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山市“三去一降一补”深入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

14.06.2016  19:39

 

去产能。对部分资源枯竭、无法继续生产的企业进行淘汰关闭,年内淘汰水泥熟料产能60万吨,淘汰煤炭产能39万吨。到2018年底,全市“休眠企业”基本实现市场出清,水泥、煤炭行业供需基本平衡。

去库存。抓政策创新,大力消减商品房库存;抓政策落实,全力推进棚户区改造步伐。到2018年底,全市棚户区改造货币化安置达到60%,商品房库存规模比2015年底的350万平方米减少15%。

去杠杆。实施积极的财政支持政策,加快处置不良贷款,防范化解地方金融风险。到2018年底,全市金融业增加值达到32亿元,占GDP比重4.5%以上,努力降低全市银行业金融机构不良贷款率,努力实现省属企业资产负债率不高于70%的目标。

降成本。积极帮助企业降低“用地用电、物流、税收、保险、人力、财务、交易”这七大成本,年内为全市实体经济企业减负约16.33亿元。到2018年底,企业负担持续减轻,企业活力进一步激发,企业竞争力明显提升,形成企业发展与经济社会发展良性循环的格局。

补短板。一是补基础设施短板,覆盖“公路、铁路、航空、能源、水利、城建”六大领域;二是补产业短板,安排20亿元产业基金,扶持“农特产品加工、新材料、轻纺、信息、旅游文化、现代物流”六大重点产业;三是补社会事业短板,重点提升教育、医疗水平;四是补扶贫开发短板,全力抓好易地扶贫搬迁,做到“出亮点、出特色、出经验”,腾冲市2017年脱贫摘帽,隆阳区、施甸县、龙陵县、昌宁县2018年脱贫摘帽;五是补对外开放短板,持续抓好国家级腾冲边境经济合作区建设工作,深入推进国际产能合作,加快孟中印缅经济走廊国际大通道建设进度。力争到“十三五”末,全市年度生产总值突破1000亿元大关,规模以上固定资产投资总额突破1500亿元大关,一般公共预算收入突破100亿元大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