建全方位对外开放格局。

      第三,抓好新型农村发展综合体建设,加快发展农村经济

      ◆大力实施生态建设、产业提升、村庄打造、文化挖掘和保护、特色旅游开发、品牌创建、素质提升工程,加快建设产业发达、文化富集、丰富多样、景美民富的生态文化产业园。

      ◆每县至少重点建设1个生态文化产业示范园,带动“龙头企业+产业+农民”的新型农村发展综合体建设,推进三产融合式发展,促进农民增收。

      ◆不放松粮食生产,确保总产量达103万吨。启动澜沧江流域综合开发规划编制工作,加快四大电站库区建设开发。

      ◆抓好3个省级高原特色农业示范县和现代农业示范园区建设,巩固提升蔗糖、茶叶、核桃、橡胶产业,加快发展澳洲坚果、烤烟、咖啡、木竹、优质肉牛、高原淡水渔业。确保畜牧业产值、渔业产值分别增长5%、20%,农业增加值增长6.5%以上。

      ◆抓好“三万三带”建设,新建“万元山”30万亩,建设“万元田”10万亩,新培育“万元人”10万人。

      ◆建设南汀河流域苗木产业带50万亩,建成3个林产品交易中心,打造临翔至清水河林荫大道、林荫河道。

      ◆全面开展农村土地确权发证工作,引导和规范土地经营权有序流转,坚决防止“非农化”现象。

      ◆积极引导农民采取租赁、入股、抵押、合作等有效形式发展农业产业化,新增农业产业化组织100个。

      ◆加快推进打叶复烤、肉牛加工、咖啡加工等项目,新增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 10 户,培育规模以上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5户,实现增加值增长15%。

      第四,抓好工业园区建设,加快发展绿色工业

      ◆加快推进滇中产业聚集区(新区)临沧产业园规划落地,充分利用滇中地区区位、交通、产业配套和管理优势,加快吸引企业入园发展,支持新材料新能源加工、农产品精深加工、矿产资源精深加工、装备制造五大产业。积极发展市场和资源两头在外的外向型工业。

      ◆加快实施临沧工业园区“东扩、南移、北进”战略,着力推进临沧通用航空产业园、科技创新园、鑫圆锗业搬迁改造等一批重点项目。突出特色,加快县域百亿元工业园区建设。

      ◆确保规模以上项目竣工19个、新开工项目14个,加快推进在建项目12个、前期工作项目15个,完成规模以上工业固定资产投资184.1亿元,增长25%。确保全社会用电量23.4亿度,增长10%。

      ◆突出实施好百亿元企业培育工程,抓好上市企业培育、中小企业成长工程和“两个10万元”微型企业培育工作,增强企业实力。

      ◆促进各类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力争民营经济增加值增长15%以上。

      第五,抓好旅游产业发展,加快提升第三产业

      ◆以建设沧源国际旅游度假区为龙头,加快推进澜沧江生态旅游区、百里边关旅游区、佤文化旅游圈、茶文化旅游圈的建设,不断提升全市景区景点的规模和档次。

      ◆以旅游小镇、恒春小镇、民族特色旅游村建设为抓手,推出一批民族文化、茶文化、影视文化、观光农业、航空观光等多种类型的旅游产品。

      ◆加大旅游宣传、推荐、营销力度,引进较大旅游企业入驻,办好第三届亚微节、摸你黑狂欢节等重大活动,力争接待国内外旅游者810万人次,增长35%;旅游总收入达59亿元,增长40%。

      ◆加快培育以物流、金融、信息、科技、商务服务、养生养老、康体休闲等为重点的生产性服务业和生活性服务业。

      ◆支持发展连锁经营、物流快递、电子商务等新型流通方式,培育发展限额以上批零住餐企业。

      ◆重点建设一批乡镇农贸市场、乡镇基层供销社、区域配送中心,不断完善农村商贸流通网络。力争实现第三产业增加值138亿元,增长10%。

      第六,抓好新型城镇化建设,加快城乡协调发展

      ◆创建100个洁净住宅小区、200所洁净学校、300个洁净单位、400个洁净村庄、5000户洁净庭院示范家园。

      ◆八县(区)城和孟定镇污水处理率达85%以上,居民生活饮用水水质卫生合格率达100%,50%以上河段达到三类水质以上,国、省道公路路面保洁率达80%以上。

      ◆加快推进临沧主城区一城两片、云凤、耿孟“三个一体化”发展。因地制宜推进城镇上山,盘活城镇低效用地和存量建设用地。

      ◆新开工城镇保障性安居工程9300套(户)、建成10000套(户)以上,完成旧城改造100万平方米,新增城镇建成区面积4平方公里。

      ◆加强城市标准化管理,提高城镇管理服务的科学化、精细化和人性化水平。推动建筑业持续健康发展,确保建筑业增加值增长18%以上。

      ◆稳步推进撤县设区、撤乡设镇工作。继续深化户籍制度改革,推进城镇基本公共服务向常住人口全覆盖,转移农业人口2.4万人,城镇化率达38%。

      ◆不断完善农村生产生活基础设施,改善农村人居环境,推进“物的新农村”和“人的新农村”建设齐头并进。认真实施地震安居等工程,加快农村危房改造,新启动一批传统村落保护项目。

