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建新副厅长在2016年云南省民政厅党的工作会议上的讲话

25.08.2016  01:33

省民政厅党组成员  副厅长  王建新

(2016年3月11日)

 

      《党章》明确要求对党员进行共产主义远大理想教育,并把学习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学习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发扬社会主义新风尚,带头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作为每名党员必须履行的义务。2014年7月,中央组织部印发了《关于在干部教育培训中加强理想信念和道德品行教育的通知》,要求各地区各部门加强理想信念和道德品行教育,引导和帮助干部始终坚定共产主义理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信念,始终坚守共产党人的精神家园。对干部培训提出了新的要求、新的标准,对党员干部,无论是技术培训还是专业培训,岗位培训,首要的培训内容是关于理想、信念、道德的教育。

  2016年是“十三五”的开局之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进入决胜阶段的关键时刻。新形势下,民政部门担负着十分光荣而艰巨的使命。认真贯彻落实“四个全面”战略布局,积极推进机关党的建设,加强党员干部队伍的思想建设,提振精气神,已成机关党建工作的新常态。为认真贯彻全面从严治党的战略部署,落实中央、省委关于加强党员干部理想信念教育的安排和厅党组的要求,进一步巩固和深化“三严三实”专题教育成果,我厅把坚定理想信念教育列为2016年度党务干部培训的重要内容。下面,我以“党员干部要坚定理想信念”为题,从理想信念信仰概念、相互关系及共产主义远大理想、党员干部为什么必须坚定理想信念、当前党员干部在理想信念方面存在的问题、产生问题的原因及如何加强理想信念教育等五个方面进行讲解。

   一、理想信念信仰概念、相互关系及共产主义远大理想

  历史和现实表明,一个政党、一个民族,如果没有坚定的理想信念信仰,就如同一盘散沙没有凝聚力,就会失去奋斗目标和前进方向。理想信念是共产党人最重要的党性。所以,我们首先需要对理想、信念、信仰进行再认识。

   (一)理想、信念、信仰的基本概念。

   理想 是指人们在现实生活实践中形成的具有实现可能性的对美好未来的追求和向往,是人们的社会生活体验、政治立场和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在人生奋斗目标上的集中体现和反映。理想基于现实发展的客观需要,是对现实发展的必然趋势和未来目标的正确认识,是对事物美好未来的科学预见、合理想象和向往,并体现着人们对现实的变革、发展和创新。

  理想作为一定社会、阶级和集团的共同意识,是统一人们的思想、协调人们行动的一面公开的旗帜。一个社会宣传和提倡什么理想,一个人确立和追求什么理想,对于社会的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发展,都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我国现在正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把我国建设成为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是现阶段我国各族人民的共同理想。这个共同理想,集中了我国工人、农民、知识分子和其他劳动者的根本利益和共同愿望。

   信念 是指人们在一定的认识基础上,对某种思想理论、学说和理想所抱的坚定不移的观念、真诚的信服与坚决追求实现的态度。信念以理性为基础,以信仰为背景,以知识为条件。信念是人的精神支柱,是意识的核心部分。世界观、历史观、人生观、道德观等都属于人的基本信念。人们既有共同的信念,又有不同的信念。共同的信念是人们共同活动的思想基础。信念是可以培养的,也是可以改变的。

   信仰 是精神领域中最高的主宰,是人们关于生命和宇宙最高价值的信念,是人们对于某种思想或现象的真诚信服。人的信仰,在社会中有三种状态,即政治信仰者、宗教信仰者和只强调功利而没有精神追求的人。政治信仰者是骨干力量,宗教信仰者是稳定力量。人要想活得轻松,不需要有信仰,因为有了信仰,就有约束;但要活得有意义,必须要有信仰,因为有信仰活着才有意义。要在现代化的艰难进程中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必须靠全民族的坚实信仰来支撑和推动。党员干部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坚定信仰者。

   (二)理想信念信仰的相互关系。

  理想、信念、信仰是处于支配地位的核心的价值观念,人们的理想、信念、信仰是人们的价值观的集中表现。它们对人们的思想言行具有决定性的影响,它们是最重要的价值观念,是主宰人们灵魂的精神支柱。

