守护健康她力量

08.03.2022  10:20

来源: 昆明日报   

时间对于我们意味着什么?可能是“一寸光阴一寸金”的感慨,但对于她们而言,不仅仅意味着感慨,更是随时都要争分夺秒与死神赛跑,践行“患者至上、生命至上”的行动力。

三八”国际妇女节之际,一起走进昆明各大医院,感受医者仁心、守护健康的“”力量。

男医生堆里的“女汉子

——记云南省第一人民医院急诊创伤外科副主任医师李黎

李老师,送来一名被车撞倒拖行、皮肤大面积撕脱伤、合并多发骨折的患者,生命体征不稳定。”电话还没挂断,云南省第一人民医院(以下简称“省一院”)急诊创伤外科副主任医师李黎,就匆忙往手术室跑去。

如此紧张的画面,是李黎的工作日常。经常面对大创伤出血、心脏骤停的患者;评估、抢救、沟通、处理,每个环节可能只有几分钟,甚至是几秒钟的时间;连续手术16个小时、在病区每天步数达1万多步……在这个需要很强心理素质与精湛医疗技术的岗位上,李黎救治了10多万名患者。

最怕错过抢救时间

省一院是云南省疑难危重疾病救治中心,接诊的患者很多。正因为这样,急诊创伤外科的医护人员更是身经百战。

呼吸机、监护仪此起彼伏的嘟嘟声,护士的奔走声、推床的轱辘声、医生的交谈声……在一片杂乱声中,查完房又要开始准备手术的李黎,快步穿梭于病房与办公室之间,跟着她的人经常需要小跑。

李黎今年51岁,从医30年,是省一院急诊创伤外科最资深的医生之一。她扎了一个发髻挽进工作帽里,说话很利落。

我们科室接诊的患者病情都很急、很重。有些患者创伤很大,别人看到会觉得很恐怖,但是我们不会害怕。”李黎说,根本没有时间害怕,各种危急重症患者留给医生判断的时间很紧。唯一怕的,是错过时间。

曾经,李黎接诊了一名左前臂完全离断的患者。断肢断指这样的严重外伤,常常伴随着大量失血,如果本地没有能够进行手术的医院、医生,患者常常要辗转到外地医院,很可能因为失血过多、缺血时间过长造成断肢断指坏死而回天乏术。

当时,这名患者辗转到我们医院救治时,情况已经很糟糕了,皮肤、血管、神经完全离断。并且离断时间有19个小时,原则上已经错过了最佳手术时间。”李黎来不及多想,快速做完各项检查和术前准备,晚上8点多,站上手术台。

清创、固定骨头、吻合血管……手指手臂离断再植是外科创伤领域最复杂的手术之一。每个步骤,都要求手术医生稳、准、巧,动作熟练,不能有一点点颤动,还必须精神高度集中。手术一直持续到第二天中午12点结束,走出手术室,李黎放松下来,整个人都虚脱了。

李黎说,作为一名外科医生,接触的突发事件特别多,就算遇到再惨烈的伤情,也要冷静,毕竟比起害怕,救治患者更重要。

科室里唯一的女医生

之前我们科室还有4名女医生,后面因为各种原因都去其他科了。”李黎也成为急诊创伤外科唯一一名女医生。能在这个责任大、风险高、经常直面生死的岗位上坚持那么久,与家人的理解和支持是分不开的。

李黎和丈夫是大学同学,因为有着共同理想,都在省一院做临床工作。省一院急诊创伤外科刚组建时,只有5名医生,既要完成门急诊工作,又要做急诊手术。当时,李黎的丈夫在神经外科工作,也是经常加班。在最繁忙的时期,李黎还主动承担家庭事务,并鼓励丈夫利用业余时间进行学历提升,丈夫也对李黎的选择给予尊重、理解和支持。只要工作需要,其中一人都能迅速奔赴一线,完成临床、进修出差、抗震救灾等工作,另一人则兼顾好家庭,照顾老人和孩子,让工作和家庭两不误。

有一次,李黎的表妹要在重庆举办婚礼。李黎提前就向医院提交了休假申请,并买好飞往重庆的机票。出发前一天,李黎正在家收拾行李,突然接到医院电话。“李老师,科里收进来一名当地医院不愿接收的患者,情况很危急。”放下行李,李黎急忙赶去医院。这是一名因车祸导致全身多处大面积撕脱伤,右上肢毁损伤、失血、感染,中毒性休克的患者,李黎连夜为患者进行急诊手术。手术结束后,李黎退了机票。在ICU住了40多天、经过8次手术,患者治愈出院。出院时,这名患者拉着李黎的手哭了:“是省一院和你们给了我第二次生命,如果没有你们,娃娃就没有妈妈了。

