宜良将沿南盘江建设10个都市农庄

26.05.2015  13:33

5月21日,宜良县的上空大雨下个不停。雨后的南盘江如玉带一样穿城而过,江岸两边郁郁葱葱的树木和被大雨洗刷后的道路构成的画面如一幅水墨画。

侯嘉春是宜良县水务局水利管理站的站长,对于如今南盘江上的这幅景色,侯嘉春直言来之不易:“南盘江是宜良人的母亲河,但是一度污染严重,特别是2012年的时候这里曾被水葫芦严重侵袭,水体发臭,成为宜良人不愿回忆的过往。

经历多年的治理,如今宜良南盘江水质取得明显改善,如今沿江的7个城市公园已经建成,犹如绿色的宝石依附在河道两边,周末到南盘江边骑行将成为下一个时尚的风标。

打捞水葫芦的全民运动

南盘江是宜良境内最大河流,据侯嘉春介绍,南盘江在宜良境内全长110.3公里,控制径流面积4687平方公里,近几年由于上游生态的损坏,水环境污染严重,灌区耕地土壤土质受到污染,河道保护范围内建筑物密集,群众占用河道复垦开荒等因素也让南盘江的环境变差。

侯嘉春回忆,南盘江环境最糟糕的一年是2012年,当时由于江面被水葫芦全部覆盖,造成水体发臭。“当时有些流域小孩子都可以踩着水葫芦过江。” 侯嘉春说,水葫芦带来的危害不仅仅在水体上,雨季时对南盘江的泄洪也产生影响,两岸的房屋和庄稼都面临被淹没的危险;而在灌溉方面,影响了抽水,两岸的庄稼很难顺利灌溉。

为了改变这一情况,宜良县开始着力改善南盘江水质,在水葫芦的打捞工作上也采取全民运动。“当时水葫芦泛滥的时候,全县会动员上千人到南盘江共同打捞水葫芦,整个画面十分壮观。”侯嘉春如是说。

2012到2014年,宜良县先后共投入了600多万元,共打捞77.7公里江面的水葫芦。今年以来,累计投入50余万元,1900余人次、80余艘小船,打捞河道长度约28公里,全面治理南盘江。

经过几年的治理,南盘江的水环境得到改善,由2008年的劣五类水质变为现在的主要河道四类水质,出口处三类水质,周围的环境也得到了很大提升。

制度是保护南盘江的根本

攻城难,守城更难,如何将南盘江的水质保持下去才是南盘江保护的未来重点。”侯嘉春说,当前南盘江的环境得来不易,目前南盘江的治理已经进入了“守城”阶段,为了保证南盘江水质,宜良县下大决心、花大力气对南盘江环境卫生进行整治,县委、县政府把水葫芦打捞治理列为重点工作来抓。

侯嘉春介绍,2012年7月宜良县从各相关委办局抽工作人员成立了“宜良县南盘江综合整治执法大队”,每天对坝区31公里的河道进行巡视,严厉查处向河道排污及在河道内从事电鱼、毒鱼等破坏水生态环境的行为。

侯嘉春说,在制度保障方面宜良县各级领导还签订了南盘江管护责任书,明确了南盘江水葫芦治理、卫生保洁、绿化苗木管护的职责、责任区域和奖惩办法。建立健全河段长责任制,加强对各乡镇(街道办)辖区河道管护责任,河长由县里领导担任,挂钩河段,牵头管理,段长由街道负责人担任,负责具体实施。

另外,宜良还将沿南盘江建设具有东南亚特色的十个都市农庄,十个建身游乐场,将南盘江打造成水清、岸绿、景美,市民及外来游客休闲娱乐的后花园,创造出地方母亲河独有的景观,实现以九乡为龙头,南盘江为龙身,竹山为龙尾的旅游黄金线。为实现宜良县“花乡水城”和昆明东部最宜人宜居“新客厅”建设目标奠定基础。

昆明报业集团 记者 孟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