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年我州二十多万人摘下贫困帽

06.09.2017  16:28
 

 

□ 本报记者 杨艳玲

党的十八大以来,州委、州人民政府向贫困宣战,掀起了脱贫攻坚围剿战的最强攻势。全州各地紧扣“两不愁、三保障”总体目标,按照“六个精准”“五个一批”要求,坚持把扶贫开发作为发展头等大事和第一民生工程,以脱贫攻坚统领经济社会发展大局。通过努力,全州农村贫困人口总数持续快速下降,预计22.5万人实现脱贫。截至2017年初,全州有建档立卡贫困人口186939人,贫困发生率降到6.67%。

产业红包”鼓起钱袋子

杨永东3000元、杨发会200元、杨应祥1500元……8月24日中午,宾川县红色海稍农业观光旅游开发有限公司从盈利中拿出10.5万元,在宾川县乔甸镇新庄村民小组海哨水库前的旅游接待点进行原始股分红,10万多元礼包分到村民手中。

宾川县乔甸镇采取“支部+企业+村民”合作模式成立了集企业股份、新庄村集体股份和村民股份为一体的宾川县红色海稍农业观光旅游开发公司,乔甸镇依据扶贫政策,鼓励海稍村委会98户建档立卡贫困户每户以5000元入股参与公司发展葡萄种植示范基地建设,新庄村13户建档立卡贫困户每户以3846元入股参与公司发展乡村旅游。贫困户和村民变成了公司的小股东,公司带动贫困群众脱贫致富,走出了一条符合新庄村实际的脱贫发展新路。

2016年,我州创新“党支部+龙头企业+贫困户”“村企合作、产金互促”等产业发展模式,组织贫困户流转土地参与规模经营增加“资产性收入”,以产业扶贫贷款入股龙头企业增加“资本性收入”,组织贫困群众到企业打工增加“工资性收入”, 让贫困群众有了更多收入,既实现了当年脱贫退出,又为今后稳定脱贫打下了坚实基础。全州有174个企业参与“党支部+龙头企业+贫困户”产业扶贫模式,带动贫困户1.73万户、6.68万人,全州贫困人口工资性收入平均增幅达32.9%、生产经营性净收入平均增幅达25.8%,脱贫户增收来源广、脱贫底气足。

扶贫大格局构建普惠民生

5年来,我州累计投入各类扶贫资金292.07亿元,其中,各类财政资金104.37亿元,群众和业主自筹1.78亿元,扶贫信贷资金58亿元,互助资金1.1亿元,大理浦发基金55.77亿元,易地扶贫搬迁贷款71.05亿元。实施整乡推进36个、行政村整村推进263个、新农村扶贫开发建设工程150个、深度贫困自然村整村推进37个。完成农村危房改造9.76万户、贫困户政府兜底建房0.57万户、易地扶贫搬迁2.58万户。               

教育部定点帮扶我州工作成效明显。与上海市浦东新区、崇明区开展对口帮扶协作。全州开展“领导挂点、部门包村、干部帮户”扶贫行动,全州共有1496家单位参与到帮扶贫困村、贫困户工作中,共有4.4万名干部挂包8.9万户。鼓励社会力量参与脱贫攻坚,民营企业挂钩帮扶贫困村实现全覆盖。

健康扶贫筑起“四道保障线

为确保贫困群众享有基本医疗保障,人人“看得起病”,最大程度缓解因病致贫、因病返贫的压力,我州动员干部职工为挂钩贫困户购买财产人身保险,保费每户每年100元,房屋、室内财产保额分别为4万元、0.8万元,人身自然死亡、意外死亡保额分别为0.5万元、2万元,受益贫困户89071户,投保总额890.71万元。

在实现建档立卡贫困人口100%参加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100%参加大病保险的基础上,全州筹集1874.93万元创新推出建档立卡贫困户补充医疗保险,为87362户、328625名贫困人口构筑了“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大病保险+民政医疗救助+建档立卡贫困户补充医疗保险”四道保障线,实现建档立卡贫困人口个人合规医疗费用全额报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