昆明市政协委员徐杉:滇池治理 应构建大数据信息平台

17.01.2016  14:22

十二五”期间,滇池水域的水质和周边景观得到改观 首席记者张玉杰/摄

    进入“十三五”,滇池治理工作如何迈上新的台阶?今年市两会上,滇池治理成为市政协委员关注的焦点。不少政协委员在肯定滇池治理成效的基础上,纷纷建言献策,提出了不少真知灼见。其中,市政协委员徐杉建议,应构建滇池流域大数据信息平台,汇集滇管、水务、环保等多部门信息资源,设立分级阅览权限,为政府决策科研提供支撑。

    成绩

    滇池流域水污染防治通过国考

    “十二五”期间,昆明全面推进滇池治理“六大工程”,环湖截污干渠闭合贯通,牛栏江-滇池补水工程实现通水,建成湖滨生态湿地3600公顷,滇池水域面积增加11.51平方公里,实现了还水于湖、湖进人退。滇池水质由重度富营养转为中度富营养,滇池主要入湖河道水质基本消除劣V类,草海水质基本达到V类,外海水质基本达到IV类。

    去年11月,环保部发布重点流域水污染防治专项规划2014年度考核结果,滇池流域水污染防治规划2014年度实施情况顺利通过国家考核。滇池外海、草海水质除个别指标外,其余指标均达到或优于滇池“十二五”规划考核目标;国家考核的16条河道中有14条水质达标;纳入滇池“十二五”规划国家考核的7个饮用水源地水质达标率均为100%,全部达到国家考核要求。

    至2015年底,滇池湖滨已初步构建了一条平均宽度约200米、区域内植被覆盖超过80%的闭合生态带,形成了一条以自然生态为主,结构完整、功能完善的湖滨生态绿色屏障。滇池湖滨湿地植物共有290种,较2012年增加49种,滇池南岸还出现了喜清水性的苦草、海菜花等物种;滇池周边共记录鸟类138种,较2012年增加42种,其中国家Ⅱ级重点保护鸟类7种;滇池现存鱼类23种,其中土著鱼类5种,并发现了多年未见的濒危物种滇池银白鱼,生态环境质量、湖体水质和周边景观得到了极大改观。

    目标

    水质从“三基本”到“三稳定

    进入“十三五”,昆明将努力实现滇池水质目标从“三基本”到“三稳定”转变。到2020年,力争滇池外海水质稳定达到IV类,草海水质稳定达到V类,主要入湖河道水质稳定达到V类以上,湖体富营养化水平明显降低,蓝藻水华程度明显减轻,流域环境明显改善。

    昆明市“十三五”期间,要着力加强生态文明建设,强力推进以滇池为重点的水环境综合整治。深入实施和完善“六大工程”,提升滇池流域污水收集处理、河道整治、湿地净化、水资源优化配置效能。坚持实施城镇污染源控制,继续完善环湖截污和片区截污系统,深入开展入湖支次沟渠综合整治,优化湖滨生态系统功能,加强面源污染治理,持续开展内源污染治理。

    建言建议

    市政协委员徐杉 构建城市“海绵体”为滇池减负

    “目前,滇管、水务、环保等部门多龙治水的现象虽然已经大有改进,但各滇池治理相关部门之间的信息孤岛现象却仍未打破,给决策、参考、公众参与都带来困难。”为此,市政协委员徐杉建议,应构建滇池流域大数据信息平台,汇集各部门的信息资源,设立分级阅览权限,为政府决策科研提供支撑。

    制定滇池流域人口布局规划

    徐杉表示,滇池治理应严格遵循“量水发展,以水定城”的原则,以滇池全流域统筹解决水环境、水资源、水生态问题,充分考虑滇池水环境承载能力,优化布局经济发展,制定滇池流域人口布局规划,实现“山水林田湖”综合调控。

    此外,应完善滇池流域水环境治理项目绩效评价机制,建立滇池流域治理项目绩效评价指标体系和评价方法,全面客观地评价各类污染治理项目,对滇池水质改善的贡献度和技术经济效益,为优化规划项目组成,提高治理资金使用效率环境提供依据。

    同时,加强滇池治理项目的跟踪管理、规范滇池治理项目的管理程序、实现滇池流域水污染防治项目环境绩效评价工作常态化、规范化、制度化。

    减少因暴雨形成的污染流入湖泊

    在巩固已取得滇池治理成果的基础上,加大对流域内未达标河道的整治力度,完善沿河生态景观廊道建设,加大湿地公园管理,构建流域自然林地+生态绿地+滇池湖滨湿地的城市绿地网络,打造滇池+河道+库塘的城市水生态格局,为“海绵城市”建设打造良好的生态基础,全面提升生态文明建设水平。

