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哲学课孩子爱上就是最好的理由

22.04.2016  12:26

    经过全校老师的努力,南站小学第二套《中国儿童哲学》终于出炉了,与此同时,该校开设儿童哲学课程已迈入第20个年头。如今,儿童哲学课程已经成为南站小学独有的名片。据了解,教材为本校全体教师参与研发,以身边的故事、生活蓝本等进行绘本,针对不同年级研发实用教材,学生们不仅学得懂,还积极思考、踊跃发言,课堂氛围很是活跃。

    小学课堂开设哲学课,南站小学是全国首创,但不是唯一。对此,支持和反对的声音都有。对于新鲜事物或者非常规的做法,我觉得更应该以宽容的心态来看待。而所谓宽容,就是给予其一定的生长空间,尝试着去接受,而不是轻易地下是非判断。很多人对小学生学哲学的第一反应就是“听得懂吗?”这或许就是成人世界最常犯的一种错误。哲学确实博大精深,许多受过高等教育的人都未必能说出个所以然来。但大学生有大学生的教法,小学生有小学生的教法。小学生未必能搞懂什么是世界观和方法论,但以哲学小故事或生活经历为切入点,让他们逐渐养成思考的习惯,以辩证的思维来看问题,却并不是奢望。这其实就是良好的思维训练和哲学启蒙。

    任何一门学科都是成体系的,入门都不难,想学好学精都很难。所以习惯性地用“懂不懂”来发问,本身就是一个伪命题。事实上,对小学生来说,学好一门外语,绝不比学习哲学的入门知识更轻松,但奇怪的是,为什么很多人都觉得小学生学外语很正常,甚至花钱上补习班,学哲学就另类呢?这便是我们容易犯的第二个错误:小学生学哲学有用吗?

    一直以来,我们都是以“有用”还是“没用”来决定孩子学什么,这不能不说是我们教育的一大误区。有用和没用只是相对而言,哪一种知识是没用的呢?实用或者说功利化的教育模式,更容易看见孩子的生长,从而获得成就感,但也可能因此而束缚孩子的天性,扼杀孩子的想象力和思维能力。

    小学哲学课,孩子爱上就是最好的理由。与其填鸭式地让孩子学习不感兴趣的东西,不如尊重他们自己的选择,正所谓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春城晚报 评论员吴龙贵)

编辑:袁思思责任编辑:徐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