富宁县“六措施 ”确保小春生产顺利开展

27.12.2016  18:44

  

    富宁县小春生产,在稳定粮食面积的基础上,突出比较优势和特色资源,大力推进高产优质高效经济作物的开发,全力促进农业上档次、成规模、出效益。为继续保持全县粮油稳产、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富宁县农科局结合实际,提早安排部署,积极采取措施,切实抓好2017年小春生产。
  一是明确目标任务。2017年全县小春粮食总播面计划完成小春作物总播种面积21.6万亩,其中:粮食作物面积计划9.3万亩,油料面积计划6万亩,实现小春和冬农产值34480万元,比上年32446万元增加2034万元,增长6.3%以上。使农民在小春和冬季农业开发生产中实现农民人均纯收入比上年增收90元以上。
  二是做好农用物资准备。认真做好农资调供,完善配套服务,确保生产所需的良种、化肥、农药等,共组织调供化肥5021吨、农药60吨、地膜150吨;油菜双低良种30430公斤,马铃薯脱毒种薯2869吨。
  三是狠抓落实播种面积。充分发挥惠农政策对农民生产积极性的激励效应,抓住有利时机,充分利用各地资源优越,按照"宜粮则粮、宜经则经"的原则,扩大冬马铃薯、冬大豆、冬早蔬菜、冬水田养殖等,切实抓好小麦、油菜、蚕豆、豌豆等作物栽种,努力提高复种指数。
  四是狠抓高产创建示范。推进主要科技增粮措施落实,提高科技水平对农业的支撑,继续深入开展小春粮油“百亩攻关、千亩展示、万亩示范”高产高效创建活动,加大高产创建推进力度。按照统一品种、统一整地、统一肥水管理、统一病虫害防治、统一技术培训的“五统一”要求,完成油菜高产创建1片1万,冬马铃薯高产创建示范1片1万亩,力争完成冬马铃薯示范区平均亩产1500公斤,油菜200公斤。
  五是合理布局,优化产业结构。结合资源优势,按照“突出重点、体现特色、形成规模、讲究效益”的原则,着力加大种植结构调整力度,优化产业区域布局。低热河谷哎积极发展冬玉米、冬马铃薯等高效作物,温凉地区重点发展冬油菜、优质小麦等作物;围绕323国道,抓好归朝、木央设施农业生产,加快发展外销精细菜。通过结构调整,力争使全县小春作物粮经比例达到61:39,小春成为农民增收的重要措施。
    六是加强技术指导。要求各种植业站所结合工作职能和生产实际,农业科技人员深入小春生产第一线,加强分类指导,通过优化种植模式、推广优良品种、提供技术支持、树立典型示范等,确保小春生产各项关键增产增收措施落到实处,努力提高小春农作物的种植效益。
  至12月26日,小春生产顺利推进,全县完成小春播种面积21.76万亩,占计划的100.8%。其中:粮食作物面积9.39万亩;完成油菜种植面积6.05万亩,完成计划的100.9%;完成蔬菜6.22万亩,占计划的10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