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渡秧草凹村村民相约去离婚
坐落在长水机场旁边的秧草凹村
这两天,官渡区便民服务中心离婚申请窗口被村民围得水泄不通。
昨日下午1点半,80岁的单大爹拿着刚刚补办的结婚证,颤巍巍地坐在了官渡区便民服务中心二楼的椅子上。45年前,他的结婚证在一场大火中被烧毁。78岁的老伴符大妈站在一旁,一个劲地说着“太丢人了”!她知道,就在今天,他们刚刚补办的结婚证上,将会盖上一个蓝框框,上面写着:“双方离婚,证件失效。昆明市官渡区婚姻登记处。”这张新的结婚证,他们是为了离婚才补办的。今年是他们绿宝石婚,这原本寓意圣洁和坚固的爱情。
这几天,单大爹所在的官渡区秧草凹村的村民,像赶集般地聚拢在这里,目的只有一个——离婚。许多年龄大至八九十岁、小到二三十岁的夫妻,在离婚或准备离婚。这一切,都是因为村子被划归为滇中临空产业园区,面临拆迁,村民们为了争取“按户补偿”而上演的。
不少村民相约离婚
昨日下午,离婚登记处成为官渡区便民服务中心整个二楼人最多的地方。
“我们村有300年的历史了,现在不少夫妻离婚了,从来没有像现在这样丢人过,太丢人了!”一位正在办理离婚的村民说。
据了解,从5月18日起,该村村民就开始“大规模”离婚。当日离婚20多对,昨日再次增加。村民介绍,未来几天仍会有不少人加入离婚大军。“从来没见过这么多人来离婚。”另外一个窗口的工作人员说,他工作以来,偶尔见七八对夫妻离婚,但是一个村子这么多人相约离婚的场面从未见过。
单大爹说,自己和老伴白手起家,拉扯5个孩子长大,这一辈子都没想过离婚。
“我俩感情好,人家说婚姻是千年文书做的约,我们不是今日死就是明日死,还离什么婚。”符大妈说,她从来就没有离婚的想法,“昨天为离婚补拍结婚照,我不高兴,像刀割心,气得饭都吃不下。”
离婚手续办妥,几十年的结婚证盖章作废。
父子三人同一天办手续
79岁的袁大爹,刚填完申请补领婚姻登记证声明书。他的两个儿子,一个40岁,一个35岁,也都来了。
昨天早上,父子3人就各自带着妻子办理离婚手续。“原来哪个会想到我们家有这么丑的事,现在么,丑也不丑了,一村子人都在离婚。”袁大爹说,早几年,他怎么也想不到父子3人居然在同一天离婚。他说,家里加上小孙孙,一共9口人,如今6个人来这里办理离婚。尽管是特殊时期,为了某种目的假离婚,但心里依然难受。
他的大儿媳符女士也显得不淡定,她已经领到了暗红色的离婚证。“今天回家,愿意在一处就在一处,不愿在一处就各走各的。”她的话里带几分怒气。正说时,旁边几个女性村民也正在调侃一男性村民:“现在不要说小三小四,即使小五小六也没人管了。”
符女士说,她和丈夫结婚9年,彼此生活还算不错。她和丈夫的离婚协议,与大多数人一样,财产均分,一方抚养孩子,另一方支付抚养费。“其实很多人心里没底,我们家的协议是一人一栋房子,我带着孩子,我老公每个月支付抚养费,但是如果成真了,他不支付也就不支付了。”
她说,尽管是假离婚,但是他们的婚姻的确没有了法律保护,“能不能复婚,就要看两个人能不能把持住,这是我的心里话。我心里很难受,现在两个人相处肯定要比以前难。不管是男是女,真想找一个,能怎么办?我们现在是把结婚离婚当儿戏了。”
为了离婚,补办结婚证。
想到患病女儿她失声痛哭
手里捏着“31”的号码纸,37岁的陶女士呆呆坐在椅子上,任丈夫在一边忙碌。
“离婚对我来说是最大的风险。”这位皮肤黝黑的妇女言语中充满了不安。她和丈夫育有两个女儿,5岁的小女儿被查出苯丙酮尿症。这是一种由某种代谢酶的缺陷而引起的疾病,患儿智力和体格发育出现障碍。孩子主要通过饮食来治疗,要严格控制蛋白质,尤其是动物蛋白质的摄入。
小女儿的治疗康复费加上生活费已经花了20多万元。“她不能吃我们普通的大米、面粉,什么都要吃特殊的。”陶女士说,女儿吃的米一公斤60元,400克的蛋白粉560元,奶粉150元一罐。“非常害怕,担心复不了婚。”她说,2011年,村里就有人听到拆迁补偿风声开始闹离婚,那时孩子刚刚查出来有病,他们不敢离。“自从知道要离婚后,我就开始失眠,就怕这个家散了,孩子缺了爹少了娘。”说到这里,她忍不住失声痛哭。
这一切,还要隐瞒两个年龄尚小的孩子。陶女士说,如果拆迁补偿款到位时间更久一些,他们是真离婚还是假离婚,真的很难说。
刚做完月子的崔女士也办好了离婚,她和丈夫结婚还不到一年,孩子出生刚刚1个月零6天,“我们没有财产分割,现在心里很不踏实。”她52岁的公公和50岁的婆婆也办了离婚手续。离婚后,崔女士和丈夫回到家中,她给孩子洗完衣服,心里觉得空落落,莫名难受。
离婚,正在迅速成为这个拥有1290人村子的常态。当人们得知一对夫妻还未离婚时便会露出愕然的神情,继而再问一句:“咋个还没离?”
