封杀令能否让不良艺人闻者戒?

09.10.2014  16:26

    9月29日,广电总局正式下发“封杀劣迹艺人”的通知,“吸毒”“嫖娼”行为被明确点名,出轨等道德问题则未提及;除此前提及的电视剧作品外,由“劣迹艺人”参与制作的电影、电视节目、网络剧、微电影等也都被要求暂停播出。(10月9日《重庆晚报》)

    早前就有爆料称广电总局已通知各大卫视,“凡是有劣迹的导演、编剧、演员等主创人员参与制作的电视剧,要慎重考虑”。现在,广电总局正式下发了通知,不得邀请有吸毒、嫖娼等违法犯罪行为者参与制作广播电视节目;暂停播出有吸毒、嫖娼等违法犯罪行为者作为主创人员参与制作的电影、电视剧、各类广播电视节目以及代言的广告节目。可以说,总局这次是下定了决心整顿演艺圈。如果通知能够得到很好执行,演艺圈中的风气无疑将大大好转,吸毒、嫖娼等行为,将得到有效遏制,因为在放纵自己之前,艺人不得不考虑自己的事业和前途。

    不得邀请有吸毒、嫖娼等违法犯罪行为者参与制作广播电视节目,广电总局的通知无疑点了艺人的“死穴”,只要艺人产生了劣迹,就等于自毁前途,意味着艺术的生命就此终结,这个代价是巨大的。

    众所周知,艺人之所以能够如此放纵自己,就是因为自己功成名就,觉得有了放纵自己的资本,于是“艺高人胆大”,吸毒、嫖娼、涉黑、乱性成为艺人的特殊爱好,艺人的不良行为,既影响了艺人的个人形象,也污染了整个演艺圈。

    因为演艺圈艺人吸毒、嫖娼、卖淫、涉黑、涉赌、乱性成风,所以,演艺圈被人称为是大染缸,再清纯的人只要进了演艺圈,就难以保持清白。演艺圈这种乱象,让人对演艺圈产生了不好的看法。人在江湖飘,哪能不挨刀?在演艺圈混,就得付出惨重的代价,很多女演员为了一个角色,就得委身导演、制片人,拿肉体换角色,这其实是赤裸裸的性交易。而一些导演、制片人,因为掌握了资源,于是就主宰了演员的命运,也放纵了自己。

    艺人的不良行为,也给青少年树立了坏榜样,一些吸毒、赌博、嫖娼、涉黑的艺人,不但没有受到谴责,还成为青少年崇拜的对象,青少年的这种思想和行为,已经颠覆了传统的人生观、价值观和道德观,让人的道德滑坡,社会风气变得恶劣。整顿演艺圈,是到时候了!

    不过,总局的封杀令,能否让不良艺人闻者戒?还需要实践来检验,如果能够得到很好的执行,相信还是会产生效果的!

编辑:张钊责任编辑:徐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