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沧市乡村建设见闻:山坳里升起绿色的梦想

18.11.2015  11:08

  深秋时节,汽车穿行在滇西南的临沧山地,白云朵朵,满目苍翠,高高的龙竹林漫山遍野,紫红色的三角梅一路盛开。我们走访在一个个山坳里,一片片平坝上,欣赏着高原特色农业的斑斓色彩,感受着民族村寨建设的扑面新风。

 
美丽乡村:村在林中,房在绿中,人在景中

  首先进入我们视野的,是临沧的美丽乡村建设。
  芒见,耿马县勐撒镇的一个自然村。佛塔,缅寺,一株苍老的古柳披着生命的绿叶,老人在村头的文化广场上解说着新米节、泼水节时的盛况。一泓清凉的山泉顺势而来,绕开寺和塔,淙淙汩汩,穿村而去,日夜不息。举目四顾,隐然有一番桃源气象。宁静的村落中,一边是等待拆除的旧居,一边是逐渐扩展的新屋,新屋的大门上方绘有孔雀开屏的图案,传递出傣族特色鲜明的文化,展示着村民日见滋润的日月。
  如果说芒见村的变化是自然生长,耿马县城郊的芒信村建设就是凤凰涅槃。一经发动,村民的积极性就很高昂。告别空心砖石棉瓦的老屋危房,搬进有水泥硬板路太阳能路灯的“恒春小镇”,还有政府的补贴,谁不愿意?在理事会的协调下,村民自选户型,自选方式,自选建材,自行贷款,全程自主参与。修建沼气池,牛羊进养殖小区,村民都很乐意;修路装灯,以树为篱,要拆掉一些农户的大门、围墙,也都没有怨言。记者走进农户刀永兰家,5口人住着两层小楼,200多平方米造价30多万元。谈及建房负债,刀永兰回答:地里有甘蔗和烤烟收入,外面有老伴和儿子搞装修挣钱,还有政府补助加贷款贴息2万多元,还贷很轻松。同行的耿马镇阮进嵘书记笑言,有点负债,也是一种倒逼,村民更急着去打工去创业。
  更具规模的还数沧源的光荣新村。这是“佤山幸福工程”的一个缩影。145户全部从周围10个组中搬迁而来,实现了人口、产业和公共资源“三集聚”。新村的文明建设给外来者的印象特别深刻:村民告别了以前的茅草屋杈杈屋,改变了牲口满地跑、到处是泥粪、一到雨季连落脚的地方都没有的破败景象。青山、翠竹、红顶、灰墙,一栋栋装饰有燕尾、牛头的佤族民居依山而建,错落有致。村寨道路两旁早早种上了花草树木,房前屋后的空地上还种有各种蔬菜,干净整洁的硬板路通到各家各户,客厅中央和厨房里再也看不到“永不熄灭的火塘”,取而代之的是环保型灶具灯具。妇女互助组深入农户开展“净化我家、美化我院、整洁我居”主题实践活动,将包含劳息时间、道德、法制、科技、卫生等内容的《群众劳息规程》粘贴在家家户户门前,常学习、照着做,让村民养成与文明并进的生活方式。村庄还评选“十星级文明户”,举办双语道德讲堂,开展“美丽乡村·文明卫生·巾帼行动”……美丽乡村从民居建设开始,正在向文明提升递进。
  一批有民族特色、文化底蕴、自然风貌的田园风光型、山间别墅型、住宅小区型、商住一体型、农耕文化型、旅游观光型等特色新民居示范区,正在临沧乡间崛起。


现代农业的路径:产业、生态、文化一体化


  临沧农业的现代化转型,也在静悄悄地展开。
  芒见村的转型从种植生态有机稻起步。良好的水源、气候,优越的土壤条件、生长周期,还有摒弃农药化肥专用农家肥坚持人工除草的农田管理,赋予有机稻米更为丰富的营养。就连流淌的山泉也要将生活日用的与稻田灌溉的分流,免得造成污染影响稻米品质。乳白色、淡香型、颗粒匀和口感好是芒见牌有机优质稻米的主要特点。转型的主体是专业合作社。农户以土地或现金入股,土地每亩作价8000元,现金每股1000元。农户自家种植的稻谷加工成大米后,由合作社统一购销,农户不出家门就能卖个好价钱。合作社还免费为农户提供农用物资和种植管理技术培训,预先支付农户种植、养殖和建房扶持资金。理事长傅迈成介绍,合作社不断发展壮大,正在引进种植冬桃、香砂仁,尝试稻田养鱼,考察生物柴油大豆,建设庄园经济。
  芒信村的主业是甘蔗。蔗糖市场疲软,芒信搭上耿马县与云南农大战略合作的快车,引进高效益的柠檬、秋葵和蓝莓。去年村民人均收入8200多元。自然生态是临沧的发展底蕴,也是临沧的转型优势。沧源县副县长陈德明介绍,沧源的森林覆盖率已达75%,生物资源特别丰富,仅经济林就有220多万亩。沧源农业的结构改革,就是提质增效,立体共生,融合发展。甘蔗种植在海拔1300米以上的要退蔗还林,以利保持水土;橡胶吸水量大,排他性强,也得控制面积;50万亩核桃多层经营,上层核桃,中间是小麦、豌豆和苦荞,林下可栽种魔芋、红薯和山药;大片茶园套树培育,香樟树有驱虫效果,不用农药,生物防治,水冬瓜树皮厚根深,遮荫保湿,松化土壤,栖息其间的小绿叶蝉吃了茶叶,留有余香,提升茶质。
  碧丽源茶业公司在沧源芒摆村建设的高山有机茶园就是一个鲜活的样本。初秋时节,空气清新,茶香幽远。负责基地建设的副总经理田源介绍,得天独厚的地理条件,还得有顺应自然的耕作方式,才能成就一杯纯净的好茶。茶园在2006年流转土地时,就请了专家规划。荒坡上开垦茶园,首先要保留原有的16万株植保植物桤木,形成以茶树为主体的高中低立体植被,营造生物多样性环境,有益于有害生物和有益生物之间建立种群平衡。茶园里还建立生态走廊——连接动物小块栖息地之间的生物通道。1.5万亩茶园,结果不能种茶的保护地就占了近4000亩。继而实施茶园生态修复工程,科学合理种植茶树、绿化树,严格按照覆荫树种植要求,确保生态茶园覆荫度和覆盖度达标。建园8年来,从未发生过大的病虫害。记者感慨,沧源人追求的,不仅有人与人的和谐,人与自然的和谐,还有第三种和谐,即自然与自然的和谐。
  陈德明介绍,力争到2020年,全县建成高标准生态茶园5万亩。
  临沧的农业是多彩的。融合发展,业态创新,一片生机勃勃的景象。我们到访的芒见、芒信和光荣新村,村美民富人欢乐,都将产业、生态、文化融入乡村旅游业的蓝图。全民参与的泼水节、新米节、摸你黑狂欢节,既是民族文化的传承,生活品质的提升,也是旅游资源的开发。芒摆村与碧丽源一道,正在构建茶文化传播平台,发展原生态歌舞文化,创造农业新业态,开拓乡村新道路。这是一种开发,一种衍生,也是一种再造。


