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云南财政保障能力显著增强

26.02.2016  11:34

 

 

2015年,面对前所未有的收支压力,云南各级财政部门在深化财政体制改革的同时,不断调整和优化支出结构,确保重点支出。

一是 全力以赴稳增长。研究出台财政部门落实稳增长政策的15条具体措施。筹措资金35.88亿元,保障重大项目前期工作经费、培育达规工业企业、奖励限上商贸企业、打造众创空间、发展电子商务、工业信贷引导和扩产促销等政策落实。

二是 优化结构推转型。省级安排产业发展专项资金23.88亿元,采取财政贴息、风险补偿、再担保等方式,推动实施“2个10万元”微型企业培育工程、“3个10千亿元”工程重大项目和“两化融合”项目等,推动产业转型升级。

三是 创新施策扶三农。推进支农资金整合,全省财政农林水支出达到641.8亿元,创历年来新高,重点支持高原特色现代农业发展、农田水利设施和“森林云南”建设。省级筹措扶贫资金61.12亿元,其中,争取中央资金达48.02亿元,居全国第一;发行易地扶贫搬迁政府债券63.4亿元,支持实施精准扶贫、精准脱贫。继续实施一事一议财政奖补“普惠制”项目,加快推进100个美丽乡村建设,组织开展建制镇示范试点。国家级农业综合开发县扩大到91个,省级农业综合开发县基本实现全覆盖。

四是 夯实基础促跨越。全省共安排各类重点项目支出3500多亿元,大力实施“四个一百”重点项目建设,加快推进鲁甸及景谷地震灾后恢复重建,综合交通建设3年攻坚战顺利完成,“五网”建设5年大会战提前打响。支持加快实施环保与湖泊治理、节能减排、保障房建设、水利基础设施建设、城市基础设施建设、地质灾害防治等重大项目,积极推进新型城镇化建设。

五是 构建和谐惠民生。全省财政用于社会保障、医疗卫生、城乡社区、教育、科技、文化等方面的支出达到3450亿元,占财政支出的比重达73.2%。稳妥推进机关事业单位养老保险制度改革,增资政策有效落实。支持创业园、众创空间、校园创业平台等政策的落实,促进创业就业工作。积极落实企业退休人员养老金、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提标。加强社会救助体系建设,养老服务体系建设持续巩固。全力推进农村危房改造和抗震安居工程建设,启动政策性农房地震保险试点。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继续深化,县级公立医院综合改革稳步推开,分级诊疗体系进一步完善,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均等化水平显著提升。农村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进一步巩固和完善,支持贫困地区义务教育薄弱学校改善基本办学条件,职业教育和高等教育内涵式发展迈出新步伐。加大对创新型云南行动计划的投入力度,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更加完善。

六是 协调运转保稳定。支持推进平安云南建设。公务用车制度改革顺利实施。扎实推进民族团结进步边疆繁荣稳定示范区建设,支持实施旅游强省战略,促进藏区经济社会发展和长治久安。稳妥推进司法体制改革试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