师宗多渠道增加农民收入

15.04.2015  12:14


  本报讯(特约记者李勤)2014年,师宗县农村常住居民实现人均可支配收入8198元,其中经营净收入4173元,工资性收入3296元,财产净收入407元,转移就业净收入322元。农民增收呈现多渠道、多途径、多元化的良好势头。

  家庭经营收入是农民收入的“稳定器”,也是农民增收的“重头戏”。近年来,该县紧扣高原特色农业和昆曲绿色经济示范带建设,着力调整农业产业结构,做大做强特色农业,擦亮高原特色农业品牌,拓展农业发展空间,提高农民务农经营性收入。2014年,全县发展特色产业52.51万亩,实现产值14.8亿元。全县拥有无公害农产品生产基地达91.7万亩,无公害农产品基地认定8个、无公害农产品认证23个、绿色食品认证2个,地理标志农产品1个,高良薏仁、黑尔糯米入选2014年全国名特优新农产品名录。全县建成各类畜禽规模养殖场(小区)341户,2014年出栏肉猪100.3万头,肉牛7.5万头,肉羊26.3万只,家禽243万只,实现畜牧业总产值23亿元。同时,着力实施农产品精深加工,开发新产品,延长产业链,增加附加值。按照“建一个龙头、强一项产业、富一方百姓”的要求,采取“公司+基地+农户”等模式,壮大生物产业。目前,已建成的生物产业园区占地面积达971.9亩,累计完成投资8.6亿元,引进和培育了红盈食品、云新生物、真味油脂、普瑞生物、云雄实业等18户科技含量高、带动能力强、发展前景广阔、社会效益好的农业龙头企业入驻。普瑞生物与近5000户农户签订中药材种植合同,发展薏仁、半夏等中药材近3万亩,已研发出中药饮片800多种和10余种健康养生系列保健产品,2014年实现总产值1.21亿元。生物产业园区预计到2017年可实现产值36亿元,惠及全县20余万农户,促进人均增收1680元。

  工资性收入是农民收入的“助推器”,更是农民增收的“新引擎”。该县从提升农村劳动力素质入手,着力抓好劳务技能培训,为实现农村劳动力有效转移、迅速就业“强筋健骨”。依托县职业中学及“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阳光工程”、“新型农民科技培训”、“绿色证书培训”等培训机构和载体,多途径、多层次培养技能型人员,使其在技能型、高收入的岗位上就业,靠技术多赚钱。去年全县完成农村劳动力培训17880人次,其中:职业学历教育1741人、引导性培训4580人、技能培训2000人、实用技术培训7500人。全县累计转移输出劳动力8.9万人,实现转移就业总收入6.9亿元,工资性收入占农民总收入的40.2%。

  财产性收入是农民增收的“加速器”,也是撬动农村“沉睡”资产的有效杠杆。近年来,该县紧扣深化农村改革,用好用活农民对土地承包经营权拥有抵押、担保等权利,盘活农村土地、房屋、林权等“沉睡”的资产,释放财产增值、农民增收潜力。在坚持农村土地集体所有,家庭经营的基础上,引导和规范土地经营权流转。目前,全县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面积达4.84万亩,占家庭承包耕地的10.2%。全县集体林确权152.74万亩,确权率达94.8%,核发林权证5.9万宗、2.7万户,完成林权抵押贷款3700万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