从医30年,已经有高级职称,李黎原本有离开急诊创伤外科到行政岗位工作的机会,但是她放弃了。李黎说:“还是喜欢临床工作,虽然面对的都是危急重症患者,工作强度大、压力也大,但是已经习惯了急诊手术、抢救患者,每次成功把患者从死亡线上拉回,心里都很有成就感。”          记者张晓莉报道

男患者最信任的女医生

——记昆明市第一人民医院泌尿外科主任孙洵

假如要和同行比一比技艺,在我的字典里,唯一的标准是,只有得到患者的认可才算数。”3月4日中午12点15分,刚从达芬奇机器人手术台下来的昆明市第一人民医院(以下简称“市一院”)泌尿外科、肾移植中心主任孙洵这样说。她是目前中国唯一一位机器人肾移植女医生。

肾移植手术没有时间表

小孙医生,昨晚我上了七八次厕所,尿频尿急太难受,今天再给我加点药吃吃。”“好的,一会儿看看尿检数据再定。”孙洵查房时,一名72岁男性患者对她说。他们的对话不像医患,更像朋友。

如果不是孙医生帮我治病并不断鼓励,我的生活将一团糟。”一名男性患者这样说,孙医生就是一个大姐、一个好朋友。

泌尿外科肩负着全省大部分肾移植手术。不知多少个日夜,孙洵做完手术后也不能回家,天天守在病房,观察患者是否来尿了,血色素是多少,肌酐有无下降,服免疫抑制剂剂量是否合适……直到患者来尿了,血压降至正常了,肾功能日渐好转了,她才稍微松口气。肾移植手术时间不定,一有捐献,不管几点,都要第一时间赶到医院,经常通宵不能回家,不能睡觉。一心扑在工作上的她,几乎把医院当成了家。

她夜里经常出急诊,有时候刚回到家又得返回医院加班。大家都担心她身体吃不消,但她总说,患者此时需要她,什么都没有患者生命重要。孙洵的工作日志上,密密麻麻排满了计划,只要患者有需要,她就停不下来。

52岁的孙洵从医31年,在市一院工作11年,治好过不计其数的男性患者,获得很多患者的认可。她也成为这些患者最信任的女性朋友。

男医生感叹精力不如她

在同事心里,孙洵是“拼命三娘”,是大家的“主心骨”,是学习的榜样,她把大部分时间都给了工作和患者。   

每天早晨7点多,就能看到孙洵的身影,时而在病房,时而在看患者的影像资料,时而和其他医生交流……她每天忙碌着,或在医院科室里制订诊疗计划,或下基层义诊筛查前列腺癌,或开展一台手术演示……作为科室唯一的女医生,让男医生经常感叹压力之大,精力更不及她。

孙洵每天门诊七八十人,因为无法按时吃饭,胃病时常折磨她,有时只能匆匆吞下两片止痛药,继续坚持工作。她平均一天至少3台手术,每台手术平均2至3小时,和家人团聚的时间不到医院的三分之一,跟家人一起吃饭成为奢求。在孙洵的影响下,她的女儿现在是上海交通大学附属第九人民医院一名口腔科医生。“这些年,感谢丈夫和女儿的理解和支持。”孙洵说。

时光荏苒,加班加点成为孙洵的工作日常,一个星期2天门诊、3天手术,其余2天开会、学习和培训,工作的强度远超想象,但是她对工作的热情却从未减弱。

机器人操作达到新高度

2011年1月,孙洵被引进到市一院,主要从事泌尿外科和肾移植领域临床、科研、教学工作,重点发展腔镜技术和DCD肾移植技术。

2015年,市一院率先引进达芬奇机器人手术操作系统,快速掌握达芬奇机器人操作技术成为摆在孙洵面前的“考题”。她带领科室医护人员刻苦学习新技术,虚心请教专业人员,最终能娴熟操作达芬奇机器人,成为当时全省首位泌尿外科达芬奇机器人手术操作者,开创性地完成云南省第一例达芬奇机器人辅助腹腔镜下DCD同种异体肾移植手术。她运用达芬奇机器人创造了不少中国和云南第一,把泌尿系腹腔镜手术提升到全新高度。

学无止境,孙洵持续带领科室反复学习,总结经验,完成医院首例腹腔镜肾上腺肿瘤切除术、腹腔镜膀胱癌根治肠代膀胱术和腹腔镜前列腺癌根治术。在一次次首例成功背后,她拯救了超过500名终末期尿毒症患者的生命。目前,泌尿外科已完成肾移植手术658例,完成机器人肾移植61例,机器人DD肾移植技术处于领先地位。

孙洵是医院公认的“王牌”之一。她是目前全国唯一一位机器人肾移植女医生,是云南省三甲综合医院唯一一位女性泌尿外科主任、昆明市第六届道德模范,也是西南泌尿系结石防治中心云南培训基地主任。

只要自己不尴尬,尴尬的就是他们。”孙洵说,每次参加泌尿医学领域会议或培训,讲到男性生殖器官等知识时,现场男医生会时不时回头盯着她看,但时间长了也就慢慢习惯了。(昆明日报 记者黄河清)