    徐杉表示,应完善和构建城市“海绵体”为滇池减负。加快完善污水处理设施和管网建设,强化污水收集处理设施的系统化管理,不断提高城市污水收集处理率,更好地发挥环湖截污工程的功能作用。

    此外,打通恢复和修复已受到破坏的“海绵体”,充分发挥已建调蓄池的调节作用,使雨水通过这些“海绵体”下渗、滞蓄、净化、回用,有效提高城市排水系统的标准,缓解城市内涝的压力。通过下渗措施减少地表水径流总值和峰值,减少暴雨径流形成的污染流入湖泊。

    市政协委员韩亚平 建补水系统 发挥湿地环境功能

    市政协委员韩亚平建议,“十三五”期间,应开展“一河一策”湿地补水系统建设,在具备条件的区域使河水先入湿地再进入滇池,充分发挥湿地应有的环境功能,早日实现滇池水质的根本好转。

    污染控制体系已基本构建

    韩亚平介绍,昆明实施的《环滇池生态保护规划》中,根据流域环境承载力分析,提出构建滇池流域-污水处理-湖滨生态建设污染控制体系,其中的湖滨生态建设是拦截污物的最后一个环节。

    随着滇池治理“六大工程”的推进,到“十二五”末,滇池流域污水处理能力已达到200万立方米/天,城市污水处理率及执行的出水标准均居全国领先水平,随着尾水外排工程的建成运行,流域健康水循环系统基本建立,一个以构筑截污-污水处理为主的污染控制体系已基本构建。

    此外, 随着滇池湖滨“四退三还”生态建设工作的不断推进,目前已开展湖滨生态湿地建设5.4余万亩。其中,湖内湿地1.1万余亩、湖滨湿地1.9万余亩、河口湿地3086亩、湖滨林带2万余亩,共拆除防浪堤43.14公里。滇池湖滨的生态状况和景观格局均发生了根本性的转变。

    捞鱼河湿地成功案例值得借鉴

    韩亚平认为,在城市陆域截污治污体系基本构建完成的基础上,应充分发挥滇池湖滨湿地的环境功能,才能保证滇池水质持续好转。“目前已建成滇池湖滨湿地,类似捞鱼河湿地建设的成功案例非常值得借鉴。

    以捞鱼河湿地为例,该湿地整体布局为扇形布局,按表面流湿地模式设计,将捞鱼河污水处理厂出水、雨花片区、大渔片区及部分乌龙片区的地表径流全部截入湿地。经过两次布水后,捞鱼河水流经中山杉水上森林及自然表流湿地。

    通过由生态防护林—还湿地构成的湿地系统净化作用,河道入湖污染负荷得到明显的改善。水质监测数据表明,捞鱼河湿地进水中平均CODcr、氨氮、总磷去除率分别达40%、75.3%、和54.5%,其环境效益十分明显。

    开展“一河一策”系统建设

    下一步,昆明应如何充分发挥滇池湖滨湿地的环境功能。对此,韩亚平建议,应对“十一五”以来滇池湖滨湿地进行认真梳理,专题开展滇池湖滨生态湿地建设及防浪堤处置现状调查研究,总结经验,分析存在问题,确定切实可行的方案。

    此外,在“十三五”期间开展“一河一策”湿地补水系统建设,在具备条件的区域使河水先入湿地再进入滇池。同时,尽量对防浪堤进行生态化处置,使湿地与滇池连为一体,充分发挥湿地应有的环境功能,早日实现滇池水质的根本好转。

    “十二五”成绩

    滇池水质由重度富营养转为中度富营养,滇池主要入湖河道水质基本消除劣V类,草海水质基本达到V类,外海水质基本达到IV类。

    “十三五”目标

    到2020年,力争滇池外海水质稳定达到IV类,草海水质稳定达到V类,主要入湖河道水质稳定达到V类以上。(都市时报 记者张小燕)

点击进入专题

编辑:文丽荣责任编辑:徐婷
首付
首付  首付【表情】【表情】万买地铁三室准现Zhifang.com
去年云南空气质量优良天数比率为98.1%
云南省2019年环境空气质量总体持续保持优良,云南省16个州、市政府所在地城市全年未出现重度及以上污染天数,全省环境空气质量优良天数比率为98.Zhifang.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