  在理想、信念、信仰的关系中,理想是在信念、信仰的基础上设计的远大价值目标体系,信念、信仰决定理想的内容与方向,有什么样的信念、信仰,就有什么样的理想。信念是信仰的基础。信仰主要是一种精神寄托和景仰、崇拜,是一种精神状态,理想则是人行动的纲领,奋斗的目标,是一种实践力量,一种行动指南。信仰马克思主义,就会确立共产主义的远大理想。

  有理想就有人生的精神动力,有信念就能开辟美好未来。中国梦是全国各族人民的共同理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党带领人民历经千辛万苦找到的实现中国梦的正确道路,也是党员干部应该牢固确立的人生信念。理想、信念教育是思想建设的核心,是造就好干部的根本保证。我们要高度重视,把理想信念教育摆在思想政治工作的首位。

   (三)如何认识共产主义理想。

  共产主义理想是工人阶级及其政党以实现共产主义为基本内容的奋斗目标,是共产党人的最高理想。共产主义理想是人类历史上最美好、最科学、最崇高的理想,它是一种科学的理论体系、一种历史运动、一种社会制度。实现现阶段我国各族人民的共同理想,是共产主义发展过程中的一个阶段和重要组成部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新局面,也是为实现共产主义最高理想而奋斗。

  现在,为什么物质条件得到巨大改善后,而理想信念反而淡化了,主要有以下两个方面原因: 一是从实践层面看, 共产主义从理论到实践,期间有过辉煌,也有过低潮。从《共产党宣言》发表至今160多年来,以巴黎公社起义、俄国十月革命成功、到二战结束后社会主义阵营的兴起,向世人树起共产主义的旗帜,特别是二战后,世界上形形色色的社会主义如雨后春笋,虽然有的并不科学,但也说明了社会主义在当时巨大的影响力感召力。随着实践的发展,特别是苏联解体、东欧剧变以后,一些信奉共产主义的人们瞠目结舌、不知所措。因为世界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瞬间消失了,一点思想准备都没有。随之而来的是,世界上不少共产党更换党名,放弃阵地,甚至自行解散了,唯有以中国为代表的几个社会主义国家苦苦支撑,但势单力弱。为了改变命运,社会主义国家相继进行改革,特别是中国的改革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今天的世界,西强东弱,政治、经济、军事的优势仍在西方。西方主导话语权导致我们有理发不出声音,使得我们在“”“”这一对结构性的矛盾中往往处于下风,而国际政治的现实,实力就是真理并没有改变。这些使得不少人对共产主义的前途产生了疑问,个别的甚至放弃了信仰追求,信奉理想是虚的,金钱是实的,人生短暂不如好好享受生活。 二是从理论层面看, 长期以来,正如邓小平同志所说的,由于我们对什么是社会主义并没有搞清楚,导致在思想宣传和工作指导上,处于一种理想化的状态,以至于人们把资本主义发展趋势的东西,当作在短时间内就能看到的现实,对于共产主义作为一个过程,在现阶段发展的艰巨性、长期性估计不足,盲目性、浮躁病相伴而生。共产主义理想的实现是一个过程,就阶段划分而言,中国共产党人在夺取政权、完成社会主义改造之后,就已进入共产主义社会,只不过是共产主义的低级阶段,而且是低级阶段的初级阶段。如果在这个阶段仍然实行无产阶级专政,坚持以阶级斗争为纲,不坚持以经济发展为中心,不以改善民生为首要任务,共产主义又怎能给人们以现实的感召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立论基础,就是“初级阶段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当前全国人民的共同理想,低级阶段还有一段相当长的发展过程,这是由我们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历史起点决定的。改革开放30多年,我们走过了西方经历200多年的发展历程,国家从建国初期积弱积贫的状况发展到今天全球第二大经济体,这是共产党人不懈追求的结果,更是理论、制度优势的体现。就凭这一点,在共产主义旗帜引领下,我们应该有充分的自信。尽管差距依然是明显的,问题积累也相当多,但这些问题挡不住我们前进的步伐。

