屏边强化产业:能人带动百业兴 后续帮扶乐安居

08.06.2020  17:41

  今年以来,边苗族自治县和平镇白鸽村委会的党总支书记龙朝锦,大部分时间都在各个村寨间穿梭。“中草药的种植周期长,距离第一批种植的白芨、黄精产出还有近两年的时间。”龙朝锦说,“在这段时间里不能只是等待,让当地村民掌握种植技术,以市场前景激发出他们的动力,构建起长效的脱贫机制。

  自屏边县发起决战决胜脱贫攻坚百日总攻行动以来,和其他基层干部、扶贫队员一样,龙朝锦的工作状态由“平时”转入了“战时”。他与红河苗乡生物药业有限公司党支部书记刘广鹏共同将种植基地划分为东西两营,分片区对中草药种植进行管护与技术输出。

  田间讲课、下地示范,让村民们切实感受到了干部带领大家发展产业的决心。百福村委会村民王树琴一家,每天花两小时骑摩托车到中草药基地务工。“4月除草,5月施肥。管护中草药一年可以有4.8万元的收入,年底还可以参加效果评比赢奖金。”王树琴一家承包了20亩基地的管护工作,在日常的工作中逐步掌握了种植技术。“中草药的市场价格很好,我们想在自己家的地里也种上一些。”王树琴说。

  强化产业扶贫巩固成效,转变工作作风发力攻坚,屏边县向脱贫攻坚的短板弱项发起百日总攻,确保今年上半年实现剩余580户1763人贫困人口全部达到脱贫退出标准。“我们坚持因地制宜,立足千家万户,大力实施以荔枝、猕猴桃、枇杷为主的种植业‘十百千’特色农业产业工程,巩固提升传统的速生杉木、桤木、林下草果、砂仁等‘百万亩’绿色产业。”屏边县扶贫办副主任夏兴红介绍。

  如果说产业是屏边县决战决胜脱贫攻坚的特色答卷,那么,集镇社区的特色都市化升级就是一份加分卷。这份答卷浓缩了屏边县实施易地扶贫搬迁、就业扶贫等一系列举措的成效,同时承载着屏边通过后续扶持探索的乡村治理模式。

  从和平镇红星村委会白石头村搬到了集镇易地扶贫搬迁安置点,65岁的古绍云开启了不一样的晚年生活。相比年久失修的土房,他对现在宽敞舒适的楼房感到十分满意。小洋楼鳞次栉比,苗文化元素与建筑的融合独具特色,合理的功能布局与绿化让安置点成为集镇上的现代化社区。“从前劳作一天,到夜深砍柴烧火才做得一口饭吃。现在煤气一开,做饭很快,早点吃完饭,还能到楼下的公园散散步,和大家下下棋。”古绍云说。

  搬进来,稳得住。312户人家搬迁到和平镇安置点,后续帮扶随之跟上。不定期开展就业培训与岗位推送,楼房的公示栏张贴着劳务公司的招工信息,离开了土地,村民们的收入也能够保证。“儿子、儿媳和妻子都出去打工,我也有工作,成了集镇保洁员。”古绍云说,这份工作让自己每个月有500元的收入,加上家人打工收入,一家4口人年收入可以达到6万余元。

  屏边县坚持拓宽就业渠道推动就近就业。截至目前,全县建成15个“就业扶贫车间”,吸纳建档立卡贫困人口333人实现就地转移就业。(记者 王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