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家高度评价昆明市中小学师生抗疫作品征集活动

30.06.2020  09:40

严谨、专业、细致、负责……无论用多少词藻,来形容“齐心抗疫  爱国力行”——昆明中小学师生抗疫作品主题征集活动评审专家,都不足以表达对他们的敬意。他们以专业的视角、精英的思想、负责担当的态度,让此次活动熠熠生辉,让优中选优的获奖作品“吹尽黄沙始见金”。

为了一件作品,他们可以展开讨论,甚至邀请工作人员通过各种手段查验、勘证。专家们的目的只有一个,力所能及地不漏掉一件好作品,也全力以赴用他们的“火眼金睛”让“浑水摸鱼”的作品出局。

面对繁杂的作品,各位专家倾注心血;评审结束,大家备受鼓舞,疲态尽扫。他们认为,这样的活动,这样的作品,“我们再辛苦也是值得的”。

专家观点>>>

云南画院院长助理、国家一级美术师肖凡:

昆明美术史上的重要一笔

面对一长串头衔和各种荣誉,云南画院院长助理、国家一级美术师肖凡始终低调而友善。他说自己更看重这个活动的重要意义和那么多作品能够参与其中。

他说这样的活动非常有意义,无论作品好坏,同学们拿起手中的画笔表达自己的热情,并且积极参与都非常难得。这个活动在昆明美术史上也会留下重要一笔。

在举国上下都在抗击疫情之下,活动本身就具备了鲜明的主题。全市中小学师生的参与,不仅是举国抗疫的组成部分,也是发动社会各界积极关注,并以身作则参与到抗疫之中,它对每个人都是有警示作用和重大意义的,没有人在灾难面前能置身事外。

肖凡对自己作为活动终评专家的身份感到非常荣幸。他表示,看到这么多优秀的作品,不仅题材、形式、手法多样,而且部分作品很会运用技巧,这说明昆明美术界学的人、教的人都付出了巨大心血,这让人很欣慰。而且,在部分作品中,能透过作品看到孩子们是用了心的,是能打动人心灵的,非常不错。

他尤其提到了作品中的版画、中国画。这些都是传统文化,需要更多人去学习、去传承,在作品中能看到版画、中国画参与进来是值得肯定的,“现在毕竟有太多的电脑绘画、电脑制作这些依靠科技手段来完成的作品,而且很多人现在很流行学动漫。

肖凡同时给出了建议,部分家长和培训机构太性急了,有些作品就难免浮躁。绘画是需要积累的,不是一朝一夕之功,打牢基础、开拓视野,不要急功近利,很多娃娃是非常有前途的。

云南艺术学院美术学院教育系主任陈晓鸣:

展现媒体担当弘扬家国情怀

云南艺术学院美术学院教育系主任陈晓鸣是一位很有激情的人,无论评审现场还是评审前后,都非常愿意表达出自己的观点,他更是对活动组织者展现出的媒体担当给予了较高评价与肯定。

疫情之下,媒体参与做这样的活动非常值得肯定,这是协助教育界做了美育的工作,让那么多师生参与进来,有力地弘扬了社会主旋律和家国情怀。

作为活动的承办方,昆明报业传媒集团(昆明日报)、“昆明教育”微信公众号充分发挥了媒体优势,高度关注了疫情与教育这两个非常具有现实意义的社会焦点。疫情之下,我们应该做些什么?师生在不能正常复课的情况下又能做些什么?一个活动把疫情与教育紧密结合了起来,让全民关注度较高的两个焦点有意义地黏合起来,让更多师生更加关注这场疫情,并以各种方式,比如绘画、写作等,把自己的真情实感表达出来,既起到了有效宣传全民抗疫的作用,又让广大师生通过自己的作品,充分激发出家国情怀和爱国主义精神。这就是媒体应有的责任,效果非常喜人。

当然,陈晓鸣对承办方也提出了更高要求。他认为这么好的活动,参与度还不够,应该有更多师生参与进来,形成更大的规模,还应该设置幼儿组和高校组,“可能是还没有完全复课的原因吧,参与活动的人数多少会受一些影响。但是,有价值、有意义的活动就应该有更广泛的人群参与其中。

云南省教育厅艺术教育委员会常委张明:

昆明中小学师生是有水平的

耕耘教育数十载,云南省教育厅艺术教育委员会常委张明对学生一直都很有感情,他说自己这份感情一辈子都割舍不了,看到这么多有水平的作品参与进来也是对自己的一个巨大安慰。