   二、党员干部为什么必须坚定理想信念

  坚定共产党主义理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信念,是党的思想政治建设的核心内容,也是党员干部讲党性的精髓和灵魂。理想的动摇是最根本的动摇,信念的滑坡是最致命的滑坡。党员干部的理想信念信仰和道德品行状况关系党在人民心目中的形象,关系党和国家事业的兴衰成败。当前,大多数党员干部理想信念信仰是坚定的,道德品行是好的。同时也要看到,在党员干部队伍中,理想信念缺失、信仰迷茫、精神迷失、道德品行不佳是一个需要引起高度重视的问题。随着国内外环境深刻变化,经济社会深刻变革,党员干部在理想信念上遇到的纷扰是多重的,在道德品行上面临的考验是严峻的。必须把理想信念和道德品行教育摆在更加突出的位置,引导和帮助干部进一步坚定理想信念、坚守信仰、提升道德素质,以实际行动彰显共产党人的人格力量。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坚定理想信念,坚守共产党人精神追求,始终是共产党人安身立命的根本。对马克思主义的信仰,对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的信念,是共产党人的政治灵魂,是共产党人经受住任何考验的精神支柱。形象地说,理想信念就是共产党人精神上的‘钙’,没有理想信念,理想信念不坚定,精神上就会‘缺钙’,就会得‘软骨病’。”深刻阐明了共产党人不懈的精神追求,揭示了新形势下加强对马克思主义信仰信念的极端重要性,值得每个党员干部认真学习,深刻领会,并在实践中身体力行。加强党员理想信念教育,是党强化自身建设的一条宝贵经验和优良传统。作为一名党员干部,必须坚定理想信念,坚守对马克思主义信仰的政治灵魂,保持正确的政治方向和人生目标。

      理想信念缺失,信念信仰丢就没有了方向,没有了主心骨,必然导致一些干部政治上变质、经济上贪婪、道德上堕落、生活上腐化的后果。只要你有理想、有信念,方向上不会出现问题,大是大非上不出问题,就有了基本保障了。

所以中央发文要在党员干部的培训中,要加强理想信念教育,通过培训给党员干部精神上补“”。理想、信念、信仰的重要作用主要体现以下几个方面。

  (一)共产党人有了坚定的理想信念,站位就高、眼界心胸就宽,就能坚定不移地坚持正确的政治方向。加强理想信念的培养,尤其是加强理想信念的教育,首要的作用是着眼于保障各级领导干部、党员干部有宽阔的视野、高屋建瓴的站位、正确的政治方向。有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意识并认真践行,就能够把自己的工作、贡献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走群众路线与实现人民的根本利益连接在一起,站位就高。否则,干工作想的都是个人的得失,一天到晚想着自己一亩三分地上个人的名利得失,站位就会降低,视野也不可能宽,方向不可能对。

      (二)共产党人有了坚定的理想信念,不论是胜利还是挫折、顺境还是逆境,都能胜不骄败不馁。理想信念是精神支柱。应当看到,有的人做了点贡献,领导重视,组织信任,大家表扬,他自己就开始自我膨胀,居功自傲,伸手向组织要这要那,不满足就愤恨,就恼怒。根源就在他没有一个好的信仰和信念,他把所做的事都看作是为自己,达不到个人的目标和诉求就气急败坏,根本上是丢掉了理想信念。说到碰到挫折,为什么有的人一碰到挫折,工作不顺利,暂时的环境的不得意,个人目标没达到,就闹情绪,破罐破摔,这是为所欲为,根本上也是因为他没有一个坚定的理想信念做支撑,没有一个大的方向、一个宏伟的价值观作为其精神支柱。在实践中我们看到过很多人,之所以大好的前程、前途被葬送掉,在于他与组织的关系上,自己与群众的关系上没有摆正位置而犯了错,是因为没有把信仰、信念和宗旨作为基本的出发点和落脚点。

      (三)共产党人有了坚定的理想信念,就能经受住各种风险和困难的考验。人的成长和队伍的发展就像大浪淘沙,如果跟不上主流,个人素质有问题,经受不住大风大浪,必然被淘汰。有了坚定的理想信念就能够坚定不移地跟随时代和党的事业发展的大潮流不断向前,没有坚定的理想、信念、宗旨就会在各种考验中败下阵下,被这些考验和挑战打倒,像大浪淘沙一样被淘掉。

