寸彦同 荣获云南省工艺美术大师称号

04.06.2016  00:45

2016年4月17日,寸银匠品牌创始人寸彦同荣获云南省工艺美术大师称号。

云南省工艺美术大师荣誉证书

寸彦同,寸银匠副董事长及首席工艺师,中国民族金属艺术大师,全国工艺美术行业理事会常务理事,云南省工艺美术大师,云南省金属工艺大师,鹤庆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

寸彦同设计手造的纯手工银壶纹理细腻,做工精湛,将艺术与生活完美融合。他设计手造的银壶多次荣获大奖,2015年《三朵锤纹一体壶》荣获中国“国艺杯”金奖,《锤目纹刻兰花壶》荣获“国艺杯”铜奖,2015年携设计手造的《三朵锤纹一体壶》、《莲花心经一体壶》、《仿古网纹提梁壶》等高水平手工银壶代表中国到迪拜参展,让“小锤敲过一千年”的云南新华村手工银器走出国门,走向世界。

寸彦同手造银壶欣赏 一叶摘口耳一体壶

寸彦同手造银壶欣赏 三朵锤痕一体壶

寸彦同手造银壶欣赏 莲花心经一体壶

寸彦同手造银壶欣赏 十二生肖一体壶

寸彦同手造银壶欣赏 磨砂锤痕口耳一体壶

寸彦同出生于银匠世家,1988年高中毕业后,就一心跟随哥哥学习银器的传统手工加工制作,到各地学习磨练手艺。早年在云、贵、湘等学习苗、彝、傣等民族的银器设计打造工艺,后又到西藏、青海、甘肃等地游历学习,在四川甘孜藏区期间,为藏族同胞加工银腰带、银藏刀、佛箱等藏族传统银器,学习掌握了藏、羌、回等民族风格的银器打造和设计精髓。他说:“银器制作是需要一定的绘画基础的,不是凭空随意乱敲乱刻,我制作银器时,会把灵感和构思画出来,再进行修改完善。这可能是与我喜欢画而且害怕灵感一闪而过有关。

1994年,寸彦同带着他所学到的银器工艺与设计精髓回到家乡新华村,将游历所学及传统工艺融会贯通渐渐形成了自己独特的风格,并受邀参与了寸发标第一套“九龙壶”的研发制作,大获成功。

1999年,寸彦同又对“九龙壶”的外形和纹饰重新进行了优化设计,使之更栩栩如生,产销量长期居于同行业之首。

2006年,寸彦同应云南省美术工艺协会之邀与好友张金成一道前往日本,交流切磋银壶以及其他银器的制作加工工艺、艺术表现手法、以及文化内涵的展现等各个方面经验。在长达半年的时间里,寸彦同深切地感受到日本人对文化价值建立的意识。同样工艺的手工银器,在日本的价值是在中国的数十倍。日本之行使得寸彦同更坚定了心中那个传承弘扬中国银器传统手工艺的梦想。归国后,寸彦同成功注册“寸银匠”商标,确立以“高端手工艺银壶”为产品研发核心,并寻找合作者共同创建中国最高端的手工艺银文化品牌。

寸彦同将日本的银器工艺融入传统的银器打造工艺之中,并加以自己的领悟和设计。创作了仿古锤纹一体银壶、仿古网纹银壶、素银色竖纹银壶、及镜面锲型4款银壶,为寸银匠的第一批纯手工银壶。随后,又研发了锈迹仿古法、青褐仿古法、口打一体、口圆突一体等高超的银壶工艺,并创作了近50款精品银壶。寸银匠银壶的知名度迅速提升,为整个新华村开启了一个制壶热,国内外银壶爱好者、商人纷至沓来。

有人说,在工业化的今天,手工匠人的制作工艺与机器化生产在速度上有很大的差别,机器比手工更方便、快速。但是寸彦同认为:“机器生产出来的银壶看上去毕竟是呆板的,而手工打造的银壶具有纹理的流动性、甚至是有灵性的。”为了区别机器化以假乱真的仿制品,寸彦同将“一张打”工艺进行完善,使之具有自己的独特风格,并且从第一道程序毛料的选用到产品的生成,寸彦同没有丝毫马虎,只要发现做出的产品有瑕疵,寸彦同都会将它“回炉重造”。哪怕是壶身与壶嘴有1毫米的不对称,寸彦同都坚持“重头再来”。这种“一丝不苟,一以贯之,全心全意”的匠人精神,激励着寸银匠的匠人们不断进步、精益求精。

 

相关阅读

寸银匠——做全世界最好的银壶

寸银匠创业于1994年,现为国内最大的手工银壶设计制造及销售企业,自创立以来,设计打造的手工银壶等畅销海内外。总部设立在昆明,工厂建于大理鹤庆县,以“宣扬银器文化、传承银匠技艺”为宗旨。拥有国内最大的纯手工匠人团队,形成了从产品设计、打造、电商、实体店等健全的一条龙式公司体系。

至2016年,在云南省各地已经拥有6个直营店,1个加盟店,其中昆明正义路店为品牌旗舰店,店面积280平米,陈列货品价值超800万元。

寸银匠以中国民族金属艺术大师、云南省工艺美术大师寸彦同为首席设计师,且还拥有大师级银匠6人、专家级24人、普通级28人。其中6位大师均有“民间工艺大师”和“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的称号。

寸银匠以其独一无二的手工技艺,把“艺术银器”的概念融入到产品中,产品备受人们喜爱,成为海内外许多银器、银壶爱好者和收藏家争相收藏的珍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