昆明:到2020年全市旅游收入突破2300亿

03.08.2016  22:45

日前,市委办公厅印发《中共昆明市委 昆明市人民政府关于加快旅游产业发展、建设旅游强市的实施意见》(以下简称《实施意见》),明确提出,到2020年,把昆明建成全国旅游创新发展先行区、中国面向西南开放的国际旅游集散地、国际旅游文化交流中心和世界知名旅游目的地,把旅游产业建设成为产业实力强、带动作用广、质效水平优、综合竞争力强的重要战略性支柱产业和旅游消费者更加满意的现代服务业。

实施意见》明确发展目标:到2020年,全市旅游业总收入突破2300亿元,年均增速超过25%;旅游项目累计投资800亿元以上,旅游直接就业人数25万以上,带动间接就业人数60万以上;游客接待总量突破1.4亿人次,入境游客接待量突破230万人次,国内游客人均停留天数从当前的2.66天提升至3天以上,入境游客人均停留天数从当前的1.9天提升至2.5天以上;全市年产值超10亿元的大型旅游企业集团5家,旅游上市企业10家,大型旅游城市综合体10个,国内知名的文化旅游品牌10个,医疗健康旅游项目10个,国内知名的体育旅游品牌10个,国际知名品牌酒店和具备五星级标准的酒店数量不少于30家。

全域旅游发展工程

打造“一心一圈三片五廊”旅游发展格局

打造“一心一圈三片五廊”的1135旅游发展格局。

一心”,即主城国际都市旅游核心,使之成为全市旅游的服务中心、全域旅游体验中心、都市时尚区和历史文化展示窗口。“一圈”,即环滇池生态文化旅游圈。“三片”,即全面提升大石林、阳宗海、轿子山三大重点片区,优化片区综合旅游功能,实现旅游产品转型升级。“五廊”,即昆明—富民—禄劝辐射攀枝花旅游走廊,昆明—寻甸—东川辐射成渝旅游走廊,昆明—安宁辐射大理丽江旅游走廊,昆明—晋宁辐射西双版纳旅游走廊,昆明—宜良—石林辐射两广旅游走廊。

试点推进全域旅游,大力推动阳宗海旅游度假区创建全域旅游示范区,石林县创建全域旅游示范县,安宁温泉街道创建全域旅游示范镇,呈贡万溪冲创建全域旅游示范社区。

旅游产品提升工程

力争全市5A级旅游景区达到4家

改造提升传统景区,力争到2020年全市5A级旅游景区达到4家,轿子山旅游区申报成为国家公园。推进翠湖讲武堂、中信嘉丽泽等景区积极创建国家A级景区,力争到2020年全市4A级旅游景区达到12家,3A级旅游景区达到15家。

深度开发文化旅游产品。大力推进文化建设和产业发展“510”工程,即重点打造10个文化创意产业园区的开发建设;全力推进10大文化旅游主题公园的建设和提升改造;深入推进10大市级重大标志性文体设施的修缮和建设;巩固提升10大文化旅游体育(节庆)活动品牌;加快推动十大特色历史文化街区的打造。

重点推进滇池国际会展中心和草海片区万达文化城等10个旅游城市综合体建设。积极推动安宁温泉旅游小镇、凤龙湾文化旅游产业园区创建省级旅游度假区,培育安宁—富民温泉群、阳宗海温泉群、环滇池温泉度假产品建设。加快禄劝皎平渡、寻甸柯渡和鲁口哨等红色旅游项目建设。

新兴旅游业态培育工程

培育打造10个国内知名体育旅游品牌

大力拓展高铁旅游产品,重点推进沪昆高铁终点站昆明火车南站和云桂高铁石林阿诗玛站等城市旅游综合服务体系建设,加强与高铁沿线区域开展旅游合作,打造旅游线路。

培育发展大健康旅游,推进七彩云南滇池国际养生养老度假区、阳宗海明湖湾旅游度假区、转龙国际健康怡养度假区等健康怡养旅游项目建设。到2020年,开工建设10个医疗健康旅游项目。

做强会展商务旅游,建设面向南亚东南亚的区域性国际会展中心和中国西部会展强市。

发展高原体育及户外运动旅游。建设一批户外运动公园和一批连接旅游景区景点、沿江河湖泊、山峰峡谷的自行车道、越野跑道、登山步道、漂流河道。开发一批城市健身绿道、休闲步道、骑行道。重点建设环滇池慢行系统,发展登山、攀岩、越野跑、自行车等户外运动新产品。建设一批多功能高原体训基地,继续举办昆明高原国际半程马拉松赛、轿子山翻越挑战赛等体育赛事,培育打造10个国内知名的体育旅游品牌。

适时发展通用航空旅游。积极开发空中观光、空中航拍等低空观光旅游产品。在石林、轿子山旅游区等重点景区加强通用航空机场项目建设,加快打造覆盖环滇池区域的航空观光旅游产品。

引进国内外具有投资实力和品牌实力的龙头企业在昆明建设一批主题游乐项目。将中国西南野生生物种质资源库种子博物馆、昆明动物博物馆和云南石博馆等景点打造成首批特色科普旅游示范区。