  (四)共产党人有了坚定的理想信念,就能自觉抵制各种腐朽思想的侵蚀。只有经得住利益和不正确的行为的诱惑,永葆共产党人的政治本色,时刻铭记入党誓词,才能成为一个不受任何诱惑和个人利益影响的人。为什么有的人在复杂的改革开放环境中经受不住诱惑,甚至不能准确判断自己的定位,对于各种思潮、外在的吸引,把持不住,是因为没有坚定的理想信念和宗旨。贪污腐败、违法乱纪落马的官员,只要从思想上找原因,都是因为丧失了党员干部应有的理想信念和宗旨意识。正如习近平总书记说的,理想信念就是共产党人精神上的“”,没有“”那就会得软骨病。在新的历史阶段下,尤其是在党面临执政的考验、改革开放的考验、市场经济的考验和外部环境考验这四大考验的冲击和撞击之下,理想信念的建设、理想信念的教育不仅不能放松,更应该不断加强。

      三、当前党员干部在理想信念方面存在的问题

      当前党员干部在理想信念方面存在的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四个方面。

  (一)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出现扭曲。理想信念出问题,从人的观念的层次来看,首先是人的基本观念——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三观”)的定位出了问题。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正确,就能树立正确的政治观念、组织观念、纪律观念和宗旨意识,如果错位了、颠倒了,相应的政治意识、组织观念、宗旨意识就建立不起来了。“三观”是共产党人理想信念的底层部分。一些人为什么理想信念出事,是因为它的底层部分就不正,底层的定位出了问题、歪了,出现了扭曲,再往上不可能树立和建立起正确的理想信念。作为共产党人的世界观、价值观,要以党的利益、人民的利益为基本出发点。但如果基本的价值观、人生观是个人主义和利己主义,必然是扭曲。个人主义和利己主义之上不可能构建起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意识。如有的不信真理、不信科学,信鬼神,不可能有正确的政治方向、有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意识、有为共产主义奋斗的理想信念。就其原因是人的世界观出了问题。

  (二)共产主义的理想信念丧失。共产党员首先要树立共产主义的远大理想。我们现在不能精确描述共产主义社会是什么样的社会、怎样建设,但作为我们未来的奋斗目标、美好的社会,是共产党的基本出发点。共产党就是有共产主义远大理想信念的党,作为党的一员,应该把共产主义的远大理想就作为自己的信仰、追求。共产党的权力是用来为共产主义服务,是为人类、为全中国人民服务的,只能为党的利益来使用权力。有的人加入共产党,拼命往上爬,要的是权,把共产主义抛在脑后。失去了共产主义远大目标的权力,不可能使用在正确的方向上,结果是滥用权力,为权而权,甚至为个人用权,这是腐败。

  官越做越大,相应的权力会越来越大,意味着为人民服务作出的贡献可能会更大,为共产主义理想而作奉献的舞台更大。从周永康、白恩培等违纪行为分析可以看出,首要原因仍然是一个理想信念问题,他们丢掉了共产主义的理想。他们的权力越来越大,而共产主义的含量和理念越来越小,甚至没了,最后难免要出事。理想、信念丧失了,权力的正确方向也就没有了保障,权力在实践中被扭曲,本来是应该为人民服务、为党的利益服务、为共产主义伟大目标服务的,最后是为自己的儿子及家人服务,贪污受贿,违法乱纪。可想而知,丢掉了理想信念是多么可怕,教训十分深刻。周永康、白恩培等高级干部在这个方面都犯错误,所以在理想信念教育和理想信念建设面前不能分高低、分大小,所有共产党员都只能是一个标准——要不断地加强理想信念教育。

  (三)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宗旨意识淡薄。我们的理想是共产主义理想,坚定信念必须努力践行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这是核心。党员干部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为实现中国梦,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来行使权力,作出贡献。如果宗旨意识、信念丢了,那就是以一个错误的信念取代正确的信念,取而代之的是个人主义和利己主义。如果一个党员干部在个人主义和利己主义的这个私人“宗旨”支配下来行使权力,后果是在党内生活中蔑视党纪,在处理自己和组织的关系上,个人主义凌驾于组织之上;在处理自己和群众的关系上,不走群众路线,不联系群众,脱离群众,脱离实际;在干工作的动力上,看自己能否得到好处,能不能给自己,给亲朋好友带来好处,后果必然是因其滥用权力的行为,给党和国家,给中国梦的实现增加了成本和阻力,造成不良影响。这些问题追根溯源,都是思想意识上出的问题,丢掉了理想信念、丢掉了共产党人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

