师宗高原特色农业成经济发展绿色引擎

29.01.2016  18:42

  本报讯(特约记者李勤)走进师宗生物产业园区凤凰谷食品公司,一辆辆满载着公司生产的农特产品正整装待发。“我们在昆明有30余个直销店,在广州、深圳、重庆、乐山等地拥有年销售产品在300万元以上的代理商。目前,公司开发出火烧牛干巴、鸡枞油、食用菌脆片、水果脆片、野生纯蜂蜜、野生木耳、野生香菇、黑尔糯米、烘托竹荪等三十多类纯天然系列产品。”师宗县凤凰谷食品有限公司董事长周丽芬介绍到。

  近年来,师宗县以农业农村经济发展为首要任务,以增加农民收入为核心,以转变农业发展方式为主线,着力发展高原特色农业。高原特色农业已成为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的绿色“引擎”。2015年,全县发展特色经作55.7万亩,实现农林牧渔业总产值57亿元,“十二五”期间年均增幅达16.99%。

  冬日的师宗寒气逼人,树木凋零,而在五龙的河谷槽区,一望无际的冬早洋芋却生机勃勃、绿意盎然。该县因地制宜做大做强高原特色农业“文章”,在五龙、高良、龙庆三个低热河谷槽区,充分利用独特的气候优势,着力实施以冬早洋芋为主的冬季农业开发,打好时间差,填补市场空白,效益是常规洋芋的2—3倍,成为槽区群众增收致富的拳头产业。在彩云、丹凤、漾月、竹基等镇(街道)充分利用中低产田改造后“地成块、田成方、路相连、渠相通、旱能灌、涝能排”,农业产业化程度高的优势,着力发展设施农业、生态农业。目前,全县建成彩云300亩食用百合示范园区、葵山马湾2000亩蚕桑示范园区、竹基坞白1000亩蔬菜无土栽培示范园区和明阳1000亩标准化蔬菜种植示范园区。去年投资400余万元建成集雨补灌水肥一体化技术示范区3000亩,项目实施后蔬菜滴灌平均节水33.49%、节肥41.3%、省工58.6%;增产20.2%、增效25%;肥料利用率提高30%,农药用量减少15%-20%,示范区蔬菜年亩均增收3600元。“我们公司现在有100多个大棚,自从有了这套全自动灌溉系统后,根据仪器显示的土壤湿度、温度等数据,并根据作物具体的生长情况,我一个人在室内就可以完成所有大棚的浇水、施肥等工作。” 师宗县海利实业大棚蔬菜基地的技术员人说。

  被认定为第一批省级生物产业示范基地的生物产业园区已成为拉长高原特色农业产业链的火车头。目前,园区完成投资8.6亿元,建成占地面积971.9亩,引进20户农业龙头企业入驻。园区内的红盈食品生产的“红盈”牌姜、蒜和腌制蔬菜等系列产品出口到日本、韩国及中东地区。普瑞生物走产、供、销、学、研一体化的路子,已研发出中药饮片800多种和10余种健康养生系列保健产品,旗下的“薏美人”品牌荣获2014年度“全国百佳农产品品牌”称号。在生物产业园区的引领带动下,目前全县有各类农业龙头企业33户,带动农户4.49万户,农民专业合作社215个,社员7000余人,带动非成员农户1万余户。全县建成蔬菜基地30万亩,油菜基地25万亩,冬早马铃薯基地5万亩,中药材基地4万亩,薏仁基地4.5万亩,优质稻基地5万亩。拥有无公害农产品基地91.7万亩,无公害农产品认证23个,“三品一标认证”农产品14个。高良薏仁、黑尔糯米入选全国名特优新农产品名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