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姚安县“3+1”模式发展农村业余文艺队突显成效

11.01.2016  17:07

为不断发展农村业余文艺演出队伍建设,云南省楚雄州姚安县从2009年起以“冠名挂钩”方式扶持农村业余文艺队伍发展,形成“一名县级领导、一个县级部门、一个村委会联系扶持一支农村业余文艺演出队”的“3+1”发展模式。姚安县农村业余文艺队的发展,为文化建设发挥了大作用,成效显著。

保护和传承了民族民间文化。姚安县采用“3+1”模式扶持发展的农村业余文艺队,在每届的县农村文艺汇演、州级文艺展演等演出活动中,把姚安彝族梅葛、花灯、坝子腔、莲花落、小邑拉花唱响,许多曲调和唱腔让当地男女老少耳详能熟。 “姚安彝族梅葛”、“姚安坝子腔”和“姚安花灯”分别被国务院正式公布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和扩展名录。文艺队编印的《姚安县民族民间音乐进课堂》教材进校园上课堂。姚安梅葛调更是独秀一枝,登上了2015年的春节联欢晚会,把彝族梅葛调表演唱发扬光大。由县农戏协会创作、文艺队排练的大型古装花灯剧《菩提女传奇》在楚雄州府首演成功,对于花灯文化的传承又一次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多支文艺队还吸纳民间艺人,通过奖扶持制度激励民间艺人安心乐意地传承民族民间文化。

培育了民族民间文化人才。姚安县以“3+1”模式扶持发展的农村业余文艺队,十分注重后继人才的培养。印象最深的是2010年当地小孩子表演的《小县爷闹花灯》,演员尽管是些六七岁的娃娃,但在农民戏剧家协会和文艺队表演能手的指导和传授下,他们的一招一式、一调一腔,把姚安纯粹的花灯味道表演得淋漓尽致。各文艺队还利用走村串户的演出机会,不断吸纳民间爱好文艺表演的“看客”。有一副好嗓音的姚安彝家姑娘周丽珍就是这样被引荐到农村业余文艺团体做演员,经过几年的培养和锻炼,她上了2014年星光大道,又上了2015年春节联欢晚会的舞台,成为传承弘扬姚安文化享誉国内的彝家金孔雀。目前,全县上千人的演职人员,共培育了123位文化艺术表演能人。

活跃了民族民间乡村“舞台”。自2009年组织实施“3+1”模式,扶持发展的农村业余文艺队在乡村交叉巡回演出,不论是集市文化广场、乡镇文化站、村组文化活动室,还是文化大户、农舍户院、乡村晒场,都是他们的表演舞台。每当夜幕降临,锣鼓、铜钹、锣镲等民间乐器的交汇声总能把村民们召唤而去。现场观众兴致一高,也会与表演者尽情互动。到了节庆日或是大型文化活动,一支支文艺队更是身着盛装,用多彩的文艺节目吸引许多村民前来观看,村子里越发闹腾起来。据2014年不完全统计,自编自导自演就有上千场,覆盖全县9个乡镇中的64个村委会和13个村社区,观众达31万多人次。极大地活跃了乡村大小舞台。

发挥了民族民间文艺宣传作用。“群众路线是法宝,教育实践兴高潮……唱花灯,说姚安,姚安的变化讲不完,群众路线真践行,姚安明天更富强!”、“十八大精神暖人心,人民二字牢记心……”,农村业余文艺队脍炙人口的唱词唱腔,及时把党的十八大精神和群众路线在姚安见闻、八项规定和习总书记提出的“三严三实”要求等内容进行宣传。用花灯小戏对换届选举工作中的拉票贿选行为、严肃查处、依法追究等场景进行了再现,对树立风清气正的换届选举和反腐倡廉给予积极引导。仅2014年,文艺队深入到各乡镇、县级各部门开展宣传演出300多场次,9万多名干部和群众受益。

推动了民族民间剧本的创作。群众对文化生活的热爱与追求、文艺队的纷呈活跃,不断激发县农戏协会戏剧创作组这支“泥腿子”的创作激情。为让文艺队有更多节目可选可演,不断有新节目亮相,剧本创作能手昝方才带动创作组用农民群众最朴实的语言把宣传的主题表现出来,把群众认为最普通、最有特点、最有教育意义的民族民间事例搬进文艺作品中。在他的带动下创作队伍立足乡土开展剧目创作,推出了一批风情浓郁的民族民间传统文化精品剧目。截止目前,创作各类作品654件,其中花灯小戏178个,新编和改编姚安传统花灯剧7个,创作小彝剧11个、花灯歌舞90个、相声和快板21个,创作民歌民谣、歌曲、剧评99个。多个文化精品剧目,还获得过国家级、省级和州级大奖。

    姚安县常年活跃的100多支农村业余文艺团队作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中最基层的群众性组织,对保障农村人民群众享受文化权益,就近、便利开展群众性文化乐民、育民活动起着重要的、不可替代的作用。在传承文化、培育人才、服务社会等方面,已成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的重要力量。