  福建省政和县原县委书记丁仰宁因买官卖官、收受贿赂被判处无期徒刑。他曾经说过这样一句话,当官不发财,请我都不来,当官不捞钱,退休没本钱。他把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抛在脑后,把利己主义作为第一选择,纯粹是为个人服务。像这样的干部,当官就是为了发财,捞钱就是为退休挣本钱,把权力交给这样的人会发生什么结果可想而知。我们应该更加重视干部队伍的思想建设。

  (四)纪律观念淡薄。理想信念坚定,纪律观念也会坚定不移,理想观念滑坡、扭曲,纪律意识、组织意识、大局观念也会扭曲、滑坡。政治纪律、廉洁纪律、组织纪律、群众纪律、工作纪律以及生活纪律是考核党员干部的六大纪律。政治纪律就是在思想上、行动上与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以党的利益为重,而不是以个人利益、部门利益、小集团利益为重。但现实中一些人讲的是部门利益、个人利益、小团体利益,纪律意识出现滑坡。在组织纪律上,有的人不能很好地贯彻民主集中制原则,官僚主义十足,形式主义,脱离群众,凌驾于组织和集体之上,纪律意识滑坡和淡薄,最后被党纪国法追究调查。作为党员干部还必须严格遵守党的廉洁纪律、群众纪律、工作纪律、生活纪律。

    四、党员干部在理想信念方面产生问题的原因

  当前,党员干部存在上述四种突出问题的原因主要是:

  (一)几千年封建残余思想的影响。几千年封建社会遗留的封建残余,官僚主义、家长制、“一言堂”、特权观念,靠这几十年要消除很困难。人治思想是封建残余,是与法治思想相对的最大威胁。如果一个党员干部存在封建残余思想,满脑子都是家族、裙带、特权、等级、人治,不可能把事业干好。

  周永康在90年代后期觉得自己升官慢了,基本是当副职,原因归集到自己家的祖坟没落好,祖坟的风水不行,挡了升官的路。于是他授予其两个兄弟在老家花钱,重修祖坟,请阴阳先生,引活水。他家祖坟修完后一年多他就升官了,这是偶然的。但他认为之所以后来升了,是因为把自家祖坟的风水调好了。这是典型的封建残余、封建迷信,这就是一个共产党的高级干部的想法,影响不小。

      (二)国际形势的变化、尤其是全球化的冲击。最近十多年,党内的思想认识空前复杂,各种各样的说法潮流都有。原因是我们在2001年加入WTO,内外一体,中国的发展离不开世界,世界的发展也离不开中国,意味着中国与世界越来越大的相容度。在这种新的全球化环境下,整个政治、经济、文化环境大交汇、大冲撞,也充满了大挑战,一些西方腐朽观念影响到党员干部队伍。党的十八大提出,我们现在正经受“四大考验”(执政考验、改革开放考验、市场经济考验和外部环境考验)。我国加入全球化后,党的思想建设、组织建设、反腐倡廉建设、制度建设面临空前严峻的新挑战。

      (三)经济社会发展变化造成干部价值取向的扭曲和滑坡。党的十八大提出党面临着“四大考验”。改革开放以来30多年,主要是改革开放和市场经济考验。市场经济条件下,实行等价交换、竞争,干什么都拿钱说话,党员干部如何应对影响和诱惑,保持正确的思想认识,行得直、站的稳,经受住改革开放和市场经济的考验,是思想领域遇到的突出问题,也是一些干部观念扭曲滑坡的一个重要因素。

  (四)执政党建设自身存在的问题。党的建设,在思想建设、组织建设、制度建设方面存在着这样、那样的不足和漏洞,成为党的建设的一些短板。如制度建设不到位,在预防贪污腐败、加强党纪方面等方面有漏洞。党的十八大强调新形势下,党面临着四大危险——精神懈怠的危险、能力不足的危险、脱离群众的危险、消极腐败的危险,提出了进一步加强党的自身建设、保持党的先进性和纯洁性的要求。 