参与活动的作品充分反映出了昆明中小学生的正常水平,同学们用手中的画笔,表达了真情实感,部分作品非常优秀,活动充分激发出同学们的创作热情。这份创作的热情和表达的情感,对于一名教育工作者而言是充满期待的;从作品质量来看,昆明艺术教育和美育工作是大有希望的。

张明认为,广大师生的作品对情感的表达是很充分的,对美术的爱好也通过画笔呈现出来了。人们离不开艺术活动,有主题、有思想的艺术活动,可以有效激发大家的创作热情,通过创作来表达自己的所思、所想,这就有效促进了大家对美的判断。这样的活动放在学生群体中,不仅让广大学生有了一个非常好的展现平台,对美育工作也是具有非常大的促进作用的。

就参与活动的作品而言,很多作品紧扣主题,而且笔下生辉,很有自己的想法。作品关注的群体丰富,有知名专家,有医护人员,有警察和快递员,还有自己的亲人、同学;作品的表现形式多样,无论何种绘画手段,无论是动漫还是神话人物,大家都能够以自己的思想,通过画笔或宣扬全民抗疫、或抒发爱国情怀、或善意提醒生活细节……画笔下的人情感丰富、画笔下的物栩栩如生。同学们缺乏观察、缺乏揣摩是创作不出来这么生动的作品的。

张明希望广大师生能通过如此正能量的活动,有效促进队伍建设、有力提高艺术水平,“昆明的教育队伍和师生是有这个水平的。

云南省特级教师、盘龙区教师进修学校周丽蓉:

唯有细致才能深入

终评现场的专家有多严谨、有多负责?看看特级教师、来自盘龙区教师进修学校的周丽蓉对待每件作品的态度,就可见一斑了。绝不漏过一件好作品,在周丽蓉面前体现得淋漓尽致。

走进终评现场,拿到进行评审的作品那一刻起,周丽蓉瞬间进入到非常投入的状态,言不离作品的切入点、语不离写作者的观察力。在文章中,发现学生能够非常好地再现生活,把点放在了身边人和身边事,表达了不错的观点,作品很有思考,她会一展紧锁的眉头,欣慰地跟其他专家评委交流、品评一番;碰到样话、套话,整篇文章流于表象,她又一脸严肃,很惋惜地感慨着,“这么好的题材、这么好的机会,可惜了,可惜了。

看着眼前的作品,周丽蓉仿佛走进了给自己的学生批改作文的课堂。在她心目中,每个娃娃都是好苗子,“写作如果陷入一种套路,或者站在孩子的这个年龄段却说样话、套话,老师是有责任的。”她说,学生写作,首先要引导他们有细致的观察力,人也好、物也罢,观察不细致就不能深入去写自己想写的东西;其次,言为心声,部分作品中写到自己的舅舅、自己的小姨,写到医护人员如何照顾自己年迈的外公……因为写得有情感、很投入,写出来的作品是能打动人的;再次,学生时代要加大阅读量,在优秀的文章、读本之中汲取营养,在作品表达上、描写上会更丰富、更生动。

涉及的学校这么多,作品题材如此广泛,“这已经充分反映出这个活动的价值和意义,也给师生都上了一堂生动的爱国主义教育课。

昆明市教科院小学语文教研员俞群:

我口写我心我手书真情

我口写我心,我手书真情。昆明市教科院小学语文教研员俞群对部分中小学生能写出如此这般的作品褒奖有加:“这些作品给人的冲击力很大,很有真情实感,部分作品对文字、事例提炼非常不错,写得入木三分,展现了非常不错的表现力。

俞群认为,中小学生写作,特别是小学阶段,应该是“习作”,还不是“写作”。通过这样的活动,让孩子们参与其中,更像是出了一篇“命题作文”让大家来思考。怎样写好这篇命题作文?孩子们交出的答卷是令人欣慰的。在大量作品中,可以看到他们收集了很多信息,提炼了很多事例,不仅我们耳熟能详,还有背后的一些情节和故事;表达是有情感的,他们通过信息收集、材料阅读等过程,中间是有所思考的,再以自己的理解表达出来,作品内容就有沉淀、有内涵了。

