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大关县88岁老党员捐献遗体 只留青山给后人

20.10.2014  11:42

王绍川老人生前照

王绍川老人在遗嘱中说:不留存折、不留遗产、不留遗体,只留青山给后人

10月17日凌晨6时10分,云南大关县城秋雨连绵,在与食管癌抗争了数月之后,88岁老人王绍川的生命走到了尽头。老人去世后,他的4位子女遵照父亲生前的遗嘱,实现父亲将遗体捐献给昆明医科大学支持医学教学的遗愿。在志愿无偿捐献遗体表中,王绍川写道:“我是一名共产党员,是一个唯物主义者,我希望在我生命终结后,再为社会做点贡献。我愿意在我去世后,把我的器官捐献给需要的人,把我的遗体捐献给昆明医科大学作医学教学之用。

他辛苦造林赠给村民

王绍川老人年轻时曾参加过“边纵”,经历了解放大关、乡镇剿匪。之后他加入了中国共产党,先后担任过高桥区副区长、区委书记。退休后,他和妻子,用自己微薄的退休工资,在荒芜之地造林600余亩。

2003年,年已76岁的王绍川,在自己无力管护时把已经成林成材的300余亩森林无偿转给高桥镇老熊坪村民小组管护使用,成为当地村民的一笔宝贵财富。“王绍川拿的工资并不高,只有几百元钱,他几乎都把工资扶贫给了我们这些贫困户,经常买化肥送给我们。”大关县老熊坪村民王荣全说。10多年前,每逢春节前,王绍川还出钱买肉来分给比较贫穷的邻居们,每家可分得两三斤肉,那时候很多人相当困难,大家永远都记得他老人家的恩情。

爸爸,你是去昆明‘教书’了

捐献遗体,是老人一直以来的愿望。今年10月8日,亲朋好友纷纷来到大关县人民医院,看望在此住院治疗的王绍川老人。他因为病痛折磨已经有一个月未能吃一点东西了。老人知道自己患上了食管癌,离生命的终点已经近了。这时,他已经和昆明医科大学办理了志愿无偿捐献遗体手续,昆明医科大学向他颁发了捐献遗体荣誉证书。

王绍川留下遗嘱:“我要三不留,不留存折,不留遗产,不留遗体,只想留片青山给后人。我觉得这个捐献遗体不算啥子稀奇事。”同时,他再三嘱托子女,他过世后不能通知亲朋好友,不要举办葬礼,更不允许收礼,不准搞遗体告别仪式,要把他所有能用的器官都捐献给那些需要的人,剩下的遗体就捐献给医疗机构,用于医学研究。

王绍川去世后,4个孩子严格按照父亲的遗愿来办理后事。17日上午,当殡葬工作人员把王绍川遗体送上车时,长女王爱民禁不住泪流满面,对去世父亲说:“爸爸,你没有去世,你是到昆明去‘教书’去了,到新的岗位去工作了,继续实现你的愿望,我们做子女的一生都以你为荣!

春城晚报 记者 申时勋 通讯员 杨秀国 曹玲 陈际群 摄影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