资本+农户:发展“共享经济


  当下的临沧农业经济,起点偏低,规模分散,如何突破瓶颈,加快步伐?显然,没有资本的拉动引领不行,没有农民的参与共享更不行。
  勐撒镇的沈斌书记带领我们参观了耿马普惠三农服务专业合作社,见识了一种“合作联社+庄园+金融机构+农户”的发展模式。合作社的投资主体是一家小额信贷公司,农户以土地入股。公司以茶园抵押贷款,贷款额的一半可用于农户生产经营、民居建设和生活所需。勐撒镇素有“蒸酶茶之乡”的美称。怎样把勐撒茶叶的高品质种出来,把蒸酶茶乡的老品牌打出去?需要实力强劲的龙头带动。尽管镇上有大小加工企业和作坊上百家,但做出来的大都是七八元一包的中低端茶。现在,真的龙头来了,新的担忧也接踵而至。沈斌坦承,这家龙头全面服务农户,发展庄园经济,多有创新突破,但毕竟不是专业企业。如何保证其重心置于茶业经营而不是融资信贷?怎样防范公司经营失败破产风险?政府既要发展农民,还要保护农民。
  陈德明副县长也有同感。沧源县政府欢迎资本下乡,但始终坚持土地流转一定要充分尊重农户意愿。他说,现在有一些老板一来就要上千亩林地,其实真正想做林业的很少,而是把林地作为贷款平台,将林权抵押贷款挪用其他项目,稍有风吹草动就可能拔腿跑路。
  当然,临沧的土地上,我们还是看到了更多的希望。
  沧源县勐养村的山谷中,我们见到了佤山生态水产公司的老总孙国柱,温州人。30多年前老孙独自一人闯荡高原。2008年转移战场,投资400多万元承租了勐养的200多亩水塘,养殖螃蟹、泥鳅、黄鳝、青虾、草鱼等水产。老孙看中的是这里宝贵的山泉水,纯天然。饲料是附近酒坊的酒糟和油坊的豆饼,不含任何添加剂。有了生态的底气,“佤赛”品牌的大闸蟹每斤能卖到120多元的高价。老孙说,这里的水面很多,他要带领村民一道经营,做大勐养的养殖经济,兴旺勐养的特色村寨。
  再说碧丽源茶业公司。他们在沧源芒摆村经营的是中国首家通过国际“雨林联盟”认证的可持续高山茶园,社会、经济、环境三方面都有很高的联盟标准。当然,企业老总立场很坚定:不求500强,但做500年!茶叶投产前,付给农民管理费,新茶上市就有采鲜费。村民土地流转付租金,有了收益茶农还分红。碧丽源茶叶的采购商英国川宁公司作为第三方每年都前来巡视,巡视内容既有茶叶的生产经营,还有茶园的生态保护,茶农的生活文明。佤族的房屋低矮,常年不熄的火塘熏烟,他们就要求增加窗户,保证通风和光亮,还要问茶农采茶一天挣多少钱,是否现金兑付,外地人是否歧视,男女是否同工同酬,村庄垃圾怎么处理,小孩就学是否方便,企业能帮你们做些什么?田源回忆,巡视年年合格,但年年也留下整改意见。刚加盟碧丽源的三四年,他带着管理人员每个月都要像老师一样,去农户家里检查督促——起床后要叠被子,有垃圾不乱丢,等等。企业与农民共同守护美好家园,共同建设幸福生活。
  芒摆村的万亩茶园是一个基地,也是一所学校,一方家园。碧丽源与芒摆村共建“茶农之家”,培训室、医疗室、图书室一应俱全。企业还有特别设置的“红色股份”,每斤茶叶收入提取一定比例加上地方党建经费投入企业,分红用于党支部、工会和妇联开展活动。村里每两三年以组为单位举办一次运动会,有拔河、打篮球、知识竞赛等项目,活跃村民文化生活。在这里,资本下乡撬动的,不仅是现代的产业体系,还有社会的文明进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