离了婚也不一定能分户
为什么离婚?村民们给出了同样的答案:拆迁按户头补偿,为了争取更多的补偿金,无论一户有两个人,还是一户有6个人,不少村民为增加户头,选择离婚。
“补偿款太低了,也不公平,再说到现在还没跟我们说安置在哪里,让我们投亲靠友,那孩子上学怎么办?”一位大妈说,正是因为这些原因,村民才不满意。
昨日,春城晚报记者来到秧草凹村。在进村的路上和村子里随处可见《关于滇中临空产业园项目开发建设拆迁的通告》。通告5月13日发布,上面写着拆迁时限为通告发布之日起45天完成拆迁任务;拆迁协议签订时限为2016年5月13日至2016年6月26日。
记者在村子里第四工作组拆迁现场办公室,查到组长郭云坤的电话并试图采访,对方称正在开会,拆迁办有专门的宣传组,随后就没了下文。
记者在张贴在村里的《云南省昆明空港经济区土地征收和房屋拆迁安置工作实施办法》中看到:拆迁严格执行一户一宅政策。一位工作人员介绍,所谓按户补偿,即一户只认定一栋房子作为主房,如果有其他房屋,则需要按照补偿标准进行补偿。比如,张三家有5人,两套房子,一个户口;李四家也有5人,两套和张三家同样大的房子,但有两个户口,那么李四家将获得比张三家更多的补偿。
“我们认为按户不公平,按照房子大小我们没意见,要不然按照人头算,最公平。”一位符姓村民说,因为一户只认定一栋主房,大家为获得分户的资格而纷纷离婚。
记者注意到,《关于滇中临空产业园项目开发建设拆迁的通告》中注明:“列入拆迁范围的各类建筑(构)物,相关部门和被拆迁人应停止办理转让、户口迁入、分户、抵押、租赁等手续……”也就是说,先期办理了离婚手续的村民,在当地派出所也不能办理分户。这意味着,大多数村民即便离婚也不能达到分户目的。
“我们了解了,上面(昆明市)没有离婚不分户的政策,这是我们当地的政策,甚至一些真正离婚的也不能分户,我们只能一直坚持下去。”一位村民如是说。(春城晚报 记者连惠玲 文 周明佳 图)
相关评论:
以政府公信兜底、关乎千家万户生活的公共政策,出台之前一定要慎之又慎,在利益冲突面前,应竭力寻求最大公约数。
昆明官渡区秧草凹村,这几天年龄大至八九十岁,小到二三十岁的夫妻,都在离婚或准备离婚。秧草凹村民的问候语从最初的“吃了吗?”“去哪里?”“最近好不好?”变成了“你家给离了?”而这一切,都是因为村子被划归为滇中临空产业园区,面临拆迁,而拆迁补偿执行“按户补偿”的方针。
其实,这样的事并不新鲜。在现实生活中,人们除了为了拆迁补偿而离婚,还有为了买二套房、逃避夫妻债务、孩子上学等问题而离婚。
婚姻是神圣的,婚姻的背后更关乎主流价值观和传统美德的坚守,以及家庭的幸福和社会的稳定。假离婚更是包含着道德和法律的双重风险。如果假离婚演变为真离婚怎么办,到时引发民事纠纷、刑事案件又该怎么办,这些问题其实也已经在现实上演。
但我们能就此说这世道人心不古、世道浇漓吗?显然不能,甚至以假离婚的风险警示村民不要离婚的举动都显得苍白。因为普通人家过日子,谁会闲得慌玩假离婚?就像新闻中所描述的,单先生夫妇都已经生活了一辈子了,到头来还来一场先扯结婚证、再扯离婚证的游戏,这样的荒谬难道还怪老人为老不尊?而在房价高企的年代,离婚虽然有风险,但如果居无定所,终究也无处安放神圣的爱情与婚姻。所以,人们以理性经济人的面目合法地寻求自身利益的最大化,无可厚非。
真正的问题是,公共政策为何老喜欢扮演“法海”的角色——“棒打鸳鸯”?既然关乎老百姓的切身利益,政策出台之前为何不能有更多的考量?秧草凹村村民之所以“突击离婚”,据村民们说,是因为拆迁按户补偿,由此导致无论是一户有两个人,还是一户有6个人,如果不离婚增加户头,最终得到的补偿是一样的。这明显不公平,村民们都已看到,并给出建议说“要不然按照房子大小,要不然按照人头”,何以有关部门无动于衷?
此事其实还隐含着“二次冲突”。根据《关于滇中临空产业园项目开发建设拆迁的通告》,“列入拆迁范围的各类建筑(构)物,相关部门和被拆迁人应停止办理转让、户口迁入、分户、抵押、租赁等手续……”也就是说,大多数村民即便离婚也不能达到目的——离婚增加户头从而获得更多的补偿?果真如此,这叫村民们情何以堪?仅仅再去民政局办一张结婚证便可了事?
以政府公信兜底、关乎千家万户生活的公共政策,出台之前一定要慎之又慎,在利益冲突面前,应竭力寻求最大公约数。千万不能草率制定,任由老百姓的权利在风中飘零、徒增不安全感。这是避免“政策性离婚”的唯一路径。此外,面对当前的“离婚潮”,有关部门应及时发布权威解释,回应村民关切。(春城晚报 评论员刘孙恒)
编辑:袁思思责任编辑:徐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