   五、如何加强党员干部理想信念教育

  在认真贯彻落实“四个全面”战略布局、全面从严治党、依规治党的新形势下,大力加强和深化党员干部的思想建设、理想信念教育,必须强化党的宗旨意识和纪律意识。如果理想信念滑坡、宗旨丧失,谈什么要求、纪律、规范都没有意义。我们必须把思想建设摆在党的建设的首位,进一步坚定党员干部的理想信念,强化党的宗旨意识,加大工作力度。

  (一)强化全面从严治党责任。习近平总书记说,不明确责任,不落实责任,不追究责任,从严治党是做不到的。加强理想信念教育,同样要落实责任。改革开放以来,在一定程度上放松了对党员、干部的经常性的思想教育和世界观的改造。我们要按照党章等党内法规要求,建立抓理想信念教育的责任清单,传导理想信念教育压力。首先要明确主体责任。理想信念是共产党人的精神家园。抓好理想信念教育首先要解决谁来建设这个家园、谁来管护的问题。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各党组织必须树立正确政绩观,坚持从巩固党的执政地位的大局看问题,把抓好党建作为最大的政绩。各党组织是推进全面从严治党的主体,也是抓好理想信念教育的主体,必须树立“抓好理想信念教育是本职,抓不好理想信念教育是失职,不抓理想信念教育是渎职”的理念,把理想信念教育贯穿在党建工作全方位、全过程,守土有责,建好家园,让理想信念的旗帜在党员心中高高飘扬。其次要明确党员干部的主人翁责任。我们党从一个只有50多人的小党发展成为今天拥有8779万人数的大党,靠的就是理想信念。在党面临“四大考验”和“四大危险”的新形势下,要通过各种制度、纪律规范和要求党员当好理想信念教育的主人翁,积极、主动、自觉地接受理想信念教育,让理想信念之光照亮灵魂,在严峻“考验”面前不失本色,在“危险”面前不动摇,始终坚守共产党人安身立命的根本。重点加强以下几个方面的教育:

   一是强化理想信念教育。 补好党员干部精神上的“”,教育党员干部把握思想和行动的“总开关”。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有的干部自己认为最缺的是新知识,但事实上他最缺的是理想信念、党性修养。现在干部特别是年轻干部,相当一部分人最需解决好的是理想信念问题,最缺的是马克思主义基础理论教育和道德品行教育。”我们要把理想信念教育作为思想建设的核心和“灵魂”认真抓实抓好。党委要加强对党务干部的培训教育,组织开展形式多样的实践活动。各党组织要积极推进学习型党支部建设,组织党员干部加强学习,开展丰富多彩的活动,不断提高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素养,不断加强对“三观”的改造。 二是强化宗旨教育。 加强服务型党组织建设,教育党员干部筑牢宗旨意识,进一步转变机关作风,弘扬为民务实清廉的优良作风,服务改革、服务发展、服务民生、服务群众、服务党员。 三是强化思想道德教育。 开展道德品行教育,引导党员干部明大德、守公德。开展政治品质教育,引导党员干部对党和人民忠诚老实、言行一致,面对大是大非能够挺身而出,面对歪风邪气敢于进行斗争。开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举办好“道德讲堂”,引导党员干部追求高尚情操,维护公平正义,忠实履行职责,坚守道德底线,远离低级趣味。开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引导党员干部继承弘扬传统美德,捍卫国家和民族的精神独立性。 四是强化纪律教育。 纪律规矩是马克思主义政党生存发展的生命线,也是做政治明白人的保证,严守规矩是共产党人的政治基因。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在所有党的纪律和规矩中处于首位,是全党在政治方向、政治立场、政治言论、政治行动方面必须遵守的刚性约束,是党的生命线。能不能做到严守党的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是对党员干部党性和对党忠诚度的重要考验。衡量党员干部是否在政治上清醒,很重要的一点是看能否做到心中有戒。每一个党员干部都要认识到,做政治上的明白人而非糊涂人,要时刻遵守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五个必须”,保持一致而不另搞一套、维护团结而不拉帮结派、令行禁止而不我行我素、服从组织而不讨价还价、管好亲朋严防擅权干政,这既是党员干部的一项硬功夫真本事,更是一种政治上的忠诚和坚定。党员干部要深入学习领会,内化于心、外化于行,以思想上的真信服激发行动上的真自觉。要坚持党的领导,带头在思想上政治上行动上同以习近平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带头贯彻中央大政方针政策和决策部署,做到五个“零容忍”(即在与基层群众的交流沟通上做到零距离、在处理群众来信来访上做到零推诿、在平时业务工作上做到零差错、在抓工作落实上做到零积压、在对待违纪违法问题上做到零容忍),做讲政治、懂规矩、守纪律的模范和表率。 

