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乌镇戏剧节吸引全球眼光

07.11.2014  22:21
乌镇从开发初期就不仅仅是对古镇建筑的保护,也不是一个纯粹的度假型景区。

2014年乌镇戏剧节正在进行,连续11天,17部海内外大戏、12个青年竞演单元作品、300组嘉年华表演相继登台,每天从早到晚共将上演1500场演出。世界各地的戏剧人们做客乌镇,也为这个古朴而典雅的江南小镇注入了鲜活的生命力。

想市场 并非砸钱赚吆喝

导演田沁鑫接下了今年开幕大戏《青蛇》后心里十分忐忑:“的确希望在乌镇的水剧场在青瓦白墙的实景中还原那个传说,开场金山寺的诵经、青蛇白蛇的出场都用足了环境效果,但我肯定不想做成印象系列,毕竟这是戏剧节开幕,并非实景演出秀。”

乌镇“实景”可谓底蕴深厚,1300年的历史。现任乌镇旅游股份有限公司总裁的陈向宏,1999年开始对乌镇进行保护与开发,是乌镇保护的创始人、规划设计师及组织实施者。“原则就是整体风貌为先。”陈向宏解释说,“就是用减法,把所有不协调的建筑通通拆掉。”乌镇的每一个屋檐院落,都是他根据儿时记忆画出来再建造的。

乌镇从开发初期就不仅仅是对古镇建筑的保护,也不是一个纯粹的度假型景区。陈向宏提出“历史街区再利用”的保护思路,作为茅盾的故乡,他们修缮了茅盾故居、开辟了茅盾文学奖获奖作品展览馆,仅此一点就可以看出陈向宏对小镇人文资源的重视和尊重。

乌镇戏剧节是陈向宏对乌镇的另一次开发。在他看来,戏剧节的投入并非砸钱赚吆喝,而是乌镇从观光休闲向文化创意转型必须交付的“学费”。“乌镇戏剧节鼓励年轻一代戏剧导演、编剧、演员的创作与表现,给他们创造与世界一流大师学习交流的机会,多年以后,他们也许会成为从乌镇走出来的戏剧大师,这也是我们举办戏剧节的重要意义之一。乌镇在实践自己的梦想,这个梦想由千年历史和灿烂文化传承生发,由世界级的大师勾画,也由年轻戏剧人共筑。乌镇梦也是中国梦的一部分。戏剧节是乌镇从观光小镇到度假小镇乃至最终成为文化小镇的一个片断,而吸引游客的主角始终是乌镇。”

谈创作 业余玩家怎么做戏

这里的人文环境让参与其中的人们暂时忘记了城市的浮躁,找到内心与艺术的联结,完成通过戏剧聆听自己的过程。走进乌镇,就已经有了一种戏剧的仪式感。乌镇戏剧节吸引了一大批业余戏剧制作团队来展现自己的创作。没名气但是有想法,是他们的共同特点。

胸前挂着“鸿雁信使”的表演者这样给北京商报记者介绍他的话剧团队,“有国家公务员、有学生、有银行职员,而我自己是家广告公司的老板,演戏就是爱好”。有趣有料的戏剧玩的是哲学,而且用戏剧的异彩证明自己玩得起。这不禁让人想起《等待戈多》,只是更多了一重演员表演技巧的狂欢。有章法有自信,能列队能变阵,虽然名不见经传,但是成熟的创作者带来了开放的戏剧情境。

业余玩家怎么做戏?知名编剧、策划人史航给出了中肯的意见,建议戏剧发烧友们从剧本朗读开始。

为推动青年原创戏剧的发展,扶持青年舞台戏剧人才,并为热爱戏剧有潜力、有梦想的青年创作者提供一个展示自我才华的平台,让青年创作者有机会向戏剧大师学习交流,乌镇戏剧节特设了青年竞演单元。青年竞演代表着乌镇戏剧节的新兴戏剧力量,表演方式是在戏剧节期间进行群众公演。戏剧节评审委员会将从经过报名筛选的12部作品中选出青年竞演单元的前三名,在闭幕仪式上公布名单,并颁发奖状、奖杯和奖金。

“借助乌镇戏剧节,也希望实现更多年轻导演的梦想,乌镇是个梦想地,在这个小小的舞台将迸发出更多青春能量。”陈向宏说。赖声川也表示,首届戏剧节青年竞演的高水准让人很是欣慰。“青年戏剧人是中国戏剧的未来和希望,戏剧节想要给青年戏剧导演提供一个展示的平台,要让他们有机会向戏剧大师学习和交流。”

说消费 戏剧可以回归生活

走在街头巷尾,会偶遇黄磊、赖声川、孟京辉等戏剧人的身影;行至游船码头,会撞见一场即兴表演、一段脱口秀;就连入夜潜进岸边的酒吧也能看到戏剧爱好者们高谈阔论的热闹景象。持续11天,戏剧散落在乌镇的各个角落,好像一个转角就会遇见。

“戏剧节就是一个尝试,不同于北京、上海等地戏剧类的艺术节,大家都端坐在剧场里等一部戏开场。”史航说,“这是戏剧的原始状态,它本就该回归生活。”在史航看来,“戏剧就是像生活挖墙脚的工作”。即便不看戏,只看人们最早发现戏剧那种惊喜的样子,就是值得记录的。

“戏剧的意义并不在产业。”黄磊说,“我们见多了一开始就瞄准产业做的文化事件,多半只有一时的热闹,要真正与文化和生活融合,才有厚积薄发的生命力。戏剧节的做法和那些文化事件正好相反。并不依赖戏剧节来带动乌镇旅游,希望可以有小镇缩影似的一个文化活动。而这个文化活动不仅仅代表乌镇,当然它一定会代表乌镇。不是产业的心,而是文化的心。”

赖声川说在乌镇感受到了一种神奇,“原来未必兼容的元素混合在一起,创造了全新的经验”。史航说起在乌镇的日子,“像钻进了时光的琥珀,避开一切变迁,感受戏剧最初的意义,围观、仰望、追随、梦见”。戏剧家们的戏剧理念和这座江南水乡碰撞。

乌镇戏剧节荣誉主席罗伯特·布鲁斯汀曾在《纽约书评》发表文章称:“乌镇的视野是希望能够成为一个主要的国际戏剧事件,像阿维尼翁或爱丁堡。照首届所交出的成绩,几乎可以肯定会达到这个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