昆明十三届人大六次会议今开幕 打探代表关注些啥

19.01.2015  10:10

今年,代表们从住处到会场都统一乘坐大巴车。

一位代表正在扫码添加公众号 本报记者 周明佳 摄

为参加今日上午开幕的昆明市第十三届人民代表大会第六次会议,昨日一大早,虽然寒风凛冽,但人大代表们从各个区县纷至沓来,赶到官渡大酒店报到。上午9点到11点短短两个小时的报到时间里,他们节奏紧张效率颇高,签到领取资料之后,一部分代表迅速打开电脑或者笔记本开始整理思绪:“到底我的建议怎样才能再完善一些,再具体一些?”报到当日,短暂的接触中记者深切地感受到,代表们心里装着的,一桩桩、一件件,全都是和老百姓切身相关的具体事务。

低碳环保

西山摆渡车车型大噪音大能否换成电瓶车?

代表国学英在报到时带来的两个建议,都和昆明道路交通设施有关——“320国道隔离栏太长了,市民过街很不方便。”国学英说,“320国道修了5年,去年底才通车,但隔离栏的设置不太合理,很长一段距离都不设置横穿过道。

西山风景区的摆渡车不太环保,也是国学英想反映的问题。“现在许多人喜欢去西山骑行、爬山锻炼,但这段线路上的摆渡车车型大、噪音大而且经常鸣笛。”国学英认为,这一点也不环保,要是能换成电瓶车,就会低碳很多。

城市设施

东寺塔周边还有“禁区”能否向市民开放?

书林街东寺塔周边连同老市委一圈,是市中心非常具有历史文化底蕴的地方。”代表闫东红表示,东寺塔是昆明市中心历史文化建筑的代表,以前由于附近是机关办公地点,因此周边还有部分“禁区”。从地点和景观上来说,闫东红始终认为:“应该还百姓一块花园绿地。”闫东红对东寺塔一带始终“情有独钟”,在她的印象中,斑驳的古塔、周边的绿树红花是充满诗意和厚重感的景观,而且现在市委也已经搬到了呈贡市级行政中心办公。因此,具备条件的话,应该逐步向市民开放,让市民享受到这一景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