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年徒步公益路 带着爱我们一起上路

09.10.2014  11:30

一群来自云南青基会的志愿者,10年前的2004年,带着爱上路了。他们尝试以徒步的方式去做公益。怒江、普洱、德宏、瑞丽、香格里拉……

10年间,脚步丈量岁月,徒步传递爱心,他们的笑脸、快乐、关爱、身影,留在了云南边远山区的许多村寨、学校,深深印在了贫困孩子、先心病患儿的心里。

10年,来自祖国各个角落的千余志愿者,在徒步中收获了友情,在徒步中奉献了爱心,更在徒步中传递着希望。

10年,他们徒步行程超过12000公里,累计筹款超过3700万元。公益,如同行走,是一种生命的姿势和态度。在行走中,撒下点点爱心,留下丝丝欢乐,而远方的某个人,能因他们举手的帮助而改变,这一切就足够了。

10年中,几许尝试,几多辛苦,几许快乐,几多收获……

10年后的今天,他们仍将带着爱,一如既往,再次出发,迎接另一个用爱心创造的辉煌。本报记者 邓建华/文 图为云南青基会提供

记者眼

 “一师一校”的刺痛与感动

这是一桩听来的事儿:某某在临沧一山区小学教书,因为父母老迈多病,便想调回城区方便照顾,“找人”找了几年,也没办成。教育局的一个熟人劝他还是继续熬着吧,因为山区基层的教育和医疗人才都特别匮乏,按政策要求,一律不得轻易往外面调。

政策当然是好的,若能严格执行,那就更好了。但这位眼睁睁看着许多同事离开,他所在的学校几乎就快要沦为“一师一校”。

要说这位想办调动的理由,固然是“自私”的,但也是人之常情,完全能摆得上台面。不管他是想走而不能才被迫留下,还是自觉自愿地选择留守,这样的教师都值得尊敬,因为他们客观上都是在为我国贫困落后地区的教育事业做奉献。

不愿去”、“留不住”,这便是贫困落后地区学校所面临的最大的师资难题。于是乎,便出现了“一师一校”这一无奈的现象,在相对偏远、也相对落后的云南,这种现象尤其严重,四川、贵州及海南等省份也曾有过此类报道,我们刚刚深度关注的保山山区教师张有国和“他的学校”,便是一个典型。

早在2010年初,云南省教育厅领导接受新华社采访时,曾透露云南当时还有“一师一校”学校及教学点达8870个,其中还有些属“一师一校一生”,不但教育质量上不去,还造成教育资源配置的浪费。云南将争取在2012年以前,全部撤销“一师一校”。

然而,至今,包括晚报在内的云南媒体上均还有关于“一师一校”的报道,来刺痛人们的眼球,同时赢得许多人的感动。

我之所以将“刺痛”放在“感动”前面,因为这个现象首先给我们的感受是痛、也必须是痛。敢问,教育部门所称的“造成教育资源配置的浪费”究竟浪费在了哪里?国家和地方对于山区及落后地区的教育资源究竟是配置太多,还是根本就不够重视、管控失衡、配置不力?

刺痛与拷问之后,我们当然深深感动于张有国这样数十年如一日在山区坚守的最平凡的教育工作者。但我们真不希望经常有这样的感动出现,因为张有国们越多,便越刺痛我们的眼球和心灵,也越印证我们教育的落后与缺陷。

记者 温星 春城晚报

省农科院热区生态农业所:成果铺就干热河谷农业特色产业发展路
2011年至2018年,云南省农业科学院热区生态农业研究所(以下简称热区所)向社会科技成果转化和推广运用面积累计达217.5万亩,增产农产品78万吨,新增社会经济产值11.科技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