沙沟尾:村名碑后,一座空心的老村

21.10.2015  12:03

红色的“”、“”大字注明了老房子的命运

村内未搬迁的住户生活日常如旧

一路之隔,新建的高层小区住宅已经投入使用,另一边还是城中村状态

沙沟尾村老村东口,一块刻有村名的大理石碑树立起来,提醒人们这里曾有一段历史。都市时报 记者马闪山/摄

    “他们,就是签了赔偿协议,搬出去,然后现在又搬回来的。”董珍指着不远处的两人:“在心里面,我们已经跟他们分成两派了。

    9月底的一个傍晚,71岁的沙沟尾老村村民董珍吃完晚饭,习惯性地踱到老村的一个公厕边上。村里几位老人坐在那儿的两个破旧沙发上,大家正在聊天。聊着聊着,老人们又谈起4年前那份没签的拆迁赔偿协议,当一对同村的中年夫妻来上厕所时,董珍等人压低了声音。

    2011年,隶属于昆明市高新区沙沟社区居委会的沙沟尾老村启动拆迁改造,但只有部分村民签了协议。村子就此埋下了看不见的裂痕:一边是签协议的,一边是没签协议的。

    如今,沙沟尾老村的房子还没拆,人心却已渐渐离散。

     拆迁

    虽然空房还未被拆,但是未搬走的村民和已搬走的村民,已经分成了两派。双方明里虽然没有冲突,但是暗里存有隔阂。

    董珍体型微胖,面色有点红润,这让她看起来比同年龄段的其他老人更显年轻。她出门常戴耳环,几个月前左边的耳环丢了,她就只戴着右耳环。在村里其他老人眼里,董珍是个“会唱歌的人”,常参演一些晚会节目,“晓得村里面很多事”。

    沙沟尾老村的村民之所以分成两派,这还要从4年前的拆迁改造,以及更早的生活变迁说起。

    在村民们的记忆中,被城市化浪潮席卷之前,沙沟尾村是个田多人少的村子,与周边其他村子相比,生活算是宽裕的。但自1992年起,在一轮又一轮的城市开发建设中,沙沟尾村的田地逐渐全被征用。

    失去了赖以为生的田地,村民们只能洗脚上田,“过着既不是市民,也不是农民的生活”。沙沟尾村不再宁静,村民的心也不安定。这几年,董珍越发感觉到,身边的人,包括她自己,比以前更焦虑了。“现在经济条件比以前好,但是个个都怕过得不好。”但是,她也说不清这是什么原因。

    与董珍的不吐不快不同,62岁的董大爷沉默寡言,习惯坐在一旁听他人谈论,他自己则陷入沉思。头上灰黑色八角帽遮挡住了他的表情。

    “没田没地,没有生活来源。年轻人只能在外面打工,老年人在家里没什么活路。”董大爷说话慢,就像是做总结。“地是农民的命根子。

    现在,田地没了,房子就成了村民的命根子。

    9月9日中午,董大爷背着手,微弓着腰出门散步。走到村里一栋空荡荡的4层楼房前,他停下脚步抬头看房子。房子早已没有住人,门已被砖封堵起来,一楼的窗户被塑料袋遮盖,墙上有红漆喷的“”、“”大字。墙体外侧布满绿色痕迹,排水管口不停往下滴水,“嗒嗒嗒”滴在水泥地上。此时,在周边楼盘的工地上,施工机械还在“哐当哐当”地响着。

    如今的沙沟尾老村,无人住的房子与有人住的房子交错分布。这一景象,已有4年之久。

    2001年,沙沟尾新村从老村分了出去;2008年昆明启动城中村改造计划后,2009年10月沙沟尾新村就启动拆迁改造,2011年9月完成了所有拆迁工作。现在的新村,已是经典明苑小区。

    当新村启动拆迁改造时,董珍就有了担忧:“村子分了没满10年就拆了,哪天怕也会轮到我们老村。

    董珍的这一担忧,不久就成了现实。2011年当沙沟尾新村完成拆迁后,老村也被纳入城中村改造范围。当年,老村的106户村民与开发商签了协议,之后就拿着过渡费搬到外面租房住。搬走时,他们把房屋全都清空,等着拆迁队来拆。

    然而,4年过去后,这106户村民的房子还在——因为剩下的14户村民没有与开发商达成补偿协议。老村的拆迁改造计划现在处于停滞状态。

    “村民(指剩下的村民)觉得拆迁赔偿低了。”该村小组长张红岗说,“开发商则认为,按村民提出的赔偿标准,投入与产出不成正比,担心收益没保障。

    这一停,让沙沟尾老村的拆迁改造项目成了“半拉子工程”。虽然空房还未被拆,但是未搬走的村民和已搬走的村民,已经分成了两派。双方明里虽然没有冲突,但是暗里存有隔阂。

编辑:周智宇责任编辑:徐婷 1 2 3 4 下一页 尾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