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区"圈地"又现新招 伸缩式栅栏像弹簧你弱它就强
一楼业主私自“圈地”在昆明很多小区已不新鲜。近日,记者在网上发现,各种可移动、可收缩的围栏销量渐涨,这种“进可攻退可守”的“圈地”方式受到追捧。昆明有没有这种“脑洞大开”的“地主”?“圈地”为何屡禁不止?低违章成本和高管理、执法成本之间的冲突,或许可以说明一些问题。
走访
嫌公共设施碍事 直接破坏
近日,记者走访了昆明多个低密度住宅小区,私自圈占公共绿地的情况不少,但没有发现有人使用活动栅栏。
“5年多了,感觉小区越来越变味。”2011年杨先生在滇池卫城锦尚小区购房,“一楼带院子的房子,开发商已经统一规划好,帮每户的围栏围好,将业主的私家花园和公共绿化带区分开。”然而规划无法阻止业主“圈地”。交房后,小部分业主将原本的围栏加高,杨先生认为出于安全考虑无可厚非,但过分的是,更多业主开始从自己的花园向小区公共绿化带扩张,有的业主为了自家花园美观,甚至将公共绿化带上的植被砍掉。
“我印象最深的一家,当时装围栏时,把小区地下室的通风井砸了。”小区业主吴女士说,这名业主“圈地”时把地下车库的通风井圈进自家花园,但又嫌1.5米高的通风井影响了花园环境,于是直接把通风井高度削了一半,为此还和物管发生冲突。
近日,记者在该小区看到,不少一楼业主都把公共绿化带圈进自家花园,并把一些“碍事”的公共设施给破坏。因为各自为阵,栏杆样式和高度参差不齐。最夸张的人家,围栏距离道路只有二三十厘米。
专家
从党员干部开始 到单位通报违章
在云南大学社会学教授金子强看来,业主“圈地”之所以屡禁不止,表面上看是管理不到位,更深层次的原因还是制度缺失。金子强分析,人都有遵守社会规章制度的一面,同时也有贪婪的一面。当外力约束不到位,不能把遵守社会规章制度的一面激发出来,贪欲自然就占了上风。
要想解决这个问题,还是要从管理上着手,先通过提高违章成本的手段,解决一部分人的违章行为,对于大多数人来说就形成了良性示范。“可以先从党员、干部以及国家机关、事业单位的工作人员入手,提高违章成本。”金子强建议,可以将违章行为与工作和个人诚信记录等挂钩,一旦出现违章行为,可以到单位通报。
成本
调查
业主成本:
伸缩围栏仅几百元
“业主的自拆期限满了之后,执法队来强拆了。”2012年底,滇池卫城橡尚小区业主张先生目睹了一次执法过程。执法队进入小区查看后,请工人带着氧焊,放倒了一家住户的围栏。但执法队刚走,业主就回到花园,在同样位置重新把围栏立了起来,打算先占住“阵地”。“此后一段时间,这家业主的围栏一直是临时固定的。”张先生回忆,直到一年多以后,“风声”没那么紧,业主又重新把围栏固定下来。为掩人耳目,还在围栏外的公共绿化带上种了一排竹子,把围栏完全遮住。
记者从市场上了解到,以最普遍使用的铁栏杆为例,包工包料,价格大约在每平方米80元左右。通常,兼顾防盗作用,围栏高度要达到2米。以每户业主围栏周长10米计算,围栏面积约为20平方米。业主只需花1000多元,就能建好围栏。
最近,网上热卖的一些活动围栏,价格就更低了。以竹制伸缩围栏为例,打几根竹桩入地,深度约30厘米,在竹桩之间绑上伸缩围栏,就可以形成临时围栏。记者了解到,1.8×1.8米的竹制伸缩围栏价格每片30元,1根竹桩价格不到10元。粗略一算,和上述铁栏杆相比,这种活动围栏成本只要数百元。
物业成本:
想杜绝除非24小时盯着
2013年11月接管滇池卫城以来,小区业主“圈地”一直是莲花物业最头疼的问题,几乎每个组团都有这样的情况。莲花物业安全品质部经理栾蓝表示,每天对小区的巡视过程中,无论哪个部门发现违建苗头,都会先制止停工,再通过口头、书面告知,要求业主停工,同时也会第一时间上报社区和城管部门。
“挺难的!”栾蓝说,如果是施工方车辆运送材料进来,物管还好干涉,但有的业主学“精”了,用自己的车运材料进场。材料进场之后,物业要想制止,就得付出相当的人力成本。“很多业主都是有人盯着就停工,没人盯着又开始。”在栾蓝看来,对于没有执法权的物业来说,要想制止业主私自圈地,只能24小时盯着,但这显然不太现实。
栾蓝表示,如果是新小区管理相对容易些,但对于有些年头的小区,新业主要“圈地”时,如果物管制止,业主会不平衡。
执法成本:
围起来容易拆掉难
滇池度假区综合行政执法大队副大队长宋兵介绍,滇池度假区面积由1992年的10平方公里扩大到47.5平方公里,各类小区100余个,个别业主侵占公共绿地、私搭乱建加盖加层、私挖地下室等不法行为时有发生。在整治工作中,虽按要求圆满完成了工作计划,但也存在一些问题和困难。首先,调查取证难、法定送达程序执行难。发现业主违法“圈地”后,执法部门都会下发通知书告知违法行为,要求自行整改,但很少有业主自行整改。自行整改期满,还没有自拆的,执法部门予以立案。从立案到拆除中间还涉及调查取证的过程,这个过程需要业主配合,否则执法部门很难找到业主本人。其次,违法建设成本低、形成时间快,但拆除违建的程序多、成本高。“从立案到查处往往是一个艰难而漫长的过程,很多时候在这个过程中,违法圈地就已经形成了。”宋兵分析,之所以会出现这样的局面,是因为物管公司联动执法的合力没有真正形成,对临违建设拆除还限于少数部门“单打独斗”的尴尬境地。而在执法过程中,暴力抗法时有发生。
记者 孙琴霞(春城晚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