扛得住攻击  受得了委屈

——记云南省精神病医院的女护士

有时患者对她们拳打脚踢、吐口水骂脏话,有时又会追着她们喊妈妈……这是云南省精神病医院200多名女护士的日常经历。

面对与其他医院截然不同的患者群体,她们除了做好医疗本职工作,还需要像妈妈一样照顾患者生活,像老师一样引导患者心理康复,甚至比很多家属更了解患者的内心。

职业生涯从挨打开始

冒才英是云南省精神病医院护理部主任,有34年的临床工作经验。她每天都会提前上班,然后到临床科室护理查房,查看夜班工作及交接班的情况,了解在院患者病情,晨会交班完毕后指导科室临床护理工作。

她说,护理精神疾病患者,挨打一点也不稀奇。重症病人发病时易狂躁,被抓伤、被骂是家常便饭。虽然医院里几乎所有护士都挨过打,但是都知道患者不是故意的,因为他们的情绪受精神症状的影响无法自控。一次被患者攻击的经历,让冒才英记忆犹新。1988年,她刚参加工作,一天,带着患者做康复活动时,一名女患者突然从身后出现,猛打冒才英的头部和肩部,当时她痛得眼泪都流出来。       

工作太累,夜班特别频繁,还受委屈,那段时间,她的心态没有这么平和乐观。她坦言,时不时就要跟自己作思想斗争,经常“不想干了”。

冒才英说:“在和患者接触时,必须与对方保持一臂的距离,同时必须尽量靠墙,不要让患者从你后面出现。”护理部每个月都要组织护理人员进行非暴力沟通训练,这是云南省医疗机构中首家进行非暴力沟通技能训练和推广的医院,通过训练可以提高护士的应急反应能力,在保护自己的同时,也确保患者的安全,降低患者攻击工作人员的几率。虽然工作中要遭受不少委屈,但大家发自内心觉得值。

冒才英始终忘不了一个“女儿”。1996年的某一天,突然有一个18岁的女患者叫她妈妈,冒才英问患者,自己只比她大7岁,为什么叫妈妈?女患者说,对人认真负责、关心、服务周到的只有妈妈,所以冒才英是妈妈。那一刻,冒才英觉得心里很暖。虽然工作中会受委屈,但看到患者依赖、家属认同,自己的工作就很有意义。

患者就像“大孩子

今天吃什么好吃的了?”“早晚还冷,多穿些衣服。”临床心理科一病区29岁的罗晓星刚休完产假上班,她边说边走进一间病房与病人聊起天来。护士要敦促、协助病情较好的病人剪指甲、理发、剃胡须等,针对病情严重、生活不能自理的患者,还要帮助患者护理,就像照料“大孩子”一样。

吃药的时间到啦。”8点半,查完房,罗晓星再到病房,测生命体征、给病人发药、做心理疏导。每个病人走过来,罗晓星都要先给患者的杯子盛上水,递上小药盒,然后再做一个手指伸展的动作,患者会把嘴张开。“精神科的患者不同于普通病房,不但要配好药,把药送到患者旁边,还要看着患者把药吃下去。”罗晓星说,有些病人不理人,也不肯吃药,可治疗的药物必须按时吃,于是罗晓星开始像幼儿园阿姨一样哄着说:“乖,听话,吃了药身体才好。”“这个是给你补身体的,你儿子专门送来的。

罗晓星说,医院的护士都很“全能”。这里没有家属陪护,病人除了打针吃药要护士照顾,吃喝拉撒也全靠护士料理。

用专业化解偏见

李蕊是云南省精神病医院睡眠医学中心的副护士长,护理精神疾病患者已经有15年的经验。

48岁的吴女士,因为多疑、偏执、爱钻牛角尖,被诊断为双相情感障碍。入院时,她表情愁苦,情绪失控,总认为药物食物有毒。李蕊和同事们一边哄劝、一边喂食,还要随时观察她的下咽情况,以防呛咳。经过医生的有效治疗以及护士的细心照料,一个月后,吴女士情绪稳定了,对治疗也配合了许多。3个月后,她出院时,对护士们说“谢谢,辛苦你们了”。

精神科的医护人员付出很多,却很难得到家属认可。一些精神疾病患者病情会反复,家属经常埋怨,认为是他们没有把病治好。精神科医护人员的压力不仅来自患者和家属,由于老百姓对精神疾病的恐惧,对从事相关工作的人也难免有歧视或偏见,精神科的医护人员常常会对自己的工作含糊其词。

一次聚会,朋友问李蕊,工作久了,会不会被病人同化?李蕊说不会,她会努力成为感化他们的那个人。和李蕊一样,这里的医护人员,都有来自家人莫大的理解、支持与肯定,她们用自己的专业知识和患者一起对抗疾病这个敌人。(昆明日报 记者徐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