      ◆全力实施连片扶贫开发整乡推进与美丽家园建设、特色旅游小镇打造相结合的“三合一”工程,建设美丽村庄100个,实施农村危房改造4万户。

      第七,抓好森林临沧建设,提高生态文明水平

      ◆建立健全以自然保护区、国家公园、森林公园、保护小区为重点的生态保护体系,落实古树名木挂牌保护制度,保护好森林生态系统、湿地生态系统和珍稀濒危物种资源,切实加强生物多样性保护。

      ◆完成城乡植树575万株,积极创建国家森林城市,推进一批森林乡镇、森林社区、森林机关、森林学校创建,使森林乡镇、森林村庄建成率达40%以上。

      ◆抓好南汀河流域、澜沧江沿线、边境一线生态产业化建设,完成荒山荒地绿化造林2300万株,治理水土流失270平方公里,力争森林覆盖率达67.5%。严格环境执法,加强环境监管,强化环评服务。

      第八,抓好财税金融工作,增强资金保障能力

      ◆加大对民生和重点项目的保障力度,提高财政资金的使用效益,确保民生支出占一般公共预算支出75%以上。创新城投、水投、工投和边投公司等投融资机制,不断扩大投融资规模,缓解资金供求矛盾。

      ◆努力扩大融资规模,确保市内银行业金融机构新增贷款70亿元以上。力争新批准3家资本管理公司、增加7家小额贷款公司,加快在临金融机构升格或设立分支机构。加强信用体系建设,改善金融生态环境。

      第九,抓好三大改革,不断深化各项改革

      ◆加快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相关改革,健全自然资源资产产权制度和用途管制制度,实行最严格的水资源管理和水环境保护制度,探索建立生态补偿机制和资源有偿使用制度,创新生态环境保护管理体制。

      ◆加快推进边合区建设相关改革,创新沿边投融资体制机制,抓实托管工作,完善边合区实体化管理运行机制,探索建立边合区与八县(区)联动发展机制。推进对缅合作,探索通关互认机制,实施“一站式” 和“三个一”快速通关模式。

      ◆加快推进美丽家园建设相关改革,深化农村综合改革,创新农垦、供销社、水务等体制机制,完善城市反哺农村工作机制,健全城乡发展一体化体制机制。

      ◆突出经济体制改革,深入推进行政审批制度、市场监管、财税、金融、土地、小微企业扶持等重点领域关键环节的改革,最大限度地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

      ◆推进社会体制改革,改进社会治理方式,激发社会组织活力。创新有效预防和化解社会矛盾体制,改革信访工作制度,切实提高信访法治化水平。加快就业、社会保障、社会救助、养老服务体系建设,健全社会福利制度。

      ◆深入推进教育领域综合改革,建立健全教育管理体制,均衡配置教育资源。深化文化体制改革,推进政府由办文化向管文化转变。

      ◆继续深化县级公立医院综合改革,统筹推进医疗保障、医疗服务、公共卫生、药品供应、监管体制综合改革,提高城乡医疗卫生服务能力。

      第十,抓好社会事业发展,不断保障和改善民生

      ◆落实中央、省对“10•7”地震及5.8级、5.9级强余震恢复重建的部署,优先解决好受灾群众最关心最迫切的住房、学校、医院等问题。

      ◆加快受损民房恢复重建,力争拆除重建农户春节前入住新居。加快教育、卫生等公共服务设施和水利、交通等基础设施的恢复重建,确保年底前基本完成恢复重建任务。

      ◆坚持教育优先发展,推进普通高中、职业教育、特殊教育、学前教育和民办教育均衡发展。加强省级高级完全中学建设,加快推进临沧师专转型升本,继续巩固农村义务教育阶段学生营养改善计划和家庭经济困难寄宿生生活补助“全覆盖”成果。

      ◆加强医疗卫生服务体系建设,确保市人民医院新院投入使用,加快推进标准化乡镇卫生院和村卫生室建设。坚持计划生育基本国策,全面做好人口工作,努力提高人口素质。

    ◆抓好新一轮创新型云南行动计划的实施,强化企业技术创新主体地位,加快国家可持续发展实验区建设。

      ◆加大文化惠民工程实施力度,加强物质和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继续实施广播电视“户户通”等工程,扩大市、县(区)本地节目覆盖面。

      ◆广泛开展全民健身活动,认真做好全省第十五届运动会、全省第十一届民族运动会、残疾人运动会和全省第九届农民运动会在临沧举办的筹备工作。

      ◆确保城镇新增就业2.5万人,农村劳动力就业培训15万人。增强社会保障,确保各类保险参保人数达193万人以上,确保新农合参合率继续保持在98%以上。

      ◆建立机关事业单位养老保险制度,鼓励企业建立商业养老健康保障,建立健全以经济困难、高龄、失能老年人为重点的老年福利制度,鼓励民资、外资兴办营利性养老机构。

      ◆完善城乡低保、农村五保供养、医疗救助、双拥优抚政策,全面落实临时救助,关爱农村“三留守”群体。积极发挥住房公积金互助作用,支持职工改善住房条件。

      ◆深入开展兴边富民行动,坚持区域发展和精准扶贫并举,认真总结推广腾龙经验和南美模式,加快整乡整村等扶贫项目建设,减少农村贫困人口12万人。

      ◆深入推进第三轮禁毒防艾人民战争,广泛开展双拥共建活动。全面落实“四五”依法治市和“六五”普法规划。

      ◆深入开展安全生产专项整治,加强食品药品安全目标管理。全面开展平安建设,严密防范、依法打击各种违法犯罪活动,提高群众安全感和满意度。加强边境处突维稳能力建设,切实维护好边境的稳定和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