习作是一个过程,孩子们只要不断积累、不断完善,就会有完全属于自己写作的作品呈现出来。“这次的很多作品,已经跨越了‘习作’这个阶段,读来很有冲击力。”俞群说,在“命题作文”中还有如此丰富的题材和内容,这说明大家不仅是带着思考来完成的,对生命、对社会、对国家这些概念,也会产生新的理解与认识。“这超出了课堂、超出了活动的范畴,这样的教育是现实而生动的。

作品故事>>>

绘画小学组一等奖  师大附小金安校区六年级段卓君——我的爸妈是英雄

我是一名小学生,现在还做不了什么,但我想画一幅画,致敬抗疫前线的叔叔阿姨。爸爸妈妈经常不在身边,但小小年纪的段卓君很懂事,很少让带着她的外婆操心。

段卓君的爸爸是一名人民警察,妈妈是一名医生。平日里,她很为自己的爸爸妈妈感到骄傲,“爸爸是守护大家安全的卫士,妈妈救死扶伤。他们是我的榜样。”但是,当一场疫情突然而至,她为之骄傲的爸爸妈妈却放下这个“心头肉”,奔赴更需要他们的“战场”。

一下子都去了,段卓君心里很难受。平日里妈妈好歹每天会回来,爸爸也隔三差五总能陪陪自己,可这一次……他们怎么不回来看看自己、陪陪自己?

往常的三四天,在忙碌的学习中,以及家人的陪伴下,过得好快好快。直到见到妈妈,段卓君似乎懵懵懂懂明白了“一日不见如隔三秋”的“一日”到底有多久了。三四天没见到面的妈妈,一脸疲惫,却紧紧抱着自己不愿撒手,何止妈妈,她自己也不愿撒手呀。

可是,妈妈好歹三四天能见上一面了,爸爸呢?怎么一去就什么消息也没有?

看着新闻上,每天都在播报抗疫一线的很多叔叔阿姨、爷爷奶奶在不辞辛劳守卫他人,段卓君提起手中的画笔,她想画点什么。可是,脑海中一直晃动着爸爸的身影,虽然妈妈告诉自己不用担心,爸爸是在工作,但一天见不到爸爸就少不了多一天的担心啊。

爸爸妈妈和抗疫一线的叔叔阿姨一样,都是我心目中的英雄,我就画他们吧。”定下了心,段卓君落下了画笔。画作中,鲜花盛开的地方站着很多她心目中的英雄,有医生、护士,有警察、工人,她还画上了黄鹤楼,为抗疫一线的英雄加油助威。

画作完成了,看着自己的作品,画中的医生怎么如此像妈妈,画中的警察怎么如此像爸爸……泪水悄悄从眼里流了下来,快一个月了,爸爸怎么还不回来?

终于,经历最漫长的期盼,爸爸回来了,“我一点也不怨他。爸爸妈妈是英雄,英雄要帮助更多的人。

作文初中组一等奖  云南师范大学实验中学初二年级盛思博——他的背影

盛思博的声音,透着一股朝气,还有与年龄不太相符的成熟。提及他的作品《黑暗中的光》,盛思博挥之不去的,是那段时间爸爸无数次留下的背影。

爸爸从事网络通信服务保障工作,一年365天,别人可以休息,但自己的爸爸却很少有这样的机会。终于盼到过年,盛思博渴望爸爸能好好陪陪自己和妈妈,然而,一场疫情让这个小小的愿望成了奢求。也正是因为疫情,让爸爸本已忙碌的工作,增添了更多的责任与压力,“比任何时候都更重要,一定要保障通信线路任何一秒的畅通”。

泡汤的何止是自己的愿望,盛思博知道很多很多家庭的这个愿望都只能藏于心中了。只是,从大年初一早上开始,盛思博还要逐渐适应爸爸出门时的关门声,还有他的背影。

地铁、公交相继停运,15公里的路程让爸爸只能又蹬上自行车。有一次,天刚蒙蒙亮,爸爸裹着厚厚的羽绒服,从车棚里取出了自行车,一蹬地,上了车。这时候,清晨的薄雾还未散开,爸爸的身影很快消失在了小区尽头……

我想起了朱自清先生的《背影》,这一刻我明白了很多。”盛思博声音压得很低,眼角哪怕湿润,也掩不住与他年龄极不相符的克制,“我想爸爸,也很担心爸爸,但有更多的人需要爸爸和像爸爸一样的千千万万叔叔阿姨值守自己的岗位。

