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季度大理州金融“新常态”下运行开局良好

23.04.2015  11:07

      2015年,面对经济发展增速换挡、结构调整、动力变化和政策转型的“新常态”,人民银行大理州中心支行紧紧围绕稳增长、促改革、调结构、惠民生的工作目标,引导金融机构认真贯彻执行稳健的货币政策,保持货币信贷合理适度增长,不断提高信贷资金配置效率。一季度,全州金融机构各项存款余额1179.64亿元,比年初增加3.79亿元,增长0.32%;各项贷款余额821.59亿元,比年初增加31.16亿元,增长3.94%,各项贷款增量全省排名第三,存贷比69.65%,同比提高个5.25百分点,全州金融运行开局良好。
      货币信贷政策更具灵活性。一季度,人民银行大理州中心支行结合州情,用好用活常备借贷便利等新型货币政策工具,认真落实有关定向调控政策,在引导做好全州创新驱动发展战略、重点行业和领域转型调整等方面金融服务工作外,加大对“三农”及小微企业等薄弱环节的金融支持力度。1-3月,累计下达地方法人金融机构新增贷款控制数12.5亿元,同比增长6.83%。加强对“定向降准”政策成效的监测评估,引导金融机构切实将释放的资金投向“三农”和小微企业。3月末,全州支农再贷款余额3.35亿元,涉农、小微型企业贷款余额分别为527.57亿元、176.44亿元,同比分别增长19.23%、30.45%,比各项贷款增速分别高0.95、12.17个百分点。
      信贷结构不断优化。一季度,人民银行大理州中心支行注重加强信贷政策、财政政策、产业政策及区域发展政策的协调配合,引导各金融机构加大对全州“五大基础网络、五大产业”、十大高原特色农业优势产业、洱海保护及生态文明建设、工业园区、海东开发、滇西中心城市建设等重点领域的金融支持,同时按照“区别对待、疏堵结合”原则,将金融支持化解产能过剩各项政策落到实处。3月末,各项贷款在三次产业的余额分别为176.89亿元、229.98亿元和240.56亿元,占比为21.53%、27.99%和29.28%;重大基础设施和重点产业贷款余额70.57亿元,其中国家和省级重大建设项目贷款余额59.11亿元,州级项目贷款余额11.45亿元。
      普惠金融发展快速推进。一季度,全州普惠金融发展继续快速推进,截至3月末,全州创业促就业小额担保贷款、保障性住房贷款、民贸民品贴息贷款余额分别为8.89亿元、2.34亿元、0.78亿元。
      金融创新能力持续提升。一季度,农村金融产品和服务方式创新力度持续加强,支持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发展、“三权三证”抵押贷款试点等工作稳妥推进。截至3月末,纳入统计“三农”创新金融产品达10多种,全州创新农村金融产品贷款余额为38.98亿元,同比增长53.53%,共惠及辖内47,324户农户和97家企业。其中,经济林(果)权抵押贷款、农村房屋抵押贷款、农民专业合作社贷款、红色信贷、生态信贷、高原特色农业贷款、阳光富民贷款余额分别为8.16亿元、12.71亿元、0.39亿元、1.95亿元、5.91亿元、3.43亿元、1.36亿元,同比分别增长129.01%、9.41%、37.10%、290.04%、100%、270.29%、50.33%。“三权三证”抵押贷款余额达25.95亿元,共支持1.8万户农户、61家企业。
      (中国人民银行大理州中心支行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