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两会]5州市代表共话滇中一体化发展

28.01.2015  11:35

滇中城市经济圈一体化发展扬帆起航,昆明、曲靖、玉溪、楚雄、红河都以积极主动的态度、勇于担当的气魄、开放合作的胸怀和苦干实干的作风,全力推进一体化发展各项工作不断实现突破。省“两会”上,五州市代表团在亮出今年的工作目标时,均提出要扎扎实实做好各项工作,推动滇中一体化迈出坚实步伐,率先走好滇中城市一体化发展这盘大棋。

昆明

扮演好角色

履行好职责

在推进滇中城市经济圈一体化发展的过程中,特别是云南省滇中城市经济圈一体化发展现场推进会以来,昆明作为滇中城市经济圈的“中央处理器”,迅速贯彻省委、省政府的重大决策,认真落实昆明市委十届六次全会的安排部署,敢于担当、主动作为,切实肩负起推动滇中城市经济圈一体化发展的历史责任。

去年12月13日至14日,省委、省政府大手笔谋篇布局,召开滇中城市经济圈一体化发展现场推进会。12月29日闭幕的昆明市委十届六次全会明确提出,昆明要抢抓滇中城市经济圈一体化发展的战略机遇,坚持互促共进、互利共赢、联动发展,携手滇中兄弟州市和滇中产业新区,共同推进基础设施、产业发展、市场体系、基本公共服务和社会管理、城乡建设、生态环保六个一体化,形成极化效应强、相互衔接、互为支撑的区域发展新格局。12月31日,昆明市委常委(扩大)会议专题研究昆明参与推进滇中城市经济圈一体化发展相关工作,审议《昆明市参与推进滇中城市经济圈一体化发展工作方案》,明确在市发改委设立领导小组办公室。

省人大代表、昆明市委书记高劲松说,滇中城市经济圈一体化是我们面临的重大发展机遇。我们必须牢固树立协作发展、共同发展的全局理念,抢抓机遇、乘势而上,携手滇中兄弟州市和滇中产业新区,共同加快滇中城市经济圈一体化进程,用实际行动为滇中城市经济圈一体化发展作出应有贡献。

高劲松表示,作为滇中城市经济圈一体化发展的领头羊,昆明必须找准自己的角色定位,充分发挥主导作用、主体作用,主动作为、积极作为、有效作为,在滇中城市经济圈一体化发展中发挥昆明的作用、贡献昆明的力量。要统筹兼顾、长短结合,找准昆明参与滇中城市经济圈一体化发展的切入点和着力点,重点要在基础设施互联互通、产业发展互促共进、市场体系对接对流、基本公共服务和社会管理共建共享、城乡发展融合互动、生态环保联防联控六个方面下工夫。要立足当前、抓住关键,扎实做好积极争取支持、加强沟通对接、完善配套措施、主动请示汇报、全面动员部署等具体工作。要把一体化发展摆在更加突出的位置,严格落实行政首长负责制,把各县区和相关部门参与推进滇中城市经济圈一体化发展工作纳入年度考核,加大舆论宣传力度,形成参与推进滇中城市经济圈一体化发展的强大合力。 首席记者傅碧东报道

曲靖

把握机遇

与滇中城市共建共荣

曲靖连续10余年稳居全省第二大经济体,在人口规模、交通区位上也有优势,是滇中城市经济圈中的重要城市。在滇中一体化发展中,曲靖将充分发挥自身优势,成为滇中城市经济圈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省人大代表、曲靖市市长范华平说。

2014年10月,《滇中城市经济圈一体化发展总体规划》出台,提出“2014年到2016年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和农民人均纯收入分别力争比2012年增加一倍左右”、“州市之间人均生产总值差距由2012年的2倍下降到1.5倍以内”等目标,“这些对曲靖来说既是挑战也是机遇,曲靖准备好了。”范华平表示,滇中城市经济圈建设密切了曲靖与昆明、玉溪、红河等地的交流合作,而交通设施建设是这一切得以实现的前提。2014年以来,曲靖交通完成投资逾百亿元,随着“1小时交通圈”的建设,曲靖与各城的距离更近。

范华平介绍,曲靖西桥到昆明石林的39公里一级路升级为高速公路已完工,将于2月16日正式开通。今后,从曲靖西桥经石林到昆明的交通更为便捷。目前,曲靖在建高速公路有402公里,三年内将实现县县通高速的目标,此外还在谋划五年会战,对建设1260公里高速公路的目标很有信心。

滇中一体化建设,要充分发挥兄弟州市的作用,一起分享、共同分担。曲靖地处滇中城市经济圈交界,更要发挥好桥梁和纽带作用。”范华平说,曲靖要加快工业转型升级,加快煤电及新能源基地、重化工基地、有色金属及新材料基地建设,大力发展轻工业和高原特色农业中的生物产业。曲靖有地理位置上的优势,且职业教育水平高,每年为全国各地输送技术人才5万多人,是发展轻工业的好地方。同时还要加快农业转型升级,目前曲靖还没有充分发挥农业在一二三产上的作用,要大力发展农业观光旅游业,依托农产品发展加工业、食品业等。

近来,曲靖迎来新的发展机遇——被列为全国新型城镇化综合试点城市和全国42个养老试点城市。范华平介绍,曲靖有会泽会馆文化、罗平油菜花、陆良彩色沙林等旅游资源,将旅游资源优势与不断发展的医疗事业相结合,加上不断优化便捷的交通,养老城市的建设值得期待。另外,曲靖将进一步做好教育工作,今年单是城区就将新开工29所学校,从硬件到软件不断提升教育水平,争当云南教育工作的典范城市。

记者董宇虹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