居委会+公司+农户+技术 搭电商快车重走致富路

23.12.2015  12:10

经济能见度

滇中嵩明,城市化进程在全省领先。今年,西南街居委会成立“混合所有制经济”组织,实行居民入股,走出了一条致富的新路子。

取经

搭电商快车重走致富路

2009年,嵩阳街道西南街居委会的7个居民小组全部城镇化,3545人从农民变成居民。变成了城里人,虽说每年有分红,还可以到企业打工,但世代靠一亩三分地生活的人们一旦离开土地,心里非常不踏实。曾经勤劳的农民变成现在的“懒惰”居民,除了一身的力气,大多数人缺文化少技术,失去土地,只能打短工,别无他路。

为帮村民找到一条致富路,西南街居委会的干部们真是绞尽脑汁。四五年时间里,想了很多办法,但都是小打小闹,不成气候。今年5月,在省农大举办的一次农村干部培训中,西南街党总支书记李金福了解到义乌电子商务的案例后,心里一亮,他默默盘算着,义乌能整合闲散劳力、资金,利用企业平台,搭上电商快车,推送当地特色产品就成了全国电商范例。这个实例对目前的西南街具有可操作的借鉴性。嵩明土特产丰富,闲人闲钱多,电商发达,交通发达,靠大城市近,加上有一个省级农业园区,各种实鲜蔬菜、花卉量大品质好,非常适合走“义乌模式”。李金福想,如果这条路走得通,或许电商模式能让3000多失地农民重新走上一条致富路。经过紧锣密鼓的筹备,今年6月12日,嵩明第一个“居委会+公司+农户+技术”的“混合所有制经济”组织正式成立。与此同时,西南街首个“个私经济协会党支部”宣告成立;8月1日,成立了“云南滇中新区新鲜速递农副产品配送中心”。

西南街居委会的“混合所有制经济”组织形式非常严格,其中,居委会以集体名誉入10股、公司占65股、居民代表占20股、技术性入股占5股。值得一提的是,为了降低居民入股的风险,规定1人只许入1万元,算1股,在公司进行技术支持的技术员可以不用投钱,以技术入股方式,每人占5股。在这样创新的模式下,西南街百姓从此有了自己的公司,对致富也有了更加坚定的信心。

西南街居委会个私经济联合党支部书记肖俊说,在推进“互联网+”以及“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战略背景下,各行各业都面临着业务转型和升级的压力,“在电商平台支持下,我们现在线下有了蔬菜集散地,线上有淘宝店、APP、微信连接,全方位覆盖,生意一天比一天好。虽说现在还不赚钱,但我们有信心做好这件事。

发展

打造标志性蔬菜集散地

在昆明,甚至在滇中,嵩明成了标致性的蔬菜集散地。每天凌晨3点,在西南街农贸市场周边,全省各地来拉菜的车辆不下500辆,平均每天线下交易量达500至600吨。寒风中,前来拉菜的杨孟星说:“有这样一个蔬菜集散地,太方便了。我们直接从农民手里买进来,少了中间商,卖出去的价格也会便宜些。”借助这个门前的街子,以“混合经济”为平台的“新鲜速递农副产品配送中心”找到了突破口,他们利用已有的形成规模的农贸市场,积极宣传,努力开拓业务。短短半年,时鲜蔬菜的线上配送已见成效。目前,线上蔬菜的交易量最高已达每天600公斤,业务覆盖了全县18家单位及职教园区。

肖俊介绍,配送的所有蔬菜都有专业人员用机器清洗、消毒,还要对农残进行抽检,保证蔬菜的新鲜和安全。有了这个以蔬菜配送为主的电商平台,要让全县很多人都改变下班买菜的习惯。人们每天下班前几分钟进入线上平台,选购好所需蔬菜,人到家蔬菜也到家,节省了买菜的时间。单位采购的蔬菜,头一天就可在平台上预订,次日一早工作人员按单选购菜品,清洗、消毒后,按要求送到各单位指定位置,整个采买过程就算完成,既有计划,又公开透明,还保质保量。

西南街的“混合所有制经济”模式,初衷是让群众有“组织”的感觉和依靠,是基层党组织带领群众致富的一种探索。李金福说,这是个新模式,大家有个了解认识的过程,“下一步,我们要把电商模式推入百姓生活中,明年计划在县电视台、街道的大屏广告牌上做大量宣传。现在微信平台上已有700多的关注量,经过努力,我们希望让大家的日子越过越好。

来源:昆明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