他从未向爸爸表达过的担心,很快来了。一天,爸爸依旧很晚才回来,他没进家门就对妈妈说“我的体温有点高,拿温度计给我测一测”。看着爸爸在走廊里被灯光时而拉长、时而缩短的身影,盛思博很焦虑,前所未有地感到自己的渺小与无助。

时间过得很慢,盛思博已经无法忍受时间居然会“停顿”了。他除了在心里千遍万遍地祈祷,就是愣愣地看着爸爸略微佝偻的背影,“爸爸并不强壮,但在我心目中一直是高大的,给我的是一种莫名的安全感。可是……

正常。”爸爸兴奋地推开门进来的瞬间,盛思博失忆了,也失语了。

他知道爸爸的平凡,更知道无数平凡的人守护了世间的繁华与安宁。

作文小学组一等奖  红旗小学四年级付雨冉——57天没见到爸爸,我想他!

那段时间,我有57天没有见到我的爸爸,我非常想念他!”四年级的付雨冉现在也不能经常见到爸爸,每次短暂的欢聚,对于爸爸的小棉袄来说,这都是一种奢望。

付雨冉的爸爸是一名狱警,直到今天,要见爸爸一次,也要等待28天。爸爸每次回到单位,都要先隔离14天,再正式执行任务14天,所以每次见到爸爸,她都要“求抱抱”、撒撒娇。

回忆那次漫长的等待,付雨冉说“我太想爸爸了,想得我都哭了”。因为服刑人员相对比较集中,为了避免感染,爸爸那次出门去单位以后,就一直没回家。

想爸爸的时候,付雨冉就把想跟爸爸说的话记下来。等到可以跟爸爸通话的时候,她就“”着电话,倒豆子一样把自己的心里话说给爸爸听。可时间总是很短,自己想跟爸爸说的话老也说不完。

一天一天,老是见不到爸爸的付雨冉有了小情绪,“电话里就只能说一小会儿,面也见不着”。有了情绪的她开始有点抱怨爸爸了,难过的时候,甚至躲着哭,“爸爸为什么这么长时间不回来看我呀”。

有一次,学校要求上报在抗疫一线的父母,付雨冉问妈妈:“爸爸算抗疫一线的英雄吗?”妈妈说:“爸爸不是抗疫一线的英雄。他只是做了他该做的!

但是,付雨冉觉得爸爸就是抗疫英雄!只是,每次拿起电话,或提起笔,她总想跟爸爸说:“爸爸,我想您了!

掰着指头、算着日子,57天。

见到爸爸的那一刻,付雨冉一肚子话没说出来,先哭上了。那一刻,她没有了抱怨,只想着让爸爸陪自己长一些,再长一些。

作文高中组一等奖  官渡区第六中学高二年级解志娴——哥,你是我的骄傲

一场令人猝不及防的疫情,让太多太多家庭为自己的亲人牵肠挂肚。疫情面前,解志娴的哥哥成了逆行者之一,这让她平添了太多担心和牵挂。

哥哥是警察,在得知需要奔赴“战场”的那一刻,毅然决定赶赴抗疫前线。尽管不舍,可谢志娴知道,他不仅是自己的哥哥,更是一名人民警察,疫情就是命令,疫情前线需要他。

可是,从哥哥告知家人后,放下电话的那一刻起,便近两个月未曾归家,家里的所有人只能通过为数不多的照片知道他的情况。他吃的如何、住在什么地方、能不能休息好……一串串问号萦绕在解志娴的脑海中。

每每因为思念,解志娴就翻看那几张照片,可是看得多了就愈发担心。工作不分昼夜,累了就席地而躺;满身大汗,都浸透了那身威严的警服;还有,他那脸上遍布的勒痕……每每这个时刻,她多想告诉哥哥:“我们可以无恙,你却迎难而行。

奉献也是爱国。哥哥的坚定,并没有因家人的牵挂而减弱一分一毫,相反却多了更多的责任与担当,他的坚定背后,何止是为了自己的妹妹,还有千千万万的家庭、千千万万的亲人。

解志娴把自己的牵挂和担心埋进了内心深处。看着新闻里钟南山院士、李兰娟院士的坚定,她也有自己的梦,她希望自己有朝一日,像哥哥一样,甚至超越哥哥,也能肩扛使命,负重而行。

她想告诉哥哥:“哥,你一直是我的骄傲和榜样,待春暖花开见面时,我想给你一个拥抱。”(昆明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