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小伙爱上高空极限摄影 这些大片让你看到脚发软

07.08.2016  15:42

险处风景独好

百米高空来个合影 供图

百米高空来个合影 供图

  来自昆明本地的3名“90后”,带着年轻人的冲劲,半年时间几乎爬遍昆明的高楼大厦,开启了一场高空拍摄的冒险之旅。昨日,他们分享了“换个视角看世界”的感受。

  三人分工协作 互为“模特”进行高空拍摄

  声音:为让画面更丰富,有时会增加人像,我们相互轮流当模特。

  参与“冒险”的主角分别是Frankenstein、Danny和小徐,均为在昆明出生的“90后”。7月26日,是3人最近的一次“冒险”。

  当天昆明大雨,约好傍晚7点去市内一座300多米的高楼拍摄的计划原本打算取消,但到了傍晚6点多,雨停了,城市上空一抹红色晚霞甚是好看。

  3人不约而同地收到对方发来的短信——拍摄计划照常进行。相机、镜头、脚架、护膝、安全帽和安全绳一一准备完毕。相机、镜头和脚架由Danny负责带到现场,这些行头加起来近足足8公斤重,Danny设备一肩挑很乐意为团队服务。

  碰头后,三人乘坐电梯来到顶层。半年来,3人几乎爬遍昆明的高楼大厦,熟知各个高楼顶楼的构造。拍摄时的安全保障,仅靠安全帽及安全绳。

  为突出楼层的高度,负责拍摄的Danny有时还需将一条腿悬浮在半空中,这个动作危险系数相当高。拍摄时,为保证2名同伴的安全,Frankenstein负责拉稳同伴身上的安全绳,拍摄时3人均处于紧张状态。

   和高楼保安“打游击

   注重拍摄质量及后期

  声音:照片构图饱满是基础,光线也特别重要。

  “你们在干什么?快下来,危险!”一声严厉的呵斥,让3人瞬间警觉。在保安的催促下,他们只好背起器材收工。

  “保安不让进,或顶楼的入口被锁紧,这已经是家常便饭了。”Frankenstein说。每当确定一座高楼进行拍摄,他们要反复观察周围的环境,确定安全因素后,寻找一个合适的天气拍摄,期间还会和保安“打游击”。

  对每次拍摄,3人均会认真地在电脑上选片、建档、存档,除了繁杂的拍摄,后期制作也会耗费不少时间。

  调色、渲染等后期制作,均由Danny来负责。今年来,他们拍了300多张相对满意的照片。“有时拍摄只要3分钟,但后期处理一张照片则要半个小时以上,有些曝光过度的照片,即使画面感再好,但后期处理不出来只好放弃。”Danny说。

  半年来,由Danny制作好的每张照片都会分享给2名伙伴。他们选择拍摄积极、健康的照片和部分视频,也发布在一些社交网络媒体上 ,被网友们堪称为“绝美大片”。

   每张让人心跳的照片 背后都有千百次失败尝试

  声音:新的拍摄角度总是吸引我们,但你看到的每张让人心跳的照片,背后都有千百次的失败尝试。

  当这些惊险的照片在网络流传时,不少网友惊呼:“看着脚都软了!手心出汗!”虽然三人都做足了安全防护,冒险过程中没有发生过意外,而数百米高空引起的恐惧,只能靠他们的勇气来克服。

  为拍摄具有强烈视觉冲击的照片,3人凌晨6点就出发去爬楼拍早晨的天光。下午6点,又去守候傍晚的日落。Frankenstein和小徐天生就喜欢冒险,而Danny却有恐高症,随着楼爬的次数多了,恐高症自然也不见了。

  为何喜欢高空摄影?Frankenstein用“茅塞顿开、豁然开朗”形容登上楼顶的兴奋。他最开始爬楼是在高三时,学习压力太大,常爬上居民楼的楼顶看风景,视野开阔来缓解压力。步入大学学习理工科专业,常和同学出游接触到单反相机,渐渐爱上摄影。虽说不是科班出身 ,但3人的拍摄水平也渐入佳境。

  五六年前的一次自行车比赛让3人结缘。去年的比赛,他们接触到生活在昆明的一位澳大利亚的摄影达人,为寻找刺激,志同道合的3人正式开启“ 爬楼三人组”的惊险挑战之旅。

  为总结经验,他们常拿呈贡大学城附近的标志性建筑做实践,每逢周末或寒暑假,就相约去昆明的一些高楼大厦。

   与其说攀爬高楼是挑战 不如说是一种生活方式

  声音:虽然无法飞行,但想换一个视角看世界,欣赏城市的美。

  起初,家人认为3人“不务正业”,坚决反对三人的摄影行为。不过,3人都耐心劝说后,家长终于妥协了。

  “攀爬高楼是一项运动,与其说是极限挑战,不如说是一种生活方式,参与这项运动的人应该在保证自身安全的前提下进行,遵守大楼的管理规定,不影响正常的办公和生活。”小徐说,目前国内对爬楼这种运动存在很多偏见,有些爬楼者见门拆门,破坏公物、乱扔垃圾,给大楼物管和安保造成困扰。他希望市民能够逐渐接受这项运动,就像接受登山一样。

  眼下,21岁的Frankenstein即将步入大三,而17岁的Danny在上着高中,不满19岁的小徐在自主创业。在不影响学业和工作的前提下, 他们带着年轻人特有的冲劲,将继续坚持这份业余爱好。

  “与其仰望高楼的宏伟,不如俯视平凡的世界。”多次的经验积累,“爬楼三人组”体会出心得:在高楼最高处行走拍照时,必须什么都不想,才能极力保持全身心的专注。

  通过社交网络,如今,他们还认识不少在其他城市的爬楼爱好者。今年7月底,来自广州的极限摄影师和他们一起,攀爬昆明的一些高楼 ,拍摄了不少惊险大片。

   爬楼三人组”提示

  参与极限摄影的人员应该在保证自身安全的前提下进行,遵守大楼的管理规定,不影响正常的办公和生活。

  极限摄影最大的挑战是克服对未知的恐惧和未知的贪婪,在高楼最高处行走拍照时,必须什么都不想,才能极力保持全身心的专注。

   重要提示

  高空危险,非专业人士切勿模仿!(都市时报记者 周婷婷 实习生 刘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