昆明市县级公立医院综合改革取得成效

10.12.2014  15:45

              昆明市于2012年12月1日全面启动县级公立医院综合改革试点工作,共有10个试点县、20所县级公立医院参与改革。该市按照“紧抓一个关键,紧扣三个坚持,实现三个提升”的改革思路开展试点。紧抓一个关键:就是以破除“以药补医”为切入点,切断医院运行发展与药品收入的联系,扭转公立医院逐利行为,建立新型的运行管理机制,统筹推进县级医院综合改革。紧扣三个坚持:一是坚持维护公益性。县级公立医院必须坚持公益性质,不能以营利为目的;政府要切实履行办医职责,严格落实卫生投入政策,并随财政支出的增长而增长。二是坚持调动积极性。深化人事分配制度改革,鼓励探索对院长和学科带头人实行年薪制的薪酬制度,调动广大医务人员积极性,同时严禁给医务人员设定创收指标,严禁将医务人员收入与医院的药品、高值医用耗材、检查、治疗等收入和医务人员挂钩。三是坚持保障可持续。构建决策、执行、监督相互分工、相互制衡的权力运行机制,建立现代医院管理制度。实现三个提升:一是提升县级公立医院竞争力。加强规划建设,合理确定县级医院结构布局、功能定位和建设标准;加大人才队伍建设和引进力度,提升县级医院的技术服务能力。二是提升医保支付管理水平。改革医保支付制度,医疗技术服务收费按规定纳入医保支付政策范围,缩小医保基金政策范围内报销比例的差距,以减轻患者负担。三是提升城乡公立医院分工协作能力。城市三级医院加大对口支援县级医院的力度,建立人才培训、技术合作、共建科室、交流挂职、定期帮扶的机制。鼓励符合医师多点执业条件的城市医务人员到县级医院开展多点执业,提高城乡医疗服务质量与水平。

              一、主要做法

              (一)组织机构健全,工作措施有力。昆明市成立了以常务副市长为组长,分管副市长为副组长,卫生、编办、发改、财政、人社等部门负责人为成员的改革领导小组,合力推进改革。印发了《昆明市县级公立医院综合改革试点实施意见》,市县两级签订目标管理责任书,全面启动改革工作。市发改、财政、人社、卫生等部门出台了调整医院诊查费收费标准、人员经费补助、取消药品零差率财政补助、基本建设投入、住院诊查费报销支付、临床重点专科建设等配套政策。

              (二)政府加大投入,群众享受实惠。2009年到2013年,改扩建16所县级公立医院,10个试点县均有1所医院得到建设;投入医疗设备资金5172万、信息化建设资金2440万。综合改革试点以来,政府加大对县级公立医院的投入,投入资金2.64亿元,其中:中央补助2700万,市级财政补助500万;2013年县级财政补助试点医院人员经费1.04亿元,达到人均2.55万元,是改革前的2倍;安排离退休经费3000万元,安排建设补助及财政贷款贴息资金9832万元。

              (三)改革管理模式,促进医疗发展。积极探索理事会下的院长负责制,建立医院法人治理结构,加强绩效考核。推进岗位薪酬分配制度改革,因事设岗,因岗定人。出台激励政策,吸引和留住优秀人才。抓好城乡对口支援,提高技术水平。以临床路径管理为抓手,规范医疗行为,提升医疗服务安全质量水平。落实便民惠民措施,提升县级医院服务水平。

              (四)落实补偿政策,医保支付到位。通过调整医疗服务价格、改革医保支付方式、加大财政投入等方式,不断完善县级公立医院补偿政策,确保改革不增加群众负担。各试点县通过中央和省市财政补助资金实施药品损失收入补助,门诊药品零差率的合理收入得到补偿。安宁市按照“取消多少,补偿多少”的原则,实现地方财政预算补助;禄劝县建立了门诊药品零差率投入的长效机制,医保基金不低于20元/床•天的标准,对住院药品零差率给予补助。

              二、取得的成效

              (一)建立了县级公立医院补偿机制。落实了药品零差率的经费补偿政策。共投入2700万元用于弥补试点医院实施门诊药品零差率产生的损失,对住院药品零差率的损失,按照每人每天增加20元的住院诊察费给予补助,参保人住院补助资金从医疗保险基金中支付。政府落实办医职责,加大财政投入。试点医院编制内人员实际投入达到2.6万元/人,投入资金10405万元。各县(市)区财政安排3000万元落实符合国家规定的离退休人员费用,补助9832万元落实基本建设及大型设备购置费用。市级财政安排150万元,县级财政配套不低于150万元,用于临床重点专科发展和人才队伍建设。

              (二)增强了县级公立医院服务能力。各县(市)区人民医院将近3年县外转诊率排名前4位的病种作为临床专业科室申报重点专科建设项目,积极加强妇产科、新生儿、重症监护、急诊急救等科室建设。深入开展同级医疗机构检查、检验结果互认工作。建立了县级医院与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分工协作机制,实施双向转诊和县乡对口支援,切实减轻患者负担。加大基层医院中医药服务报销比例,县级中医院和县级综合医院中医科享受医保支付的二次报销的政策,减轻患者中医药治疗费用。

              (三)推进了人事分配制度改革。落实县级公立医院用人自主权,执行岗位管理制度,将收入分配与工作人员的岗位职责、工作业绩、实际贡献挂钩,向优秀人才、关键岗位和一线岗位倾斜。全面推行聘用制度。除党政领导干部按干管权限由卫生主管部门或组织部门任命外,其他管理人员、专业技术人员与工勤人员在平等自愿、协商一致的基础上与医院签订聘用合同。卫生人才职称评定向基层倾斜,非市政府所在地的县(市)区和乡镇基层单位工作的卫生专业技术人员可免试外语和计算机,对于乡镇卫生人才的职称评审,给予政策倾斜。

              (四)县级公立医院主要指标显成效。与改革前相比,20家医院医疗业务收入和诊疗服务人次增加,门诊和住院药品费用同比下降,70%以上的农村居民患者均在县域内得到有效治疗。县级公立医院综合改革试点工作呈现出党委政府重视,部门密切协作,县域全覆盖、群众得实惠,医务人员受鼓舞,医疗机构得发展的良好局面。

              下一步,昆明市将进一步优化医疗资源布局,抓好医疗资源配置,构建市、县分工协作、分级诊疗的服务格局,积极推进县乡一体化医疗服务体系建设。按照以县为主、分级投入的原则,健全政府对县级公立医院长效的、稳定的财政投入机制。建立适应行业特点的人才培养和人事薪酬制度。以骨干医师培训和重点专科建设为抓手,提升县级医院服务能力。加快推进信息化建设,建立市、县两级医院以电子病历为核心的医院信息化管理体系,实现区域卫生信息共享。

出处:云南省政府信息公开门户网站云南省卫生厅 发布人:530000029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