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届云南省州(市)社科院(所)长联席会议暨云南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学术研讨会在怒江傈僳族自治州胜利召开

31.05.2018  01:24

  2017年5月30日,第四届云南省州(市)社科院(所)长联席会议暨云南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学术研讨会在怒江傈僳族自治州六库镇圆满召开。会议深入贯彻学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十九大精神,全面总结过去一年各州市社科院(所)工作成效,积极探索加强合作交流机制体制创新渠道,推进云南哲学社会科学及新型地方特色智库建设。会议深入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充分发挥智库机构思想库和智囊团的作用,为全省决战脱贫攻坚,决战全面小康,打好绿色食品、绿色能源、健康生活目的地“三张牌”,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坚强的智力支撑和理论支撑进行研讨。

  中共怒江州委副书记、怒江州人民政府州长李文辉,云南省社会科学院、中国(昆明)南亚东南亚研究院党组书记、院长何祖坤出席会议并致辞,出席此次会议的还有中共怒江州委常委、州委宣传部部长郑义,怒江州人大常委会副主任罗晓亮,怒江州政协副主席胡荣才,怒江州人民政府党组成员、州人民政府办公室党组书记、扶贫办主任倪正刘以及怒江州所属州县相关单位负责同志和前来参会的各州市院(所)负责人、专家、特邀嘉宾等共计80余人,会议由云南省社会科学院党组成员、副院长杨正权主持。

  中共怒江州委副书记、怒江州人民政府州长李文辉同志在致辞中指出,自2014年省社会科学院与怒江州签订战略合作框架协议以来,省社科院充分发挥人才智库的作用,多次组织专家团队深入怒江各县(市)、乡村,在脱贫攻坚、生态文明建设、沿边开发开放、民族文化传承与保护等方面为怒江会诊把脉,开展课题研究,提出了许多具有真知灼见的意见建议,为怒江科学发展、跨越发展提供了坚强的智力支持。推动精准扶贫精准脱贫是当前全州压倒一切的政治任务和中心工作。坚信在以习近平总书记为核心的党中央坚强领导和亲切关怀下,在云南省委省政府的正确领导和关心支持下,在省社科院等科研院所及兄弟州市的关心帮助下,怒江一定打赢打好深度贫困脱贫攻坚战,一定如期与全国全省同步建成小康社会。他希望请省社科院和兄弟州市的各位领导及专家,一如既往地关注关爱怒江的改革与发展,为怒江的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多献良策、多提建议,提供强有力的智库支持。

  云南省社会科学院、中国(昆明)南亚东南亚研究院党组书记、院长何祖坤同志在致辞中指出,今天我们全省州市社科院的专家学者聚集在怒江,围绕加强地方智库交流合作,探讨云南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决策建议。一定要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十九大精神在学懂弄通上下功夫,要以思想武装头脑、指导实践、推动工作,要学出方向、学出信仰、学出思路、学出方法、学出干劲,要内化于心、外化于形,对社科人来说要落点在职能定位上,要拿得出有重要影响力思想产品和成果,为党委、政府的科学决策提供智力支撑。何院长强调,本次会议要围绕开展一次工作交流、举办一个小型研讨会、落实一个务实合作事项的“三个一”要求,深入研讨交流,积极建言献策。

  研讨会上,与会专家紧紧围绕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的“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乡村振兴战略20字目标的总要求,针对怒江州经济社会发展实际,结合各自调研选题方向,努力探索怒江乡村振兴和城乡融合协调发展思路,助推怒江州脱贫攻坚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专家们在发言时提出:推进怒江州脱贫攻坚与实施乡村振兴战略,需要把脱贫攻坚作为前提和基础来考虑,要按照乡村振兴的要求谋划全州脱贫攻坚,要认清怒江州各自产业和经济社会发展的现实基础和潜在风险,提前做好发展规划、建好基础设施、做好人次储备和培训。要认真思考以旅游产业为中心谋划全州产业振兴发展,依托怒江大峡谷世界级的自然与人文旅游资源,打造一批具有民族特色的乡村旅游。通过一二三产业的融合、旅游产品的开发,实现“产业兴旺”;通过改变生产方式、改造民居、提升生活环境,打造“生态宜居”;通过保护与传承传统民风民俗,加强教育和引导,实现“乡风文明”;通过培育多元治理主体,完善村规民约,实现“治理有效”;通过增加产业收入,实现“生活富裕”。研讨会相关成果将进一步梳理编印成《云南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文集》,为党委政府提供决策咨询建议。

  本次会议的圆满成功,为全省社科院系统专家深入了解怒江、关注怒江提供了难得机遇和良好平台,为助推怒江州的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为怒江如期脱贫摘帽、建成小康社会目标注入强大动力。最后,经此次会议决定第五届云南省州(市)社科院(所)长联席会议在昆明市举办。

来源/作者:办公室/范华 责任编辑:汪洋

 

深度贫困地区“就业扶贫”的“怒江实践” ——云南冶金高级技工学校创新技能扶贫巡礼
怒江是全国唯一的傈僳族自治州,是全国“三区三州”深度贫困地区的典型,被称为扶贫攻坚的“上甘岭”。其中,福贡县又是怒江州扶贫攻坚的硬骨头,贫困面最广、贫困比例最高、贫困程度最深,贫困发生率曾高达46.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