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富源消防精心编制农村消防安全防护网

31.10.2014  13:41

    冬季将至,为进一步提高农村抵御火灾的能力,有效提高广大农民群众消防安全意识和抵御火灾的能力,云南富源消防不断完善农村消防安全体系,有效控制农村火灾多发势头,最大限度地预防和减少农村火灾发生。

    据了解,富源消防依靠乡镇、街道和社会组织,整合社会管理资源,坚持专群结合、群防群治,按照属地管理原则,在街道以社区为单元,在乡镇人民政府以村为单元,划分若干消防安全管理网格,对网格内的单位、场所、居(村)民楼院、村组实施动态管理,构建“全覆盖、无盲区”的消防管理网络,要求各乡(镇)政府将农村消防工作纳入政府重要工作议程,建立健全农村消防管理组织制度,成立消防安全工作领导小组,明确1名乡镇党委或政府领导主抓消防安全工作;乡镇派出所具体负责日常消防监督管理工作,每个派出所均明确1名专(兼)职消防监督民警;大部分自然村建立了消防安全领导组织,由村长或治保主任担任兼职防火员,各村民组长担任义务消防宣传员。同时将消防工作纳入村民自治、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和平安创建的重要内容,同部署、同检查、同奖惩。

    针对农村消防基础设施建设薄弱,该大队提请县政府把消防规划纳入农村建设的整体规划当中,将村庄、村民住宅及驻村企业的消防安全布局、消防通道、消防水源建设纳入村庄建设规划,并与村容村貌的治理改造同步实施,通过全面实施“七清”、“三改”、“五通”、“一气”、“四旁”建设,从根本上改善消防安全条件和村民生活环境。结合农村节水灌溉和人蓄饮水工程建设,完善扑救火灾必需的消防水源,凡设有自来水管网的村寨要按照覆盖全村寨的原则,在管网上安装室外消火栓(或者经改造的简易消火栓),间距不得大于150米,没有自来水管网的村寨要修建蓄水不小于150立方的消防水池,并设置取水平台,确保消防用水;结合乡村道路改造,全面考虑消防通道建设,确保普通消防车辆的顺利通行;结合沼气工程和能源建设以及水电建设和农村电网改造,做到生火做饭烟囱出墙、电器线路穿管保护;规范农村用电、用火、用气管理;将生产、生活必须的柴堆、炭堆、草堆、粪堆清除村,并统一规划存放,规范“四堆”管理,消除引发火灾的重大因素。同时要通过在农用水泵上安装消防接口、拖拉机安装水泵等改装形式,发挥农业灌溉机械设施和消防装备建设步伐。

    结合农村火灾规律和特点,大队坚持走“多措并举、群防群治”路线,以“村村建有消防队”为工作方针,建立不少于15人的志愿消防队,队员应由村干部、治保主任、驻村民警、民兵、联防队员、护林员等组成,每个村(志愿消防队)要配备至少1台手抬机动泵、不少于200米的消防水带和消防水枪、火钩、火叉等灭火抢险器材和个人防护装备,建立适应防火检查、灭火救援需要的制度和应急预案,并定期组织检查和演练(防火检查每季度不少于1次,灭火演练每年不少于1次);发现火灾时,及时组织扑救并协助公安消防部门疏散物资、维持秩序、保护火灾现场、调查火灾原因。

    此外,消防大队在群众集中的学习室、活动室等场所增加消防安全常识的宣传内容,乡村广播站定期进行消防宣传,普及消防安全常识,并在村内设置《村民防火公约》标语牌、消防宣传栏、宣传牌和防火标志,指导农民安全用火、用电、用油、用气,增强群众的消防安全意识,提高群众防范火灾的能力。同时,要把消防安全教育纳入农村中小学教学内容,达到教育一个学生、带动一个家庭、推动一个村庄的消防安全宣传效应。(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