  (二)保持教育内容的适应性。理想信念构成人精神世界的核心。当前少数党员干部在理想信念方面存在的一些问题,既有其自身主观因素,也有理想信念教育吸引力、针对性不强、实效性不高等原因。在全面从严治党的新常态下,抓好理想信念教育,要提高吸引力、增强感染力、提升说服力,保持理想信念教育内容的适时性。一是把理想信念建立在对科学理论的把握上。理论上的清醒与坚定,是思想上清醒与坚定的前提和保证。马克思主义理论是共产党员理想信念教育的理论支撑,它揭示了人类社会发展的本质和规律、社会发展的方向和趋势、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历史必然性。习近平总书记要求我们:“精读马克思主义经典的代表性著作,追本溯源,把握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我们要深入开展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教育,深入学习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让干部领会把握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方法,坚定马克思主义信仰,坚定理论自信,把握“看家本领”,夯实理论根基。二是要把理想信念建立在对历史规律正确认识上。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历史是最好的教科书。学习党史、国史,是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把党和国家各项事业继续推向前进的必修课。”要把党领导人民的奋斗史、创业史、改革开放史作为理想信念教育的必修课,把握党的历史发展的主题和主线,增强历史意识和文化自觉,坚定共产主义崇高理想、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必胜信念,时刻牢记为共产主义奋斗终生的庄严承诺。三是要把理想信念建立在对国情的准确把握上。现实是理想信念的立足点、出发点,是实现理想信念的基础。把握世情明趋势,开展形势教育,进一步深化马克思关于“两个必然”和“两个决不会”(科学社会主义理论的核心思想)重要论述的认识;把握国情明道路,进一步增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和制度自信。通过对基本国情的准确把握,引导党员干部热爱社会主义祖国并为之不懈奋斗。

  (三)注重教育效果。理想信念属于精神范畴,根植于人的本质中。增强共产党员的理想信念教育,教育内容不仅要科学合理,还取决于教育的具体方式能否激起党员的共鸣。必须着眼于形势发展和党员队伍结构的变化,不断创新形式,采取灵活多样的教育方法。 一是灌输教育。 理论武装是理想信念教育的基础,主要依靠灌输教育。既要向党员、干部灌输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特别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更要传授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方法。通过灌输,“系统地而不是零碎地、实际地而不是空洞地掌握马克思列宁主义”,提升党员、干部理论素养和政治思想水平,从根本上不断提高自己的思想理论水平和辨别是非能力,增强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能力,坚定共产主义理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信念。 二是情感教育。 理论灌输难免枯燥、刻板。要较好地发挥情感教育在理想信念教育中潜移默化的作用。充分尊重党员主体地位,既从党的需要出发,也从党员的自我需要出发,把二者有机结合起来,教育党员树立正确的利益观,自觉地坚持个人利益服从党和人民的利益,以追求实现党和人民利益为最高目标;充分激发党员接受教育的兴趣,通过情景教育、体验教育和实践教学等的方式,让党员感同身受,让理想信念在潜移默中深入心灵。 三是引导教育。 对党员干部的理想信念教育,一方面要发挥先进典型的示范作用,坚持用焦裕禄、杨善洲、高德荣等先进人物的事迹教育党员干部,请身边先进典型现身说法,激发干部“见贤思齐”的内生动力。另一方面要加强警示教育,通过举办廉政讲堂、参观警示教育基地、阅读《领导干部违纪违法典型案例警示录》、通报典型案例等剖析反面典型违纪违法的思想根源,引导干部防微杜渐,筑牢“不想腐”的精神防线。同时,充分利用现代信息技术手段和各种传媒渠道,传播正能量,弘扬主旋律,不断扩大理想信念教育的覆盖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