旅游强县富民工程

建成运营超过100个精品旅游农庄

创建旅游强县,加快推进全市10个旅游强县建设。创建旅游名镇,加快推进6个旅游名镇建设。创建旅游名村,加快推进18个民族特色旅游村寨、18个旅游古村落、29个旅游扶贫村建设。鼓励有条件的地区以环境改善为基础,以村容村貌美化为重点,以大力发展乡村休闲、农事体验、特色种养殖等乡村旅游产品为载体,以实施旅游产业扶贫,带动就业和促进群众脱贫增收为方向,创建一批旅游名村。创建旅游农业庄园,重点推进59个都市农庄建设,到2020年,全市累计建成运营超过100个精品旅游农庄。

市场主体培育工程

上市大型旅游企业超过10家

做大做强综合型龙头旅游企业,在全市重点打造5家左右具备较强横向和纵向整合能力的大型旅游企业集团。到2020年,全市上市大型旅游企业达到10家以上规模。

做精做优专业型骨干旅游企业,重点培育扶持一大批精品度假酒店、旅游景区、旅游商品生产和购物、旅游餐饮和旅游娱乐等企业。做特做活中小型特色旅游企业。在全市分类选择具有竞争力和发展特色的成长型旅游中小企业,作为银行信贷、财政资金重点扶持和服务的对象。

旅游基础设施提升工程

建设300座国家A级旅游厕所

实施旅游景区直通车建设,建立连接全市3A级以上景区的景区直通车网络。到2020年,实现高等级公路对重要旅游景点的全覆盖。积极支持昆明长水国际机场第二航站楼建设,支持航空公司开通旅游客源地直达昆明航线,新开通5条昆明直达亚太、欧美和澳洲重要旅游客源地航线。

深入推进旅游厕所革命,到2020年建设300座国家A级旅游厕所。

完善旅游标识系统,到2020年全面完成现有交通引导标识、旅游解说标识、安全提示标识等各类标识的建设和规范工作。完善自驾旅游服务体系,力争到2020年实现旅游休息站全覆盖,全市建成30个房车自驾露营地,10个省级示范营地。

到2020年,全市国际知名品牌酒店和具备五星级标准的酒店数量不少于30家,打造100家类别多样、主题鲜明、特色突出的度假酒店、汽车露营地、汽车旅馆、国际青年旅舍、主题文化乡村客栈等住宿接待设施。

智慧旅游体系建设工程

A级景区实现免费无线网络覆盖

建设旅游大数据中心,建设旅游网络交易平台,实现跨区域的在线信息发布、预订、支付、授信、结算等功能。力争到2018年全市4A级及以上景区建成智慧旅游景区,到2020年全市3A级及以上景区和四星级及以上饭店、主要旅行社等旅游企业建成智慧旅游景区和智慧旅游企业,全市A级景区实现免费无线网络覆盖。

大力发展旅游电子商务,支持旅游企业在第三方交易平台开设旅游网络旗舰店、旅游专卖店,建设具有旅游特色的电子商务自营平台。吸引全国知名电子商务平台和智慧旅游服务企业落户昆明,鼓励各类旅游服务商加入网络团购业务。

宣传营销创新工程

推介一批面向海外的精品旅游线路

加大国际营销拓展力度。加强与国际知名旅行社、国际友好城市、国家旅游局驻外机构等合作,拓宽国际市场的营销渠道。整合国际主流媒体、知名网站,全方位、多角度、多渠道推广昆明城市形象。强化欧美、亚太等国际旅游市场开拓力度。积极争取更多外国使馆在昆设立领事代表处。利用好昆明机场72小时过境免签政策,支持建立市场化运作的旅游签证服务中心。巩固提升马来西亚、泰国、新加坡和印度等海外客源地市场,强化港澳、日韩、俄罗斯、北美、西欧和澳大利亚等入境市场的宣传推广,推介一批面向海外市场的精品旅游线路。

旅游市场综合治理工程

建立科学合理的导游薪酬制度

深化旅游监管体制改革,推进导游管理体制改革,建立科学合理的导游薪酬制度。

强化旅游市场监管手段,建设全市旅游市场监管平台,推广使用旅游团队电子名单表、电子合同和电子行程单。推行旅游购物企业、旅行社和导游人员计分管理办法,完善旅游市场准入退出机制。建立旅游经营者和从业人员信用评价机制。

推进无障碍旅游。全面清理和停止各级政府、有关部门的地区垄断及旅游协会、旅游企业组织参与的行业垄断行为。定期发布昆明主要旅游线路产品诚信指导价,引导游客理性消费。

加强旅游咨询服务,建设公益性与市场化运作相结合的旅游公共信息咨询服务中心、点(站),至2020年,在全市设置30个以上公共旅游咨询服务点。

文化旅游开放交流工程

建设大西南无障碍旅游区

深入推进国内旅游合作,强化昆明与“泛珠三角”区域、长江经济带和京津冀地区主要城市的旅游合作,启动一批务实合作项目。加强与西南地区旅游合作,建设大西南无障碍旅游区。着力加强省内旅游合作,推动昆明与省内州市在旅游营销、服务标准、市场准入和无障碍旅游等方面开展实质性合作。

务实推进国际旅游合作,加强与我市国际友好城市、国际机构、民间友好组织的双向文化旅游交流,扩大双向旅游规模。鼓励我市有实力的旅游企业积极走出去开拓国际市场,加快引进一批实力雄厚、善于经营、社会责任感强的旅游企业集团,参与我市旅游资源开发和产业整合;重点引进一批国际性的健康服务公司、赛事经纪公司、户外运动公司、养生养老机构,全面参与我市旅游开发、项目建设和经营管理;吸引更多国际旅游组织、旅游跨国公司落户昆明。

来源:昆明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