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理州创新机制推动扶贫开发与基层党建有机融合

13.08.2015  11:01

      本报讯(通讯员 鲁才旺 杞鸿) 我州坚持党建带扶贫,扶贫促党建,充分发挥基层党建在扶贫开发中的带动作用和扶贫开发对基层党建的促进作用,做到扶贫开发到哪里,党组织作用就在哪里发挥,为扶贫开发提供了坚强的组织保障。
      创新党建带扶贫工作机制。实施扶贫开发与基层党建整乡“双推进”工作,共建成综合服务平台1284个,覆盖全州所有乡镇和行政村。大力开展强基惠农股份合作经济,以产业扶持、发展壮大村级集体经济等带动群众增收致富。大力整顿软弱涣散村、后进村,建立健全农村基层组织,以村党组织为核心,以党员发挥先锋模范作用为基础,带领群众脱贫致富。
      创新下派干部助力扶贫开发机制。坚持以本地干部为主,外来干部为辅,全面加强扶贫攻坚地区干部队伍建设,形成上下联动、整体推进的工作格局。2015年全州共组建驻村帮扶工作队111支,选派新农村建设指导员1363名、第一书记909名,实现全州33个贫困乡镇都有一名省、州派出的驻村帮扶工作队长,建档立卡的300个贫困村至少有一名新农村指导员,派驻2名以上新农村指导员的其中一名兼任村党组织第一书记。
      创新干部直接联系服务群众机制。制定下发了《关于完善党员干部直接联系和服务群众制度的实施意见》,明确党员干部重点挂钩联系服务困难群众。推行农村党员“1+X”联系群众、党员中心户长等制度,充分发挥农村无职党员熟悉村情民意的作用,做到政策宣传必到户、征求意见必到户、红白二事必到户、纠纷调解必到户、代办事项必到户“五必到户”。
      创新信贷扶贫机制。积极争取,加大扶持力度,发放基层党员带领群众创业致富贷款助力扶贫开发工作。基层党员带领群众创业致富贷款利息按基准利息执行,并由州、县财政给予贷款群众首年3个点的贴息,有效解决了困难群众创业无贷款的问题,成为群众发展生产、脱贫致富的好帮手。2014年发放创业致富贷款2.01亿元,占全省发放总额的20%;2015年计划发放创业贷款3.59亿元,占全省发放总额的18%,截至7月底已发放贷款2.1亿元。
      创新挂钩包保机制。按照领导挂村、部门包村、合力帮村的工作思路,完善扶贫开发挂钩包保和责任落实机制。州委常委、州人大常委会主任、州政协主席分别挂钩12县市扶贫开发工作,其他州级领导分别挂钩33个贫困乡镇,每个贫困村都有一名县处级领导、一个州级或县级综合部门挂钩帮扶,帮助贫困村理清发展思路、协调项目资金,做到不脱贫、不脱钩。整合乡镇包村工作组、村干部、新农村建设指导员等力量,按照分片包干的原则,划分到各村民小组,负责指导、协助抓好各项工作,形成上下联动、整体推进的良好态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